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83岁母亲毒死亲生儿子,法院的判决让人泪目……

 书页无卷 2022-09-28 发布于河北
01

2017年10月26日,广东省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

嫌疑人王宛兰把过量安眠药磨成粉倒进小碗,加水和蜂蜜调匀,喂给亲生儿子李建恩,亲手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经过4个小时的审理,法官起身宣读判决,所有听审人员屏住呼吸。

下一刻,法官宣布:犯罪嫌疑人王宛兰当庭释放。

无数网友震惊:“这不是正当防卫杀人,而是故意杀人,何况虎毒不食子,母亲杀儿又怎能一点责任都不承担?”

可当看到王宛兰与他儿子的一生,所有质疑判决的人,都沉默了。

02

王宛兰是广州一家无线电厂的女工,与丈夫在同一单位工作,23岁时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三口之家。生活原本如她所期待的,幸福而平静,没想到,14年后,小儿子李建恩的出生,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Image

1971年1月,王宛兰的小儿子李建恩出生,从生下来,他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会说话,不会行走。

经医院诊断,李建恩大脑发育不良,患有唐氏综合症。夫妻俩带着李建恩四处求医,大大小小的医院看了个遍,仍是没有改善。

既然治不好,那就让儿子平安长大。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儿子离不开人的情况下,69岁的丈夫又因高血压离开了人世。

王宛兰白天得去工厂上班,只能请人帮忙照看儿子,李建恩大小便不能自理,请来的人嫌累嫌脏,干了一段时间,就不愿意再干下去。为更好地照顾儿子,王宛兰决定提前退休,47岁那年,王宛兰回到家中,开始全天候照料李建恩的生活。

每天一早,王宛兰为李建恩煮好粥,给他穿衣洗脸,喂饭喂药。社区每两周派一次义工到王宛兰家,社区工作人员记得,以前李建恩勉强能走动时,王宛兰常带他出门喝早茶,母子两人“一盅两件”,倒也其乐融融。最后几年王宛兰的身体每况日下,加上李建恩的病情恶化不能下床,这样的场景“已经很久没看到了”。

03

家人和社区不止一次劝过王宛兰,不如把李建恩送去福利院。王宛兰听了劝告,专门跑去福利院参观,看完一遭回来,始终觉得不放心。“那里环境哪有家里好?以前专门请人照顾,人家都不愿意,更何况福利院?”王宛兰觉得,儿子是自己生的,就该自己照顾,只要建恩吃得好,有人陪伴,累点也值了。

王宛兰的年纪越来越大,患了心脏病与高血压后,还做了一场手术,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回家后,王宛兰仍旧照顾李建恩,可她真的连饭碗都握不稳了。

每到这时,大儿子就会抢着帮她喂饭。

王宛兰看看低头喂饭的大儿子,又看看满脸痛苦的小儿子,更加感到难受:建恩苦了一辈子,我跟他一起吃苦吃了一辈子,我死了以后,还要连累大娃儿吃一辈子苦吗?

让王宛兰更揪心的是李建恩的病情。她明显感到,李建恩三十几岁后,身体在加速衰老,最近几年更是卧床不起,肌肉萎缩,常常哼哼着,指着身上喊疼。大儿子李建坚记得,那一天母亲给弟弟喂饭,弟弟由于病痛难以下咽,母亲放下饭碗,长叹了一口气,“建恩连饭都吃不了,做人有什么意思?”说着泪就落下来。

04

5月是多雨的季节,一个念头开始在王宛兰的心里纠缠。2017年,王宛兰以睡眠障碍为由,数次去社区医院开安眠药,拿到后攒在一个旧钙片瓶子里,一共攒了70片。然后找来一张纸,写下亲笔信:


Image

信中写明在这40多年里,李建恩如何被诊断出21三体综合征,病情如何一步步恶化,而自己又是如何照顾他的。

最后,她补充: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和我长子李建坚无关,我负全部责任!

5月9日下午2时,王宛兰的大儿子下楼吃饭,家里只剩下王宛兰和李建恩两人。王宛兰将约60粒安眠药给李建恩服下,等他睡着后,用旧棉垫捂住他的脸,李建恩用手挣扎,王宛兰对抗了一阵,没有了力气,就找来一条丝巾,勒住他的脖子,直至李建恩死亡。

她把睡去的儿子枕在膝头,仿佛回到了46年前。

那时丈夫守在床头,她抱着刚出生的建恩,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母亲。

05

李建恩死后,王宛兰在大儿子的陪同下前往当地派出所自首。

法院以故意杀人的罪名起诉王宛兰,检察官阐述案情时,几次没有忍住眼泪。

Image

若非亲眼所见,谁愿相信父母的爱,也有如此绝望的模样?

亲戚街坊邻居们理解王宛兰这些年不容易,纷纷给法院写了求情信。“80多岁的老人,难免会有病患,本该有人照顾,但她还要同家人一道拼尽自己的力气,照顾一个智障的残疾人,心力交瘁、呕心沥血,46年了!”王宛兰的外甥在信里写道:“这是自卑压抑的46年,是精神遭受创伤的46年,大半辈子都花在一个智障儿子身上,我想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母爱’。”

2017年10月26日下午,该案在越秀区法院201法庭公开宣判,检方的公诉意见得到法院采纳。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王某某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同时,判决书认定王某某有自首、犯罪时年满75周岁、认罪认罚、得到被害人家属谅解等从宽量刑情节,“虽触犯法律构成犯罪,但其悲可悯,其情可宥”,最终法院决定对王某某予以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判3年有期徒刑,缓期4年执行。

06

如今,4年缓刑期已过,王宛兰得以安度晚年。

所有人一阵欣慰,可对王宛兰而言,生活带来的绝望,让她亲手杀死照顾了一辈子的儿子,往后再多的宽宥,都显得无足轻重。

其实不止是王宛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15—59岁的残障人士超过42.1万,其中不少还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父母不仅无人养老,反而为了照顾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赚钱。

作家亨利·凡曾说:“社会解决自身诱发的问题,是补救而不是关爱,真正的关爱是从始至终的关注与爱护。”

王宛兰被判轻刑,是法律之外的人性光辉。

但更值得我们在意的,是她本不该被生活逼上审判台。

比起法外开恩,让王宛兰这样的老人拥有更多坚持的勇气,也许才是这个社会更该做的。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