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吴振春

 国粹艺术名家 2022-09-28 发布于山东

吴振春,笔名墨缘,陕西商南人。自幼爱好书法,无事临帖练字,把“有闲常同书作伴,无事且与字为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楷行隶草篆皆有涉猎,喜欢行草,常常临习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闲居赋》,孙过庭的草书《书谱》,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也喜欢小楷,常临《灵飞经》,还有文征明的《琴赋》。经常研究先辈们的书法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除了学习古碑帖之外,也喜欢与同辈中书法家探讨学习。参加中省市书法赛也偶有获奖,获奖是一种鼓励,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传承书法艺术,才能小有成就。2020年11月获得第七届“当代中国”大书法艺术作品大赛二等奖,2021年8月获得中国文化高级职称国家高级书法师(高级职称证书),2021年12月获得“向人民汇报,向两会献礼”{人民艺术家}称号。现为陕西省书协会员,陕西省硬笔书协会员,陕西省中和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民间文艺家们协会会员。任商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商南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商南县诗词楹联协会(赵川分会主席)。

吴先生之书法,君子之魂更进一格,看似狂傲,实为铁骨峥峥。其书画人多以为老辣,我观实为心曲簇新,独树奇帜,自成风格然矣!探其神之所在,即乃师王羲之,孙过庭傲骨,却发自十几度春秋洗炼,寓奇趣,写恬境,给人空旷之笔,淡出钟灵真秀。

仔细品味吴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感觉有一种气息在隐隐涌动,有灵动飘逸,又有苍茫古拙,有天然爽利,又有道劲典雅,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心灵的撼动,这正是书法作品的高难之处,也是可贵之处。先生能有如此成就,绝非朝夕之功,几十年临池不辍,更有诗词文章等丰厚学养加持,所以才能入古出新,形成自家面貌。其点划线质犹如万年枯藤,苍劲老辣,入木三分。当面观其作字,更是气定神闲,一笔不苟,不激不厉,不描不画,不添不补,节奏分明,流畅自然,正所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实乃当今实力派书家,吾学书之楷模也。

吴先生下笔如行云,似流水,神采飞扬,笔锋游动,擒纵驰张,上下左右,点画间,无一处含糊、懈怠,法度尽在他的指腕之间。其书写风格,柔中带刚,变化多姿,传统功力深厚,结体端庄,飘逸清秀,气于贯通,笔墨酣畅淋漓,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发扬古代书法艺术优良传统,可谓称绝。

道在其中,艺无止境,中国的艺术向来讲究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合一,在吴先生的书法创作里,意态自若,落笔严谨而舒展,移步换形,节奏明显,挥洒忘情,任笔所致,书卷气浓,别具风采,在他的笔下,或行或草,时断时连,快而不乱,慢而不滞,看似点横撇捺,实则精深广大,它包含着万物,包含着自家,似大海无边似宇宙无际,既继承传统而又不囿于一家之法,心有主宰,胸有造化,若溯其灵性之本,皆源自于先生所追求的在精神上不受束缚和平和静穆的人生境界,心之所向,皆为风雅之事,可使人久观,使人流连;可心生清静,也可生思考。

吴先生的书法作品博采众长,文采焕然,每一个字都让人流连忘返,行云流水的作品给人感觉特别舒服。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向背、疏密、开合、欹侧、布白、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原则,使作品不但爽朗痛快,而且又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一种气势、一种包容、一种博大等感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愿吴振春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文/田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