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处理制度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草虫gg 2022-09-28 发布于四川



文/周娜,宋蕊池,李巍,王小翔,李瑞·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Ti-5111 合金名义成分为Ti-5Al-1Mo-1V-1Zr-1Sn,是美国研发的一种低成本钛合金,其含有高浓度α 稳定元素(5%Al)和较低含量β 稳定元素,如V、Mo,属于近α 合金。Ti-5111 合金强韧性高、可焊接性良好,抵抗海水腐蚀能力优异,且成本低于同特性(例如Ti6Al4V ELI)的钛合金,因此在高性能潜艇机械和结构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它已经被美国应用于一系列海军服役设备中,例如水下无人车辆外壳。为了将其应用至更多零部件,更深入地了解热处理工艺对Ti-5111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选用经自由锻造制备的φ47mm 的Ti-5111 精锻棒材,经过普通退火、不同的固溶时效制度处理,对各自对应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Ti-5111 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试验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选用经过二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的Ti-5111钛合金铸锭,其相转变温度为975~985℃,化学成分满足ASTM 标准要求,如表1 所示。

表1 钛合金铸锭化学成分(wt%)

图片

加工主要设备

试验中所用到主要加工设备为80/100MN(10000t)油压快锻机、2500t 油压机、电阻炉、SXP-13 精锻机。

试验方法

Ti-5111 铸锭经单相区开坯,经两相区多火次自由锻造变形,最后通过径向锻造至φ47mm 精锻棒,其显微组织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见,合金组织由拉长的条状初生α 相和少量β 转变组织组成,初生α 相含量大约为75%。

图片

图1 Ti-5111 合金棒材的锻态组织

热处理试验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表2 为试验中采用的几种热处理方案。经热处理后,使用线切割切取规格15mm×15mm×80mm 的室温拉伸试样,15mm×15mm×20mm 的显微组织试样,15mm×15mm×60mm 的室温冲击韧性试样(开口类型为“V”口)。以热态作为基准,检测各组对应的力学性能和组织形貌。通过分析对比,研究不同的组织性能如何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检测显微组织采用Axiovery 200 MAT 光学显微镜,利用Clemexe成像软件配合光学显微镜确定显微组织中初生α 相的体积分数,室温拉伸性能检测使用Instron 5885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室温冲击韧性使用JNS-300 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表2 Ti-5111 钛合金棒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图片

结果与讨论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组织的影响

Ti-5111 合金棒材经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显微组织见图2。

图片

图2 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图2(a)、 图2(b)、 图2(c)、 图2(d)、 图2(e)为合金棒材在不同固溶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对应的不同组织中初生α 相含量变化趋势见图3。可以看出,试样分别在750℃、800℃、930℃、950℃退火后,棒材显微组织均为双态组织,即由初生α 相和β 转变相组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初生α 相含量逐渐减少,β 转变组织逐渐增多。退火温度为750℃时,组织中含有约55%的初生α 相。温度为930℃时,初生α相持续向β 相中溶解,初生α 相减少为50%,且α 相形态由拉长状逐渐转变为球化程度较好的等轴状。温度升至950℃时,初生α 含量减少至45%,β 转变相中出现少量细长的次生α 相。这是由于在普通退火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高,α 相溶解成为高温过饱和固溶体,初生α 相不断溶解于β 相中,因此含量相应减少。

图片

图3 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初生α 相含量

当加热温度升至1000℃(α+β/β 相转变温度10℃~15℃以上)时,得到魏氏组织(图2e),初生α 相大部分转化为原始β 相,α 晶界及晶内片层α 非常薄,晶内由不同细长的α 集束组成,典型的α 板条被保留的β 层所包围,β 层富集于β 稳定元素中。这些层的形成是β 稳定元素在迁移界面之前扩散的结果。由此可见,热处理制度对 Ti-5111钛合金的组织状态和相比例有一定的影响,初生α相的含量和次生α 相的比例及形状因退火温度改变而得到改变。

固溶时效为钛合金中常用的一种热处理制度。固溶即为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使得合金元素固溶至基体中,随后在快冷过程中发生非平衡转变,从而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紧接着在随后的时效过程表中使饱和度降低,从而析出第二相。综合考虑普通退火后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选定930℃作为第一重固溶温度。钛合金的时效主要是依靠β 相在时效过程中析出弥散的α 固溶体,使合金得到强化。然而,哪个时效温度才能达到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最佳配合?本研究分别选择时效温度530℃、560℃、590℃、620℃,进行进一步热处理制度摸索。图 2(f)、图2(g)、图2(h)、图2(i)为不同时效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形貌。可以看出,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整体显微组织仍是双态组织,初生α 相含量变化不大。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经9 种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检测,室温拉伸性能、冲击功变化趋势见图4。从图4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室温拉伸性能可以看出,合金在锻态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超过热处理后的强度,抗拉强度约为940MPa。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室温抗拉强度Rm、屈服强度Rp0.2 均呈下降趋势,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 整体呈上升状态。750℃热处理后,棒材的抗拉强度下降30MPa,塑性轻微上升;930℃热处理后,抗拉强度降低约40MPa,塑性相对变化不大。1000℃热处理后,强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Rm 值约945MPa,比R 态提高5MPa,塑形变化却急剧下降,这是因为热处理工艺超过相变点,形成魏氏组织,密集排列细长的次生α 相增加了强度,而材料的塑性除了与再结晶β 晶粒尺寸有关外,还与晶界α 相有关。片状组织中的一定厚度的连续晶界α 相,为显微孔洞的形核长大到临界尺寸提供了一条有利途径,从而产生晶间断裂,使片状组织的塑性大幅度低于等轴组织和混合组织。

图片

图4 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室温拉伸性能、冲击功

固溶温度为930℃不变时,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变化不明显,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时效温度较低时,次生α 相呈弥散的针状析出。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弥散度增大,从而强化效果增加,而温度过高时。针状α 相获得更大的驱动力,从而发生扩散使得相界发生迁移,形成尺寸较大的片状α 相,从而强化效果反而下降。

从图4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冲击性能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合金的锻态冲击性能较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冲击性能逐渐上升。930℃时,冲击吸收功可达到80J。退火温度超过相变点后,冲击性能又降低。R 态及经单重退火处理后,V 形缺口试样冲击功均可达50J 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冲击性能。固溶温度为930℃,经不同时效温度热处理。时效温度为530℃时,冲击吸收功达到62J。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冲击性能大幅度下降。

为了更好的分析热处理制度对Ti-5111 合金棒材冲击性能的影响,对个别冲击试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见图5。从图5 中可见,930℃,950℃,热处理后的冲击断口形貌差异不大,断口相对平直,呈灰色,1000℃热处理后的断口非常粗糙,部分呈现出金属光泽。图为冲击试样断口的SEM 照片。从图中可见,断口韧窝分布相对均匀,1000℃处理后的断口韧窝数量较少,且可见解理台阶以及河流花样。材料的韧性除与α 相比例有关外,还和其形貌有关。930℃处理后的双态组织,冲击性能最好,1000℃处理后,可能片状α 相的位向与主裂纹扩展方向相近,裂纹沿α相片间通过,因此冲击性能最差。

图片

图5 冲击断口形貌

结论

⑴Ti-5111 钛合金棒材在九种热处理制度下性能均符合标准的要求。

⑵在750℃、800℃、930℃、950℃分别单重退火后,初生α 相含量占45%~60%,Ti-5111 棒材的室温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略有降低,塑性差异不大,冲击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双重退火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强塑性无明显变化,冲击性能显著下降。

⑶选择退火制度为 930℃/1h.AC,即可获得强度和塑性、冲击性能的相对最佳匹配。

作者简介

图片

周娜

工艺员,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钛合金新材料研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曾获陕西有色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

——文章选自《锻造与冲压》2022年第15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