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合约两年战争四方博弈《尼布楚条约》的背后还有多场明争暗斗

 逍遥_书斋 2022-09-28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尼布楚条约》的主角是满清和沙俄,但幕后却至少有四方势力在博弈,中间还经历了多方大混战,可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么简单。

文章图片2

《尼布楚条约》在1689年签订,但在签订合约前,沙俄使者戈洛文却几乎见不了满清的议和大臣,他差点被另一方势力埋葬在西伯利亚的青青草原上。这方势力就是喀尔喀蒙古人。喀尔喀蒙古人读书少,但见识一点也不少,懂得利用混乱的局势为自己谋利。1646年喀尔喀蒙古就集中五万兵力,想乘着满清主力南下的机会占便宜,结果被多铎的两万八旗军暴打,消停了很长时间。1685年到1688年满清和沙俄在雅克萨展开了攻防战,喀尔喀蒙古也准备捞一把。

文章图片3

1687年9月,戈洛文进入乌丁斯克城,这个地方是现在叫乌兰乌德,位于后贝加尔色楞格河谷地,此地的城防工事是哥萨克人建造的,经济基础是中俄贸易,也被喀尔喀蒙古看作是必争之地。戈洛文在乌丁斯克停留了好几个月,他不停地和喀尔喀蒙古打交道,希望喀尔喀蒙古不要站在满清一边,因为按照沙俄的情报,“车臣汗曾准备派遣二万人的部队到雅克萨、尼布楚及其他各寨堡附近,但被呼图克图禁止”。在戈洛文停留乌丁斯克城期间,喀尔喀蒙古人和沙俄军事使团冲突不断,沙俄指责蒙古人偷马,蒙古人指责沙俄使团掠夺蒙古人口,还庇护布里亚特蒙古人。在1688年的1月26日起到3月25日,沙俄的2000人使团和8000喀尔喀蒙古人展开了激战。

文章图片4

喀尔喀蒙古人围困了色楞格斯克(这个城市是随后满清使者下榻的地方)和乌丁斯克城,试图学习满清困死敌人,但遭到了沙俄方面的激烈抵抗,战争的结果是7个喀尔喀台吉组成的联军被迫撤退。

这场战斗看起来不起眼,却是沙俄西伯利亚势力和喀尔喀蒙古人的一场准决战。因为在17世纪80年代沙俄在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总兵力不过是6000多人,沙俄以使团名义派出的部队就有近2000人,他们分别是由500名莫斯科火枪手组成的费奥多尔团、1400人的帕维尔“士兵团”和由西伯利亚各城军役人员组成的安东·别尔赫团,这些部队的素质远远超出了西伯利亚地区盲流哥萨克组成的部队。喀尔喀蒙古人集中了8000人,还派遣了“两千名铠甲骑兵、各带两匹马”,这也是“干大事”的前奏。因为当时的蒙古军铠甲数量远不如成吉思汗时代,平均40户口才有一副铠甲,喀尔喀蒙古人也是集中了大半铠甲家当进行远征。

文章图片5

喀尔喀蒙古人撤退的原因除了实在啃不下沙俄城防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准噶尔的葛尔丹出兵了。1688 春天噶尔丹乘着喀尔喀蒙古人出兵远征,借口土谢图汗杀了自己弟弟多尔济扎卜,越过杭爱山,直接杀向土谢图汗大本营。土谢图汗出动五千人迎战,被噶尔丹打得全军覆没,只有八人逃出生天。

文章图片6

喀尔喀蒙古人撤军后的1688年5月30日,康熙的使者也从北京出发,前往色冷格(色楞格斯克),和戈洛文谈判。就在满清和沙俄和谈时,蒙古草原上又爆发了大战,当年八月份噶尔丹领夜袭土谢图汗大营,彻底击溃土谢图汗,土谢图汗部十万人跑路到了内蒙古投奔满清,原因是土谢图汗的弟弟哲布尊丹巴告诉喀尔喀人:“北方俄罗斯素不信佛,不可投也。宜归顺达皇帝,以求安全而耳”。喀尔喀蒙古人在博弈中彻底出局,从棋手变成了棋子,还有一部分1689年喀尔喀蒙古人投奔了沙俄,成了沙俄的炮灰。清朝与俄罗斯在尼布楚进行谈判期间,有六七千喀尔喀蒙古人不想被俄国利用攻击尼布楚,又要转投清朝使团。

文章图片7

接下来进行博弈的势力就变成了准噶尔蒙古、满清和沙俄,它们三方中首先犯下致命错误的人是准噶尔的噶尔丹。满清和沙俄在1689年谈判期间,噶尔丹准备借机吞并喀尔喀蒙古人。但他在远征前,密谋杀死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没成想毒死了另一个侄子索诺木阿喇布坦。策妄阿拉布坦被叔叔毒死了弟弟,加上此前葛尔丹抢妻的前科,他就在当年春天带着五千名部众脱离了葛尔丹。葛尔丹带着2000人追击,结果吃了败仗,策妄阿拉布坦乘机占据了今天的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博罗塔拉,不断“招降纳叛”成了葛尔丹的心腹之患。

文章图片8

葛尔丹明明有侄子这个大患,却依然远征,是被沙俄和师兄忽悠的结果。他的师兄桑结嘉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最顶级的星象占卜师,得出的结论是1689年出兵上上大吉。而沙俄为了在尼布楚谈判中占便宜,也不要钱的“画饼”,称愿意给葛尔丹6万火枪兵资助。问题是17世纪80年代沙俄射击军总人数不过是51000人,彼得大帝远征也只能带走三万人,6万火枪兵那就是“卖拐”一样的忽悠。但葛尔丹相信了,在侄子威胁自己后方的前提下冲到了蒙古草原上。

文章图片9

沙俄内部也在进行着复杂的博弈,在和谈期间,沙俄的索菲亚公主还组织了15万人,对克里米亚汗国发动了远征,结果在1689年5月份因为缺水失败,索菲亚威望大跌,也不得不同意康熙的请求。1689年9月7日《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合约签订前的8月27日彼得大帝接管了莫斯科所有军队,索菲亚公主被囚禁。

文章图片10

彼得大帝在合约签订的同时,就获得了所有外国佣兵的效忠,带着火枪手部队和佣兵们进行了亚速远征。葛尔丹却不知道沙俄的变化,还以为沙俄会帮助自己,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继续前进。康熙虽然做出了让步,却得到了十万以上的喀尔喀蒙古人效忠,有了管理外蒙古的法理基础。在多方博弈下,《尼布楚条约》签订,受伤的只有蒙古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