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新药Ⅲ期临床研究获得阳性结果,可显著缓解认知衰退

 最后一个知道的 2022-09-28 发表于河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所有关键次要终点也均达到,证明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Lecane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Aβ原纤维单克隆lgG1抗体,通过小胶质细胞从脑实质靶向清除有毒的Aβ,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痴呆和AD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统称为早期AD)

今日,卫材(Eisai)和渤健(Biogen)联合宣布,lecanemab的大型全球性验证性期Clarity AD临床研究获得重要阳性结果[1]
图片
图1:文章标题


主要终点和关键性次要终点

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临床Clarity AD研究是一项全球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研究,在1795例早期AD患者中评估新药的临床疗效,主要终点是在治疗18个月时认知和功能量表(CDR-SB)的临床痴呆评分。治疗组每两周给予一次10 mg/kg的lecanemab,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接受安慰剂或lecanemab。安慰剂组和lecanemab组的基线特征相似且平衡良好。

研究显示,Lecanemab治疗达到了主要终点,第18个月时lecanemab组的CDR-SB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降低了27%(p=0.00005)。其实从6个月开始,与安慰剂组相比,lecanemab组的CDR-SB评分相对基线已经具有显著统计学变化(所有p值均小于0.01)

值得关注的是,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关键次要终点的结果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关键次要终点是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18个月时,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淀粉样蛋白水平变化、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14(ADAS-cog14)、AD综合评分(ADCOMS)和AD协作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CS-ADL-MCI)评分。

安全性方面,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脑肿胀(ARIA-E)是淀粉样蛋白靶向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研究显示,lecanemab ARIA-E的发生率为12.5%,安慰剂组为1.7%。症状性ARIA-E的发生率在lecanemab组为2.8%,在安慰剂组为0.0%。

lecanemab组的ARIA-H(ARIA-脑微出血)率为17.0%,安慰剂组为8.7%。症状性ARIA-H的发生率在lecanemab组为0.7%,在安慰剂组为0.2%。另外,lecanemab(8.8%)和安慰剂(7.6%)之间的孤立ARIA-H(即,ARIA-H患者未发生ARIA-E)无差别。

总体而言,lecanemab组ARIA(ARIA-E和/或ARIA-H)的总发生率为21.3%,安慰剂组为9.3%,lecanemab的ARIA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

此外,lecanemab详细的研究结果将于今年11月发表在经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

据悉,美国FDA已接受了该药物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在2023年1月6日前做出决定。若结果积极,公司还将在3月之前向FDA提交传统批准申请,并将在日本和欧洲申请批准。


既往研究回顾

Lecanemab 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12个月时,10mg/kg每两周一次治疗,患者AD综合评分(ADCOMS)显示有64%的患者达到临床显著有效(比安慰剂至少好25%)。且Core研究结束后,Lecanemab治疗后的淀粉样蛋白减少在平均约两年的停药期间保持不变(图2)

图片

图2:详细信息

Lecanemab 期延展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8个月核心期(18月)和开放延长期(最长60月)血浆Aβ42/40比值可追踪Lecanemab对脑Aβ清除率的影响,或与临床结局相关(图2),研究结果支持使用血浆Aβ42/40比值来监测个体受试者/患者的药物作用。

另外可以看出在gap期(停药平均24月),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差异仍持续存在。结果还提示,持续给药有利于维持Lecanemab治疗的效果[2]

图片

图3:Lecanemab治疗核心期、开放延长期和停药期Aβ42/40比值、Aβ-PET SUVr的平均变化[2]

 专家点评



目前,全球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总数超过5000万,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疗,这一数字到2050年可能会上升到1.39亿。目前临床上使用的AD药物主要是针对AD痴呆全程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痴呆中重度阶段的NMDA受体拮抗剂,虽然这些药物可以部分改善症状,但是不能延缓病程。因此,延缓AD病程的疾病调修药物是近些年来AD药物研发的重点。

AD核心的病理改变是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而Aβ先发生,在整个病理进程的更上游。

关于AD发病的假说虽然有很多种,目前Aβ级联瀑布假说仍在占主导地位。因此,AD疾病调修药物的研发主要基于该发病假说,试图通过清除AD早期脑内异常沉积的Aβ来延缓AD的病程。

卫材和渤健联合研发的Lecane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Aβ原纤维单克隆抗体,可以选择性中和并清除导致AD神经病变的可溶且有毒性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体,进而可能对AD病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并减缓疾病发展进程。

今天,lecanemab的Ⅲ期Clarity AD临床研究结果公布,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均达到了结果,且具有显著统计意义,这是AD治疗领域又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成果。

在这里需要强调,这项研究是针对包括轻度AD痴呆和AD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早期AD,并不是对所有阶段的AD痴呆患者都合适。同时,这项研究的成功,也为将来基于生物标志物的AD早期精准的诊断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其他针对AD早期Aβ清除的同类药物还有罗氏的Gantenerumab和礼来的Donanemab,它们前期的临床试验也均显示了非常好的结果,目前也均已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疗法的认定,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的期临床试验,结果也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专家简介

图片

郁金泰

图片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认知障碍亚专科带头人

  •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全国委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学组副组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Brain Disorders杂志主编,Ann Transl Med杂志副主编

  •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大计划项目,牵头制定了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的国际指南,在Lancet NeurologyAlzheimers Dement等本专业顶级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擅长记忆下降、脑萎缩、走路不稳、各种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参考来源:

[1]/news-releases/lecanemab-confirmatory-phase-3-clarity-ad-study-met-primary-endpoint-showing-highly-statistically-significant-reduction-of-clinical-decline-in-large-global-clinical-study-of-1-795-participants-with-early-alzheimers-disease-301634888.html

[2]Akihiko Koyama.Plasma Aβ42:40 Ratio Tracks with Changes in Brain Amyloid PET SUVr in the Core and Open Label Extension of the Phase Proof of Concept Study BAN2401-G000-201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Lecanemab in Subjects with Early Alzheimer’s Disease.Data Presentation at 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1.Retrieved Aug 11,2021,from/alz/2021/meetingapp.cgi/Paper/57760.








更多神经科临床知识哪里看?

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本文来源丨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溪子
本文审核郁金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责任编辑丨陆离先生 向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