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重磅揭晓:二甲双胍助力一级预防再添力证!| EASD 2022

 平淡人生a9 2022-09-28 发布于湖南


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可进一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达17%!


文章图片2

2022年9月21日,在第58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 2022)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口头报告了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CDPP)的研究结果[1]这是国内首项大规模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历时5年,“中国人自己的DPP研究”终于揭晓可喜结果——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可进一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达17%!

文章图片3


1

CDPP研究历程及方案:
历时5年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CDPP研究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2021年6月最后1例患者出组。虽然,在研究过程中遭遇新冠疫情肆虐,但仍坚持完成了研究。国内共有43家不同等级(从一级到三级)的医院参与了研究。

CDPP研究设计为多中心、随机、开放研究,共纳入170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以1:1比例接受标准生活方式干预(n=858)或标准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1700 mg/d(n=848)治疗24个月。主要终点为研究结束时新诊断的糖尿病发病率,次要终点包括血糖、血压、体重、胰岛素抵抗的变化等。

患者在随机化前2周已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根据WHO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1999),在既往6个月内未使用降糖药和减重药物。基线时,患者平均年龄52岁,平均体重73 kg,平均体重指数(BMI)26.3 kg/m2,平均HbA1c 5.9%。

2

CDPP研究结果:二甲双胍联合
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安全有效

主要终点
二甲双胍显著减少糖尿病发生风险达17%

CDPP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探究二甲双胍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能不能有额外预防糖尿病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对比,生活方式干预加上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发生风险达17%(HR 0.83,95%CI:0.70~0.99,P=0.037,图1)

文章图片4
图1.CDPP研究主要终点结果

其他终点
二甲双胍减轻体重、改善血糖水平

CDPP研究还探索了二甲双胍对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在标准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4个月,体重(-1.4 kg vs.-2.43 kg,P<0.05)和BMI(-0.42 kg/m2 vs.-0.77 kg/m2,P<0.05)进一步显著降低,HbA1c水平显著降低(-0.01%vs.-0.06%,P<0.05)(图2)

文章图片5
图2.CDPP研究次要终点结果
安全性结果
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安全性良好

研究期间,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和联合二甲双胍组分别有23.38%和35.16%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两组之间重度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相似。联合二甲双胍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3

CDPP研究临床意义:为二甲双胍
在中国糖尿病预防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我国不仅是糖尿病大国,更是糖尿病前期大国(图3)。据估算,我国有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达3.88亿[2]糖尿病前期人群不仅数量庞大,且常伴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心血管疾病、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增加,亟需引起重视。

文章图片6
图3.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快速增长

尽管生活方式干预是预防糖尿病的首选方式和基石,但现实生活中单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很难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或难以坚持,因此探讨药物干预成为必要。二甲双胍被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可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以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但既往关于二甲双胍一级预防的循证证据主要来自国外,如美国(USDPP)及印度糖尿病预防研究(IDPP)等。CDPP研究则为二甲双胍在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预防作用提供了新的有力循证,也为中国糖尿病预防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4

结语

未病先防,可从源头上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是最基础、最经济有效的管理策略,但其施行力度亟待加强,简便易行的干预方案成为探索热点。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CDPP)首次在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证实,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风险,这不仅为二甲双胍一级预防糖尿病增添了有力循证,而且极大丰富了我国糖尿病预防研究的科学依据。目前关于CDPP研究的更多数据仍在分析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Zhang,Y.Zhang,S.Shen,X.Wang,Q.Li,L.Ji,N.Sun,G.Li,CDPP study group,China.186.OP 31.EASD 2022.Stockholm.

[2]Li Y,et al.BMJ.2020 Apr 28;369:m997.

-End-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