分享

“心外无物”的真正意涵

 衆妙之門 2022-09-28 发布于陕西

一旦知道了催眠技术,你就知道一切都是在催眠,你沟通的对象、你所展开的内容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正如王阳明心学里面所讲:心外无物!

文章图片1

你的人生、你的世界,唯有此心...所以叫:心造万物、道行天下!

怎样做到道行天下呢?就是心必须在道上,所以叫“心道”。你这颗心在道上,一定会道行天下,所至之处,都是道之所至。

什么叫“心外无物”?这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明白的,所以适当展开一下,这四个字要一个一个字来解读。

文章图片2

心,是什么?

为什么心外就无物呢?

心,是什么?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这里的“心”指的是内心世界所有的思维活动,包括内心的想象、念头、愿望、三观、想法……精神世界的所有活动就叫“心”。

为什么心外就无物呢?一般人很难理解,外面明明有这么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怎么就变成心外无物了呢?就是因为:你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别人也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但是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个世界,内心的感受不一样,关注的东西也不一样。就像有的人看到这个世界,他看到的都是可爱的、美丽的、有希望的东西。但是换了一个人,他可能看到的都是负面的、危险的、可怕的东西。

文章图片3

内心世界的“过滤器”

在同样的环境里,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为什么呢?这是由内心世界的“过滤器”所决定。“过滤器”仿佛是个筛子,外面世界所有通过五官进来的信息都要经过“筛子”,筛剩下的才是内心所接受的东西,所以一个人所接受到的东西,都跟他内心世界的“三观”吻合。而这个“筛子”由什么组成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包括当时的情绪,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筛子”(过滤器)的组成。

所以,一个人看到的外部世界只是吻合了他内心的解读,也就是内心想要的样子。能够被“过滤器”筛选下来的信息都是你认为正确、符合你“三观”的,才能被你的三观允许进入你的内心,凡是不符合“三观”、你认为不正确的,一定会抗拒、排斥。

国内某知名大学的一个教授曾经提出要提倡两件事情:第一,提倡一妻多夫制来解决中国男人过剩的问题。第二,倡导妓院合法化,解决找不到老婆的男人性生活问题。引起了网民极大的纷争,有人认为这符合自己的三观,是正确的。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个观点不对,提出反对、抗拒。

文章图片4

总结“心外无物”第一重意义

所以,“心外无物”的第一重意义,你所看到、接受到的世界,一定符合了你内心世界的解构和解读。可见,你所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世界造出来的,因此叫“心外无物”。外面的世界即使再精彩,你的内心很悲伤、很痛苦,你所看到的也都是痛苦。

文章图片5

“心外无物”第二重意义

为什么一个人受伤了、烦恼了,总想拉住别人倾诉呢?因为你希望最好把别人说得跟你一样。如果你很痛苦,看到别人开心,你的内心更痛苦,你觉得这个世界多么冷漠,你只想看到这个世界痛苦的一面,才会觉得你的内心状态是成立的。人的精神世界都要谋求存在,谋求认同,谋求正确,只有正确才能成立!所以,当然要人为地营造一个世界,以符合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二重意义,内在的三观确立之后,所有社会活动及行为,一定是把内心世界逐步对象化出来,构建一个自认为正确的世界,然后可以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安放在所营造的这个“千真万确”的世界里。你看,我们人的所有活动是不是忙来忙去在做这两件事呢?第一,是接受这个世界所有的信息,接受到的也都是吻合了自己心智的。第二,每个人所创造的世界,也是按照自己的心智模式创造出来的。

文章图片6

“心外无物”对人生的意义

认同了“心外无物”这个人生大道,对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意义太大了!你的内心世界肯定是由自己来掌控,你能掌控你的内心世界,那么也能按照你内心世界的模样去感知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样的话,你的人生不是就被自己掌控住了嘛!你的命运不就操之在手了嘛!

所以,“心外无物”是一个正面积极的信念,它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它是主动把握人生的积极心理学,是非常积极的人生哲学,它跟宗教无关。心者,道之主宰!你的心就是你人生道路的主宰,是人生大道的承载。

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多么伟大!而这么深刻的道理如何明白呢?说来说去,还是要学会催眠,才能明白这些大道,才能体会得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