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8.18 鲁科版化学教材选修三部分培训笔记

 教化学的蜗牛君 2022-09-28 发布于广东
今天想多说一点。今儿按照计划早上听完了鲁科版选修三教材的解读(没有实践经历时候听培训真是囫囵吞枣,大概只有实践过后再听才会有更深感悟,无大碍,慢慢来就是了);中午和前辈吃饭聊到我的专业与成果,前辈想拉我进她的课题组;吃完饭看手机发现公众号的朋友多了好多,提前完成了150人的小目标嘻嘻(一位朋友告诉我是教师培训上我的公众号被推荐了,受宠若惊,谢谢大家);下午去领了台办公电脑(幸运的是据说之前领的老师领的都是旧电脑,恰巧我碰上一台新的),摸索电脑翻看之前参加的活动,无意中发现自己之前的信息化课件拿了市一等奖(全市初中组这个小专项一等奖就两名,之前把课件给原单位的师傅看,师傅觉得不咋滴不好用);晚上参加了新单位的师徒结对,感受到新单位的“卷”,大家都很上进的样子,也大概能够预期到自己未来的压力与提升的可能性。
原来在旧单位,真的就感觉自己在行独木舟,周围的环境非但不能帮忙,反而像秤砣一样拖着我,就像前文提及的信息化课件,因为旧师傅的不了解不熟悉反而给出了负面的评价,如果我没有一些自主的判断力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得知我这次工作调动,旧师傅还在教我如何“走捷径”,还希望我把之前的课件留下来(因为觉得好用)。这也就是我工作调动的原因,在原单位很难找到提升的空间,科组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在吃老本,学校的风气真是温水煮青蛙。肯定有老师喜欢这样的养老型学校,然而我不喜欢,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长,也谢谢很多公众号朋友的关心问候,鼓励我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进高中。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可能就会看到一位小白高中老师的成长电视剧,高中老师朋友们或许看到我的有些笔记会觉得粗浅,但确确实实是我成长的真实记录,我也相信按照自己的步调,有朝一日可以留下一些更深刻的声音。说是小白又不全然是,初中与高中虽然教学内容不同,但是大的教育理念还是共通的,我在前些日子不断积累的通识教育理论在我未来的教学生涯一定能派上用场。通识理论摄入得较多了,暂时先搁置一波,目前我更欠缺的是学科本体知识,需要慢慢积累。
今天听19年入职的前辈分享成功的心得体会,有时候会遗憾我虽工作两年,但前两年毕竟是初中,如果能够直接从高中教起,或许会成长得更快。认真想想又觉得无大碍,我可以用两年时间超过许多初中老前辈,又何尝不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加紧步伐超过高中前辈们呢。按照自己的步调就好了,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才好,如果紧跟着别人的步子,总会乱了阵脚上气不接下气。如果实在比不上自得其乐也是好的,比如我的公众号有一群陌生又熟悉的朋友,我发文章不需要我有什么名气、成就、奖项,我每日有所体会记录它就好了。
过往的两年也教会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别人说好的不一定就好(在旧单位每次上公开课大家都在打圆场说好话总提不出深刻的建议),别人说不好的不一定不好(人的阅历决定人的价值观,有时候总要尝试一些新的事情,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天主要对于有机的大体思路有了把握,可以先引导学生由性质推结构,后续再由结构推性质,必修有机与选修有机都有结构的强调,但必修更多是从典型代表物出发,选修更进一步强调结构决定性质。对于选修必修都有出现的内容,需要认真体会不同阶段的深广度。截图笔记附后。
明天我整理一下人教版剩下必修的教师参考书,可惜拿到的还是上一版的,最新版的还没拿到手。欢迎大家砸一些学习资源过来,我慢慢嚼一嚼有价值的我就整理放公众号上大家一起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