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8岁老人坦言:请过保姆去过养老院,才明白晚年最好的归宿在哪里

 北江492 2022-09-29 发布于天津

每个人都会面对衰老,但处理的方式却并不相同。有的老人喜欢享受天伦之乐,儿女环绕,孩提簇拥,热热闹闹得非常温馨;也有老人更喜欢与自己的老伴、同年龄段的朋友每天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下棋打太极。

但并不是每种路都走得通,许多老人就因为晚年生活没有选择好,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文章图片1

今年已经78岁的朱大爷,回顾自己退休这十几年,可谓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这些年他陆续体验了各种老年生活,最后感慨:

“我请过保姆,去过养老院,才明白晚年最好的归宿在哪里!”

面对镜头,朱大爷自述了从退休到最近的全部经历。他用他并不离奇的十几年,经历了各种老年人可能过上的日子,兜兜转转,回到了他最不愿意的一种。

01 亲历养老院:与想象出入巨大

朱大爷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的一个小村子里,他刚出生时,家里条件非常差,兄弟姐妹好几个,每天都吃不饱饭。后来他们都长大了,有了出去干活的能力,才算是能吃饱饭,过上温饱的生活了。

朱大爷当时是村子里极少数念过高中的人,谈不上有学问,但是眼界思想也开放了不少。凭着自己的知识,他开始在村子里做小生意,渐渐地积累了一笔钱。

文章图片2

后来他果断决定进城打工,凭借着手头的积蓄和几年打工下来挣的钱,在县城买了一套房。朱大爷的大半生都搭在了这套房上,儿子出生以后,又把精力集中在他身上,供他上大学,娶妻生子。

忙活了大半辈子的朱大爷,虽然身子骨依然硬朗,但是精神大不如前了,没了干劲。眼看着儿子成家立业,自己也算是松了口气,帮着带了几年孩子。

2004年,朱大爷退休了。退休之后,他原本想着回到乡下,和自己的老伴安度余生,过一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但是朱大爷的老伴积劳成疾,没多久就住进了医院。朱大爷颤颤巍巍地每天给她打饭,伺候她,想要她早点好起来。但是老伴还是没熬住,不久就去世了。

文章图片3

老伴的离世对他打击很大,尽管儿子一再提出想要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但是他始终拒绝了。朱大爷把自己这些年存的钱拿出来数了数,有三十来万。

他搬到了县城的那套房子里,小区有志愿者经常上门问候老人家,以防他们生病没人发现。但是自己无依无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每天吃吃睡睡,孤独得很。

于是朱大爷想到了养老院。他专门了解了一下养老院的情况,每家都有宽敞明亮的宿舍,营养均衡的伙食,齐全的娱乐设施。

朱大爷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个画面:“当时我就想着,要是每天睡醒吃点早饭,出去遛遛弯,跟人下下棋,晚上看电视;一日三餐有人做好,什么也不用担心,多好啊!”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养老院,交了钱就搬进去了。

但是一进门朱大爷就傻了。这个养老院的确不小,也不算脏。但也许是清理不干净的大小便、呕吐物在作怪,充斥着一种让人难受的味道。

文章图片4

他看到一些起码八十岁的老人,推着带滚轮的小椅子上厕所,身边跟了一个护工。那个护工虽然谈不上嫌弃,但脸色也没多好看。忽然,老人停在了原地,护工蹲下来一看,原来是没走到厕所就忍不住了。

朱大爷愣了会儿,提着行李往宿舍走。推开宿舍门,他又一次失望了。三十来平方米的屋子,摆着四张床,共用一张桌子,中间有一个小电视。

朱大爷当时还特地去看了下,发现阳台的窗户是锁着的,也许是为了防止老年人不小心掉下去。但是这样一来,通风就成了问题。

两个舍友见朱大爷来了,脸上没有半点欢迎的笑容,反而有些排斥。还有一个老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即便屋里动静很大也没有看一眼。后来,朱大爷才知道,这个老人是个聋人,儿女不孝,把他塞到这里就没有管过。

文章图片5

朱大爷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酒水、食物,打算跟几个新朋友分享一下,喊了半天也没人捧场,只好尴尬地收回去了。

房间里坐不住,他走到活动中心,准备约人下棋。但是活动中心非常冷清,零零星星几个老头,坐在石桌上,靠着大树、栏杆在睡觉。

朱大爷有些失望,他开始怀疑自己来养老院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就在这时,他的儿子来电话了,儿子先是解释自己上午开会了,没办法送他过来,想下午来看看他。

朱大爷连忙拒绝了,他装作开心的样子,说自己正在和几个老太太聊天,让他不要打扰自己。儿子一听也乐了,打消了这个念头。

挂了电话,朱大爷还是决定住下去。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担心,怕影响到他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文章图片6

到了中午,护工们把饭菜一一送到了宿舍里。朱大爷看了一眼饭菜,就没什么胃口了。原来,养老院为了照顾大多数老人的肠胃,饭菜基本上都是非常清淡好消化的花菜、菠菜、煮南瓜,大米蒸得也很烂,炒菜里连个花椒都看不到。

朱大爷毫无食欲,养老院的第一顿饭,是他自己带过来的牛肉干和花生。他爱吃辣,身体也不错,自然受不了这种饭菜。

“我刚来到养老院半个月,瘦了七八斤,腾腾(朱大爷的儿子)第一回见到我,还以为我病了,后来才知道是饿的。”

相比于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折磨更让朱大爷无法忍受。他原本以为来养老院的都是精神矍铄,乐观阳光的小老头,事实上这种老人一个也没有。

文章图片7

这些老人大多是在子女的建议、恳求甚至是逼迫下来的,充斥着怨念,每天都要骂好几遍自己的不孝子孙。晚上睡觉时,更是有不少老人翻来覆去地叹气,就是不肯入睡。

养老院哪里有半分颐养天年的天堂的样子?朱大爷愤愤地决定离开。

在养老院住了二十多天,朱大爷就受不了了,回到了县城的房子里。他打拼这么多年,早就适应了独自生活,洗衣做饭扫地刷锅,样样在行。

02 请过两次保姆,始终不能当家人看待

在家里虽然有些寂寞、无聊,但是还可以打车去公园玩,想吃什么吃什么,也不用担心被谁管着。朱大爷刚从养老院“逃”出来,自然是要求不高,非常知足。

早上,他睡到九点才会起来,喝碗稀粥,吃个包子,泡上一瓶茶就出门了。中午索性在外面吃,吃完趁着店里的椅子倒头就睡,半下午在超市转一圈,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文章图片8

原本朱大爷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能长久过下去。但是他在逐渐老去,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2010年9月,66岁的朱大爷感冒了。本来只是一个小感冒,但是吃药打针都不见好,无奈之下住院了,每天挂点滴,吃流食,折腾了半个月才出院。

出院回家,朱大爷好像一下子又老了十岁,浑身没了力气,上下楼都成了问题。但是他脾气越来越倔,儿子再怎么劝,他也不愿意跟他们住在一起。

这天中午,朱大爷提了些猪肉和芹菜,上楼做饭。忽然耳朵嗡嗡响,两眼一黑,摔倒在地。这次摔倒,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也留下了一片淤青。医生说是血压高,不能剧烈运动。

朱大爷的儿子这次神情非常坚定,说什么也不让他再自己住下去了。朱大爷无奈之下,想到了一个新办法:请保姆。

朱大爷的儿子、儿媳每天都要上班,孙女又在上学,即便是跟他们住一块,平时也没人管,如果能请个保姆照顾他,也算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文章图片9

儿子同意了,找了家政公司,一连挑了好几个保姆,最后相中一个皮肤黝黑、模样憨憨的大婶。保姆不要多么年轻漂亮,只要能干、老实、热情勤快就好了。这一次,父子俩难得意见一致。

几人很快就商量好了,保姆每月工资4000元,她家也在县城里,所以每个月只放三天假,其余时间一直照顾朱大爷。

保姆在上岗前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在打理家务等方面让朱大爷比较满意。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保姆人比较内向,不爱说话,而朱大爷又是个滔滔不绝的人,不过这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自此,朱大爷每天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爱好中,不必为卫生、做饭等问题烦恼。而且以他的年纪,的确有些干不动活了。

文章图片10

原本朱大爷就感觉,这位保姆的到来非常突兀生硬,她是以一个从业者的身份加入进来的,自然在态度方面没有子女、亲人那般好。朱大爷起初不介意,觉得只要时间久了,关系就会缓和很多。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这位保姆依然每天默默地收拾好东西,随后紧闭房门,这让朱大爷感到很不自在。

再后来,保姆的工作积极性也下滑了不少。因为她发现,不管是勤勤恳恳地干一天还是敷衍着来,他都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两者的麻烦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她开始想方设法地偷懒。有些味道比较大的衣服需要仔细手洗,但是她一股脑丢进洗衣机里,每天晚上才冲一次马桶;地面不到脏得朱大爷受不了,开口叫她去拖,她是绝对不会主动清扫的。

文章图片11

以前的饭菜丰盛可口,隔一两天就要去超市买,基本上不带重样的。现在天天都是白粥、炒菜。

朱大爷也察觉到了保姆的懒惰,工资照发,活儿却不干,简直是带薪白吃住。无奈之下,朱大爷只好辞退了她。

儿子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另外安排了一个保姆过去,但是朱大爷拒绝了。朱大爷觉得,公司里的保姆都“太闷”,而且时间久了总会怠慢。

碰巧,朱大爷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同乡也在县城,刚刚失业。朱大爷以前是她的邻居,一直当自己半个闺女照顾着的,这次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索性把她带到家里,准备聘为保姆。

文章图片12

朱大爷对这个“闺女”很好,不仅工资多给了1000块,平时吃饭更是一块儿。以前的保姆都只能等朱大爷吃完,再吃点一般的饭菜。

“曼曼(新保姆的名字)很可怜,从小跟她爷爷过,我是把曼曼当闺女看的!没想到哎!”

回想起“曼曼”的作为,朱大爷忍不住潸然泪下。他只有一个儿子,从前在村里干活,儿子在外地念书,都是小时候的曼曼上工地给他带水带饭。

朱大爷对曼曼毫不设防,曼曼虽然不怎么会照顾人,尤其是老人,但是胜在爱说爱笑,能逗朱大爷开心。朱大爷对她更满意,甚至想过真的把她收为女儿。

文章图片13

“我老了,儿子很有出息,不差我这点养老金。他还说,不管是花了还是扔了,都不碍事,只要我高兴!所以我也想让曼曼当我女儿,往后给她点照顾。”

可是曼曼在朱大爷家待久了,也动起了歪心思。朱大爷以前会跟曼曼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后来是曼曼自己去,把发票带给朱大爷报销。

有一天,曼曼找到朱大爷说,她发现超市南边新开了一家小菜市场,东西全还便宜,但是没票,她希望能去那买菜,也好省点钱。

朱大爷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后来他逐渐发现,这家“菜市场”好像没那么便宜,同样斤数的肉往往要差好几块。

于是他悄悄托人跟着曼曼出去,发现她还是去的超市,根本没有什么菜市场!曼曼谎报菜价,让朱大爷很伤心,但是他也没有往心里去。

“我当时想着,谁没个难处呢?她总共多拿了几百块,只要知错就好啊。”

文章图片14

于是朱大爷主动说出了这件事情,曼曼也低下头认错,哭着说儿子生病住院了,自己拿不出钱,实在没办法。

朱大爷心软了,他走进屋子,拿出来一万块钱给她,算是“预支工资”。曼曼千恩万谢,又是道歉,才算是过去了。

可是过了不久,朱大爷忽然发现自己存的现金少了一些。他询问曼曼,曼曼说是他之前报销菜钱给她了。朱大爷有些迷糊,但是心里已经开始留意了。

果然,不久之后,他又丢了1000块。无奈之下,朱大爷只好找到了儿子,说清楚了这件事情。儿子也是一阵后怕,幸亏她只偷了点小钱,万一因为钱起了歹心,后果不堪设想。

文章图片15

朱大爷的儿子当天就报了警,警察稍加审讯,曼曼就承认了偷钱的事实。朱大爷伤心不已,但是也没有深究,就这么打发曼曼走了。

03 最好的归宿:与家人在一起

这下子,儿子实在不放心朱大爷自己住,说什么也要带着他。朱大爷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原本以为,在儿子家过会很不自在,没想到,这才是他最正确的决定。

曾经朱大爷不想跟儿子住,一是因为怕麻烦他们,招人烦;二是家里白天也没个人陪他,太无聊了。

其实,朱大爷每天在家帮忙干干活,注意点个人卫生,磨合一下几个人的生活习惯,根本没有可排斥的地方。

文章图片16

虽然儿子儿媳白天上班,孙子在外上学,但朱大爷也在儿子的介绍下,认识了几家邻居,整天非常快活。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朱大爷都会提前做好饭,其乐融融。赶上寒暑假,孙子在家里,更是热闹。

在儿子家,朱大爷住了十几年了,如今他的重孙都好几岁了。前几年,朱大爷还能帮着看孩子,后来他身子越发差了,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

但是他的精神头依然很好,胃口也十足。每当有人问起他过得怎么样,他都会笑着点头,却说不出一句话。

朱大爷看得很开,他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了,但他有这么好的晚年生活,已经非常知足了。回想起退休后的点点滴滴,朱大爷忍不住感慨:晚年最好的归宿就是家啊!

朱大爷以前是个脾气倔的主,不愿意跟儿子住一块。但是经历了养老院、保姆一系列事情之后,他才发现,家人才是最值得依靠的。

对老年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无非健康与陪伴。只要还能走动,能想能笑,有家人围在一起,再难的日子也显得格外温暖。

对子女而言,老人在的时候应当尽孝,多陪陪他们,是应有的本分。让孝心传承下去,才能实现每一代都老有所依,让这个家延续。

文章图片18

这世上不止一个“朱大爷”,他是中国2.1亿老年人的一个缩影和代表。要实现每一代老年人都有归宿,实际上需要老人和子女的双向努力。“中国红”不能缺少“夕阳红”,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把孝道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进步。

参考信源

1,深度采访:78岁朱老先生谈老年人归宿

2,“毒保姆”事件屡有发生,'涉老'家政困局:服务费难退 保姆随时撂挑子 贵州电视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