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万寿节的由来

 猫条山 2022-09-28 发布于北京

几乎每个皇帝的寿节名称都不同。万寿节皇帝诞日的名称,在明清时才叫万寿节,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名称,如唐代曾有:千秋节、天长节、天平地成节、庆成节、嘉会节之名,后晋名启圣节,后汉名嘉庆节,后周名天清节,宋代名长春节、乾明节、寿宁节、承天节、乾元节、寿圣节、同天节、兴龙节、天宁节、乾龙节,辽代名千龄节,金代名天寿节,元代名圣节。

文章图片1

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是个全国性的节日。为皇帝祝寿,是清宫中重要的典礼活动。万寿节当日,皇帝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万寿节期间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万寿节当日,皇帝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万寿节期间禁止屠宰,前后数日不理刑名,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这一天,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

文章图片2

万寿为人君之始。万寿节指封建时代君主的生日。中国是以孝道治天下,所以作为“民之父母”的帝王们的生日,历朝都非常重视。在中国,祝寿的风俗开始的很早金文中有多种写法的“寿”字出现,这说明商周时期已有了祝寿之风。唐朝以前,帝王们的生日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因而也没有专门庆祝帝王生日的礼仪。到了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那天为“千秋节”。此后,唐朝皇帝除德宗外,都有自己的生日名称。如肃宗生日叫“天成地平节”,武宗生日叫“庆阳节”等等。

文章图片3

清代皇帝寿典之繁盛,超过任何朝代,在帝王中以康熙六十寿典与乾隆八十寿典最具盛况,乾隆过于康熙。康熙的万寿盛典图长达二十余丈,乾隆的万寿长图有一百数十页。而清代最为铺张、隆重的庆典仪式却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

文章图片4

最先创此胜绩的是康熙皇帝。其六旬寿庆期间,自京西的畅春园到西直门,经新街口、西安门通中南海,与紫禁城的庆仪连接,一路彩坊接连不断,连缀着彩墙、彩廊、演剧采台、歌台、灯坊、灯楼、灯廊、龙棚、灯棚无数,路径的寺观,大设庆祝经坛。直隶以及各省进京的臣民代表也搭设彩坊为各自的庆祝界,沿路的京城各部、寺、监官衙同样建经棚、设彩坊。候补官员献给皇帝的万寿图屏,金色的寿字共万种字体,蒙古、汉军都统以下武官建百老献寿台,台呈九级,扮成百名老人的演员各执金寿字,层累而上。演剧彩台上的歌舞、戏剧节目、陈设难以尽数,其内容多为神仙祝寿故事。至于小如蟠桃、长生花、一统万年青,无不刻意求其吉祥之义。当是之时,京城内外,金碧相辉,锦绮相错,华灯宝烛,霏雾氤氲,弥漫周匝,紫禁城及御苑,绣幙相连,笙歌互起,金石千声,云霞万色,当世人都莫能描画尽致。此间无人不著礼服,各种事务暂歇,欢腾、庆贺达七天。清代帝寿十年一大庆,每年一小庆,里程碑式的六十、八十大寿,则刻意隆庆。

文章图片5

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康熙帝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66岁生日。为此康熙帝亲笔御书“万寿无疆”,并刺绣成大匾作为寿礼,悬挂在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匾款署“康熙十八年二月初八日孙皇帝臣玄烨恭进”,钤盖“皇帝尊亲之宝”。敬祝祖母太皇太后“万寿无疆”,表现出祖孙关系融洽,尊亲为大。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隆宗门外西侧,清代为皇太后居住之处,也是太后举行典礼的殿堂,凡太后圣寿节、上徽号等均于此庆贺。

康熙帝于五十二年二月初巡幸京郊,月底返城后即住到西郊畅春园。三月十八日为其六十寿辰的万寿节,为接受王公臣庶朝贺,于十七日从畅春园回宫。此段画面描绘了康熙帝乘坐的由 28 人所抬的凉步辇,皇子、皇孙 25 人(其中尚有年幼子孙被怀抱者)随行其后扶辇。领侍卫大臣、豹尾班等以雁阵样排列护卫御辇。正对御辇方向跪跽的是迎驾官民。御辇两侧与后方路侧,执事人员正在向耆民分发寿桃等赐食。

文章图片6

乾隆帝(1711 ~ 1799),即清高宗弘历,是清入关后第四位皇帝,1736~ 1795年在位。乾隆帝执政60年后,禅位于嘉庆帝颙琰,然仍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实际继续执政三年。乾隆帝承康熙帝、雍正帝 70余年奠定的基础,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帝逝于养心殿,享年 89岁。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在乾隆五十年、嘉庆元年两次举行千叟宴,乾隆五十五年举行八旬万寿大典。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八十万寿之时特制此宝,并撰《八徵耄念之宝记》曰:“予年七十时,用杜甫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陨。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帙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又言“《曲礼》八十曰耄,老而智衰之谓。兹逮八十,幸赖天佑,身体康强,一日万几,未形智衰,不可不自勉也”。因而又镌刻“自强不息”印作为“八徵耄念之宝”的副章,表明老而自强之意。

八徵是指《尚书 · 洪范》中帝王管理国家的八种政事,“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分别指管理国家的粮食、财务、祭祀、居民、教育、治安、朝觐、军事。“耄”是指八九十岁的年纪。“八徵耄念之宝”是乾隆皇帝为了表达自己年逾八旬依旧“犹日孜孜”不敢怠慢政务,敬天爱民,履行着《尚书·洪范》中对于帝王管理国家所提出的标准。同时告诫后世子孙,应像他一样勤政,以期王朝永祚。

文章图片7

万寿盛典期间,内务府、各省衙署在京郊西部园囿至紫禁城几十里的御道两侧,布置了华美的景致,彩棚夹道,楼阁林立,幡旌飘扬,结彩张灯,歌舞欢腾。当皇帝和太后自西郊御园回宫之时,御辇当途,喜颜观瞻;王公大臣、外藩使节、耆老寿妇献寿迎銮,高呼万岁,彩棚内满布寿礼,御路上遍设赐食。皇帝及太后,耆男与寿妇,授受赏赉,君民同乐,谱就一曲万寿华章

清代帝后万寿大典前期,王公大臣均进献寿礼。前朝古玩、当朝奇珍、翰墨书画、匠师杰作,万路千途荟萃宫阙,以示诚敬祝颂之意。皇子皇孙为父皇母后呈敬寿礼,更表达了尊亲孝道。一些周边国家亦派遣使节,携带贡品入朝进献,以共沾万寿荣光。清王朝厚往薄来,增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为表无限敬爱,当年的宫廷礼物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