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一特等奖!他是北大王次天

 上帝也有烦恼 2022-09-28 发布于湖北

Image

王次天作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

王次天坐在你面前时,他的幽默、健谈、善于自我解构,让人很难把他和刻板印象中的“物理学院理科男”联系在一起。“一个经历过竞赛失败的高考复读生在北大做科研”、“一个做决定很随性的人”、“一个稍微幸运点的普通人”,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2018年以总分704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1年研究课题“结构非晶化诱导的拓扑序”荣获教育部拔尖计划首届“提问与猜想”活动唯一特等奖;2022年在物理学顶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发表一作论文两篇,并获北京大学为鼓励在基础学科学术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而设立的“未名学士”荣誉这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次天的故事。

(注:文中涉及的“竞赛”特指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文 | 郭雅颂

采访 | 钟淋、郭雅颂


两次高考:完成“挫折教育”

2018年,经历过一次竞赛败北和高考失利的王次天复读一年后终于走进了自己梦想中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竞赛失败前的十多年里,他的人生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挫折。从江西赣州的一个小城镇走来,自小聪慧的他没有被学业、课程难倒过,一路成绩拔尖,中考也不出意外考入了市内最好的重点高中。连选择参加物理竞赛的原因之一也是“觉得这事儿比较有难度,有挑战”。但2016年,想通过竞赛考取北大物院的王次天失败了。他回忆起当时的心境,仍然能想起那种“持续的难受”。

Image

王次天在军训开训仪式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王次天的竞赛之路开始得不算早。在考进市重点高中之前,他只是隐约知道有竞赛保送这么条路,但“不知道这可能是个比较重要的途径,以为像个兴趣班,所以没有特别准备。”直到高二,王次天才正式参与到竞赛中,而很多资源好一点的高中可能在初二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竞赛培优课程。“所以时间比别人不足,不过我当时对自己比较'狠’,还是出了一点成绩。”决定走竞赛这条路后,王次天停掉高中课程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他在学校专门的竞赛教室里看书、刷题、集训,度过了大部分时光。

一开始,他自信满满,本着“保金牌争取进集训队”的心态参加考试(保物理竞赛全国前100名,即获得物理竞赛金牌;进物理竞赛全国前50名,即进入国家集训队)。“决赛前我参加过一些网上的模考,考过全国的十几名,觉得自己很稳。但没想到最后笔试有失误,实验也出了些错,决赛差零点几分,一切都作废了。”对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来说,这可谓他当时人生遭遇的第一场重大打击。

“那会儿在人前装得云淡风轻的,但其实难受了非常久,表面的豁达算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吧。”决赛后回到学校,他坦言,自己的状态其实“很飘”。“后来的一模我考得很好,感觉好像没有竞赛加持我高考也稳上北大,就没有回到班里和大家一起上课刷题,一直在自学。”这种“飘”的情绪,绝大部分源于竞赛失败带来的沮丧,而一个人待在别处自学,也有点把软弱藏起来、慢慢舔舐伤口的意味。但这样消沉的后果就是他的状态越来越差。“真正做题的时间很少,反倒是看了很多闲书。我经常拿个Kindle下载某某作者全集,然后就一两个礼拜地看,无所事事,自己找乐子。”不出所料,最后的高考成绩是他三年来最糟糕的一次,远比预估的分数要低。

Image

竞赛和初次高考的失利,让王次天消沉了数月,却也成长了不少。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挫折教育”,它让我变得更沉稳,更平和。后来到了北大,当我从一个小地方出来,发现这里有那么多天才人物时,我也坦然接受了自己只是个稍微聪明一点、幸运一点的普通人。


拿着不理想的高考成绩,王次天没有犹豫选择了复读。在家打了两三个礼拜游戏后,他收好书包,像千千万万的高三少年那样,开始埋头苦读。这一年,他体会到了自己之前的冲刺状态有多么闲散。而这一次拼搏,他也终于以总分704分的成绩敲开北大物院的大门。


物理与科研:随性但不任性

聊天的过程中,王次天多次用“随性”来形容自己。例如,一开始选择走物理竞赛这条路是随性而为,坚定地想考北大是随性而为,在直博和出国留学之间选择前者是随性而为,在物理学的浩瀚领域专注科研也是随性而为。

随性和佛系、爱咋咋滴之间的界限在哪儿?王次天回答:


我的随性更像王徽之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面对人生的岔路,我做决定的时候并不需要特别充分的理由,而是更喜欢听从内心的选择。随性只关乎选择本身,而不涉及选择的方向或内容。


随性并非任性。没有太多理性的计算,不将最大化的预期收益作为唯一目标,只是选我所爱,这是王次天面对生活和科研的态度。所以,中学时代的他在五大学科竞赛里选择了物理,因为“教练是我们班的物理老师,一个会在自习课上聊《红楼梦》的光头理科男,我当时比较文青,感觉和他有共同话题,就报了物理。”所以,在第一次高考失败后,他没有选择将就,而是将北大物院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抱着大不了复读两次的心态最终考进了自己的“梦中情校”。

刚到北大,王次天其实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大一的他,考过九十多的普物,也拿过七十多的数理。到了大二,当身边同学陆续进组参加本科生科研时,王次天又跟风约了许多综合指导课,广撒网物色课题组。他先是在大气系听了两个月组会,没有兴趣就退了。然后开始“功利”地查学术前沿,看引用,准备去量材中心测电阻。结果遇上疫情,大二下在家上网课躺平了一个学期,大三回来就被老师劝退了。

“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真善良,每次开完组会都专门问我有没有问题,我却一直是闷葫芦,没反馈,他感受不到我对那些课题的兴趣和动力,就直接劝退了。”这一事实证明,没有兴趣的科研是真的做不下去。

“被劝退”的王次天决心好好思考自己的学业生活,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大三的他放弃了对分数和绩点的执着,量子统计物理、高等量子力学、体适能......只想“整点有意思的课上”。随兴趣而动的行为却无心插柳,成就了他绩点最高的一个学期。同时,王次天也开始重新寻找本科生科研的指导老师。最后,他在物院官网看到了理论所刚入职的黄华卿老师的履历,聊天之后发现老师不仅说话有趣,研究方向也很有意思,就一直跟着黄老师做到了现在。

Image

王次天参加课题答辩

谈到北大物院和自己的导师黄华卿,王次天觉得非常感激。


物院有一个很好的地方,或者说给我们学术上帮助非常大的点在于,老师们愿意花很多时间和学生交流,在一种平等的对话中指导你。


在物院,很多项目如果交给老师自己动手,他们可能一两个礼拜就做好了,但是老师们往往愿意把项目交给本科生,一点一点启发同学。“这不是一个用勺子喂东西,一勺一勺喂、手把手教你做事的过程,而是放手让同学去尝试、失败、走弯路,最后用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项目。这种方式对老师而言,时间成本很高效率又很低,但很多老师就是这么做了。我想,这就是北大物院的科研传承。

至于和自己交流最多的导师黄华卿老师,王次天亲切地称他为“小哥哥”。他说:“小哥哥很幽默,很聊得来,是一个边界感很强的老师。他尊重我们的个人意愿,也随时欢迎我们与他探讨学术、交流生活。”他回忆起与黄华卿老师交流的时刻,无不充满着欢声笑语。老师办公室的门永远敞开着,欢迎每一位满怀热情的学子共同探讨物理学的奥秘。

Image

王次天(右一)与导师黄华卿老师


别给自己设限,万一梦想实现了呢?

放在大三之前,王次天完全不确定自己会选择学术科研的道路,做理论方向的本科生科研在他看来也无异于天方夜谭。但现在,他已经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果。他逐渐享受到了科研的“快感”。

2020年,王次天正式加入黄华卿老师的课题组,进行本科生科研训练,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理论与计算”。一开始,他并不过分期待最终的研究成果,而只是将这个课题当做新手入手的案例进行分析。他做好了“科研是一个长期没有正反馈的游戏”的准备。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非晶化不一定会破坏拓扑态,结构的无序转变可能伴随着电子态的有序化这一有趣的现象。就这样,他在计算与推导中不断挖掘,很快就拥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其实最开始也没指望能出文章,结果买彩票式的投Physical Review Letters居然中了,画的大饼变成现实的感觉十分奇妙。”

Image

结构非晶化诱导的拓扑相变

这段本研经历给王次天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多试试,万一成了呢?抱着这样的心态,在物理学院本科教务老师吴桃李的鼓励与支持下,王次天在文章尚未正式发表时,就拿着初步结果去参加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首届“提问与猜想”活动。


之前我看到这样的比赛邮件肯定是不会点开的,但这次我说服自己,参加又不亏,为什么不试试。于是开始认真写材料,写稿子准备答辩,之后又开始申请未名物理学子奖学金,参加兴诚本科生学术论坛,不管结果如何,总归是个机会。梦想还是要有的。


2022年,王次天本科毕业,他的研究课题“结构非晶化诱导的拓扑序”荣获教育部拔尖计划首届“提问与猜想”活动唯一特等奖,并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本研项目;他在物理学顶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两篇一作论文;也获得了北京大学“未名学士”的荣誉。对于上述已经取得的成就,王次天说:“我只是比较幸运而已。毕竟,在北大物院这样一个群星云集的地方,天才太多了,我这样的普通人想在感兴趣的领域做出成绩,还是需要一些运气的。”见识过自己和天才的差距,在自己很幸运地拥有天分的领域努力耕耘,这是他对学术谦卑的态度。

作为一个非典型高考生闯入北大物院,从高考复读开局,到现在以学术为业,王次天在科研道路上已初窥门径。他的求学科研经历,可谓始于兴趣而成于求索。四年很短,但毫无疑问,在师友们的一路指导相伴下,王次天已经在燕园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精彩和意义。


一个外向的人,也钟爱向内探索

王次天的父母都是初中英语老师,但家庭教育却完全是“放养式”。“爸妈从来不干涉我的选择,非常尊重我,甚至没在家给我开过英语'小灶’”。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下长大,王次天形成了独立、爱思考、喜欢向内探索的性格,也养成了广泛阅读的兴趣。初中的时候,他就喜欢看一些历史纪录片或者比较小众冷门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很早就开始主动接触这些不同视角的叙述,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所以他的三观成型比较早,也早早地度过了那种青春年少、比较容易冲动的阶段。

将物理研究作为职业意味着什么?王次天认真地说道:


科研本身只是一种职业选择,我认为它适合我,所以选择了这条路。可能对有些人来说,刷短视频或购物这样“短平快”的即时快感更重要。但对我来说,像科研这样需要长期持续的付出才能获得正反馈的事情让我觉得宁静,它带来的成就感和快感也更强,仅此而已。


Image

偏爱独处和安静的性格也体现在王次天的日常生活中。他喜欢爬山、跑步等运动,而不是篮球、足球这类对抗性、集体性的运动。“没搞社团,学工仅做了少数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丰满履历”,但他也努力地构建了独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我这个人有点三分钟热度,也没有一个特别长的爱好,但能让我觉得做起来挺开心的事还挺多的。我也就跟普通的宅男差不多,看网络小说,打游戏,追个剧,然后我也搞点书法篆刻什么,就是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当然,他的书法篆刻也是在网上找课程资源自学的。

Image

王次天的书法篆刻习作

采访中,王次天提到了对自己影响特别大的一段话,那是在“计算物理”课上,冯旭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他爬香山的经历,他说:“每一步的局部最优往往无法达到登顶的全局最优。”所以,何必执意地追求人生的最优解呢?在北大四年的经历,身边同学们精彩多姿的生活、丰富多样的选择让王次天深切体会到,并非只有一路满分才是成功的唯一定义。人生还有太多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探索。一路前行,总能发现沿途属于自己的风景。

“未名学士”荣誉

2009年,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和环境科学等6个理工科为试点,大力开展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北京大学确定了以“未名学者计划”(PKU Junior Scholar Program为名的探索与实践,开启了“拔尖计划2.0”的培养新征程。为鼓励北京大学本科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基础学科学术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设立“未名学士”荣誉奖项。

Image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