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尚文苑】随想记之四十五/作者:姜开荣/主播:红贝

 博尚文苑 2022-09-28 发布于上海


在意大利实习期间所见所闻 

在意大利实习时,听中餐馆的老板说,在当地很盛行逛自由市场。所谓的自由市场,类似中国乡镇的集市,大多数是工薪阶层的人常去的地方。这里卖的多半是旧货,偶尔也有比正规商店便宜的新货物。有一次,我在逛自由市场时,亲眼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袜摊上拽起几双袜子就走,再看卖袜子的老板,他仅仅瞥了她一眼,既没追赶,也没大喊大叫。我正在纳闷,只听身旁的小蔡说:那位妇女是穷苦的吉普寨人,一般的情况下,吉普寨人在这里拿点什么,人家不会追究他们的,只是不能拿太贵重的东西。                

又赶上一个周五,大家吃完晚饭,都准备回寝室打扑克,当门打开时,突然在里边飘起一张字条,上边都是意大利文,我们谁也看不懂,等我回到隔壁的小屋时(当时我们分成两屋住,我们七人住一屋),突听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中餐馆的陈老板,于是我就把字条拿给他看,他看后笑着说:这是隔壁的人写给你们的,意思希望你们晚间早点休息,或者声音弄得小一点。我听了陈老板的话,内心自责起来,我们确实有点过分了,只要打起扑克就连喊带叫的,确实影响别人的休息。我刚要代表大家表个态,只见陈老板来到另一房间,征求大家对伙食方面的意见来……

大家也没客气,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说了一会,话题却落在水饺上。

说起吃水饺,这里还有一段趣事呢!那时我们为了能睡个懒觉,每到周末都吃两顿饭,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纷纷来到陈老板的餐馆,大家动手包饺子。等到10多钟,把包好的饺子下锅煮熟,就可以进餐了!这天上午,我们正在吃饺子,只听杨翻译说:你们快看,老外馋饺子了!我们顺着他的眼神儿望去,只见一个大胡子老外正倚在餐厅的门框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吃饺子。杨翻译逗趣地对他说:想吃饺子吗?

老外笑笑,没说什么。过了一会,我们看到老外在与一个女服务员对话,不一会,服务员走过来说:老外想吃你们的饺子,可是不行呀!这里和国内不一样,食品需要检疫的。

女服务员接着又说:我已和他说明,可他还是坚持,硬说你们能吃的东西,他也能吃,我……

没等女服务员说完,只见陈老板端出一小碗饺子走过来,当着那个老外的面,把饺子递给了女服务员,老外看到此景,立刻眉飞色舞起来,等女服务员把饺子端给他后,他又向女服务员要了双筷子,模仿我们用起来,只见那双筷子在老外手中成了两根木棍,任凭他怎么弄也夹不起饺子来,最后他无办法了,只好用手把饺子塞进了嘴里,我们见此景,都哄堂大笑起来。老外吃饺子吃上瘾了,再次问服务员,是否可以买几个,女服务员看眼杨翻译,杨翻译马上说:你拿个大碗来,我给他装一大碗,就算奖赏他的吧!

等女服务员再次把饺子端给老外时,他只吃了几个,把余下的饺子装入餐盒,说是带给他的爱人和儿子,让她俩也品尝一下这些好吃的中国食品。

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我们在意大利实习的100天中,遇到了两次罢工:一次是职工为争取合理的休息时间;另一次是食堂职工罢工。记得那天下班时,我们刚刚走出工厂大门,一位意大利人便发给我们一张传单,我们看不懂,只好去问小蔡,小蔡说:这是海报,上边通知明天食堂的职工举行罢工。我们不知可否,便问小蔡明天吃饭怎么办?小蔡接着说:吃饭没问题,这里不同于国内,罢工全由工会组织,工会是绝对替工人说话的。

等到第二天中午,我们又按部就班地来食堂吃饭,一进餐厅,只见两位服务员为大家服务。平日里的餐具不见了,桌子上摆着若干袋装着食品的塑料袋,我们走上去,按照顺序每人拎了一袋,我把领到的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有一袋片状面包,一袋圆形面包,一盒牛肉罐头和一袋微波肉片,还有一盒番茄酱、一盒奶咯等……

我心里想,真够丰盛的,再往前走,便是饮料区,葡萄酒、啤酒、各种果汁、矿泉水任选其一;水果区有苹果、香蕉、柠檬、橘子、葡萄、无花果等,也是任选一袋。我拎着沉甸甸的食品走进休息室时,大家正在议论,有人说这罢工要是隔三差五搞一次也不错;也有人说这一罢工,我们就可换口味了,比整天吃面条番茄酱强多啦!后来听小蔡说:这次食堂罢工,起因是工厂领导硬性让食堂职工为来的客人加工特殊食品。

当时我听后很不理解,觉得工厂的食堂职工听从厂领导的指挥,是很正常的事,不至于罢工呀!后来才知道,这里的食堂不归工厂管辖,工厂的饮食、后勤都归饮食服务机构统一管理。

【博尚文苑】作家姜开荣回忆录·随想记

作者简介

姜开荣,化学分析高级工程师,自幼酷爱绘画,曾先后获得庆祝建国50周年,黑龙江省化工系统《职工才艺展》一等奖,全国《璀璨杯》书画大赛三等奖,全国,《墨绘江山杯》书画大赛三等奖。

主播简介

主播万新娥,网名红贝,新疆石河子老年大学朗诵班学员,喜欢唱歌、诵读,愿以声会友,用声音带给您更多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