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启动建设雄安新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三年过去了,在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上,这些地区/省份都进行了哪些先行尝试,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呢? 本文以雄安新区、重庆、四川、深圳为案例进行逐一分析。 福 卡 智 库 01 雄安新区: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初现规模 作为举世瞩目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在规划初期就明确了要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作为国内首个提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的地区,雄安新区坚持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雄安新区的每一栋建筑、每一片绿地,都拥有与之对应的数字化模型。 在“边云超”协同(边缘计算、云计算和超级计算)城市计算体系和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下,相关的数据资产不断累积,雄安新区的数字经济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步伐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计算体系的完善,和新一代网络技术在全域的连续深度覆盖,以及全域智能感知体系的逐步建立,雄安新区将逐渐建立起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以数据流引领物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 2019年至今,雄安新区累计启动实施重点项目240个,完成投资4233亿元。 福 卡 智 库 02 重庆: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见成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部署,重庆首要任务是探索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智能化应用为重点,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重庆将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并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将数字经济细分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12个重点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并辐射带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 2021年,重庆市数字产业业务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25.2%。 其次,加强成渝地区区域合作,建设区域数字经济高地。为加强成渝数字经济政策双向协同,重庆成立了重庆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就两地数字经济政策、行动等进行统筹协调。两地陆续出台《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至2021年8月,共签署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协议78份。 同时,双方依托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基础研究平台,采取联合支持,联合实施等方式,加强数字经济科技研发协同创新。 此外,双方产业层面合作也日益深化,成立了成渝地区区块链应用创新联盟等多个区域数字经济联盟组织。随着两地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产业、智能制造、云计算、新基建等领域深入合作,数字经济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一极。 03 四川: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度提升 首先,分类而治。根据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承担的不同角色和功能,四川省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划分为了区域型、行业型和企业型三个不同层级。 如区域型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更侧重公共性,主要承担通用型的基础服务;行业型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更侧重开放性,主要是承担面向产业链、供应链的系列解决方案和通用产品;而企业型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更侧重支撑性,主要是为不同领域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数字化转型支撑方案。 其次,锚定核心。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四川省以“芯屏存端软智网”七大产业为核心,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存储、软件、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整体提升,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此外,资本助推。为畅通投融资机制,助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四川省不仅出台了网信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还建立专门的数字经济投融资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投融资联盟、金融机构、企业等相关资源开展专题活动,促进数字经济资金供需方常态化交流合作。 2021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012亿元,高出同期GDP增速9.8个百分点。 04 深圳:领先者深度进击 首先,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圳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前列,2020年8月深圳率先实现独立组网全覆盖,成为全球5G独立组网第一城;2021年,深圳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城市;2022年初,深圳入选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 其次,重视技术攻关。深圳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攻关,持续引导企业、大院名校等创新主体联合开展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形成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底层技术自主研发。仅2021年,深圳就有18个数字经济产业类项目获批当年工信部中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 此外,积极探索多元场景应用。随着全球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告一段落,抢滩产业发展新赛道是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深圳依托华为等行业龙头,积极开发行业场景化应用,面对工业生产、电子商务、金融、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相继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场景化应用解决方案,率先推动数字经济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以应用服务为中心转变。 2021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9000亿,占GDP的比重达30%,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以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代表,对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模式进行探索,将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