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细研旷代历史战争巨制「大决战 辽沈战役」之序曲:东方欲晓

 宜昌石头书屋 2022-09-29 发布于湖北

首先声明,类似的以前绝对没搞过,逐集截图,没有对作品喜欢到某个程度,熟知到某个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要让内容连贯,力求不错过每个经典场景和表情就更难了。以下是我八年前写的,文笔粗疏,汗颜之至。

首先出场的字幕,是告诉观众,这是一部献礼片。由于要赶着向建党七十周年献礼,实际拍摄周期不到三年,时间紧,任务重,场面大,问题多,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拍摄领导小组,有关省、市、部队均成立了相应的摄制指挥组,专门指挥协调拍摄用人、用物、用地问题,防止出现扯皮和推脱,影片摄制、配音、外联、后勤保障各部门工作同步进行,这才保证了电影在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拍摄完成。这才叫献礼片。

随之隆重登场的,是在铿锵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迭现的八一厂的LOGO。

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名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1956年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陪伴了至少三代人的八一厂,LOGO从黑白换到彩色,半个多世纪的每次出品都有质量保证。但《大决战》依然是它的巅峰,没有之一。

拍摄《大决战》是八一厂最鼎盛的时期,后期的《大进军》与《大转折》虽然同属“大系列”,在同类题材中也属出类拔萃,甚至是同一批主创,阵容规模也不无可观,但在质量、影响力上,仍然远远逊色于《大决战》。

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屏,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就有的心愿,直到八十年代才变为现实。据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萧穆回忆,之所以决定拍摄“三大战役”,是为了记录1949年这个伟大的转折点。1985年,胡耀邦同志就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提出:“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一年,是震撼世界的一年。这一年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了起来,开始转入建设自己国家的新历程。这一年本身就是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描写好这一年的历史,很有教育意义。”他认为,“三大战役”应该一气呵成地写出来,只有把“三大战役”的内在联系写出来,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战略思想和他运筹帷幄的宏大气魄。国家主席杨尚昆上任伊始即明确指示八一厂筹拍,他先后三次接见《大决战》创作组的同志,对电影创作指导思想和影片的主题风格样式作了明确指示。

三大战役拍摄的总体思想,杨尚昆着重强调了四点:一是要在影片中形象地表现出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革命统帅部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反革命统帅部的斗智斗勇;二是要表现人民解放军从领导到战士如何万众一心地为着胜利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着力描写壮烈英勇的英雄集体;三是要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观察;四是要反映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气势。

有了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支持,电影《大决战》终于启动了。1988年正式成立摄制组,从当时已经十分紧张的国防费用中精打细算,抽出资金,又将部分部队的训练任务改为参拍任务,将此作为国片推出,才有了后来者再也无法复制的全国一大半军区大集团军按实战练兵的水平成建制参与拍摄。从行军队列到土工作业,从战术动作到攻击阵形,精气神大不一样,哪怕是个小战士,也毫无群演之感。1991年,因为《大决战》的轰动而彪炳史册。

无需列举网上众所周知的拍摄有关的一系列数据,真真正正的空前绝后。为了本片,八一厂基本是倾巢出动,人力物力的使用达到极限,无论是艺术构思、场面调度、文本深度还是特型功力,每一项都无法复制。

《大决战》,大的不仅是规模。与《建国大业》那种一秒钟一个明星相比,该片更专注于剧情。但同样是群星闪烁,而且与剧情紧密结合,后面会挨个历数。值得肯定的是,该剧从历史出发,从艺术出发,打破论资排辈,一切为保证质量。这使得众多二三线演员甚至外线演员得以参与到这场气势恢宏的“中原逐鹿”当中,从而成就一个时代的经典,也给了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义。本片大概也是有史以来特型演员最密集的一部了。

闲言少叙,正片开篇。

大片开场必有一段抒情,何况是历史片,于是,首先出场的就是主席披着老一辈限量版棉大衣在黄土高原上下而求索的背影。

足迹缓慢而坚定,遥远而清晰,如表针在走动,又如心脏在跳动。

终于爬上山头,正迎着旭日初升,霞光披洒在毛泽东全身尤其脸庞,一副问苍茫大地舍我其谁主沉浮的感慨。主席有说过,解放战争就像爬山。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毛泽东一生都喜欢独处。“独坐池塘如虎踞”,“独立寒秋”。所以,我压根不相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霸气外露的诗词会是一大帮人在玩泼水节大呼大叫出来的。

远处,黄河冰解,声势磅礴,河面先是绽出蛛网似的缝隙,继而如铁镜磨穿,波开浪裂,轰鸣而下,呼啸而至,象征着解放战争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预示着全国性的战略反攻与主力会战即将到来,同时也与后面开篇的渡黄河自然衔接,镜头运用处处都是如椽之笔。

惊涛如雷,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巨大的冰山呼啸而来,剧烈撞击,如两军交锋,惊天动地。在这破冰的浩浩洪流之中,无数将帅、英雄滚滚而来,或棋盘对弈,或沙场相搏,奏响生命中的最高旋律。

据说为了拍到黄河冰解的壮观场面,剧组在黄河边猫了几个月观察,把地球表面都捂热了,黄河只好提前解冻了......

作为交代历史背景,在正式片名前有一段遒劲的解说:

公元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而我们这个饱经战乱之苦的东方古国,也随之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主张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则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意愿,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公然撕毁国共两党和平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全国解放战争中。

战争刚刚打了两年,形势的发展对蒋介石愈来愈加不利,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大大缩小了。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因势利导,决定把斗争攻势引向就地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连续发起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个大战役。

在这143个日夜里,双方统帅部和前线指挥部所拍发的电码讯号错综交汇,织成一张无形的网,从大气层覆盖下来,从此,便注定了中国的山川将如何排列,流云又当如何变换。假使我们有暇,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然可以感觉到那布局的其妙莫测,和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

该段解说尽管阶级斗争色彩鲜明,但文采斐然,大气磅礴,文本先后改动了三次,第一次是真正的直言不讳,毫无保留,直到第三稿,在揭示斗争主旨的同时,又丰富了文本的艺术底蕴。解说人张家声,回族,河北沧州人,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张老爷子从50年代便涉足广播,1984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十大演播艺术家。

惊涛骇浪之中,江泽民手书片名由远及近,占据中央,推出三个恢弘的大字。

油画般凝重的背景里,是几十个黄河船工,艰难地合力拖曳着木船下到渡口。这就是即将运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渡河前往华北的渡船。他们人人都是面容坚毅,脊背宽厚,臂力苍劲,穿戴质朴,浓郁的陕北风情扑面而来,仿佛背负的不是船身,而是新中国的襁褓。

字幕就在此时迭现而出,最先出场的,是本片的顾问名单。应该说是首席顾问名单。

大部分是大决战的亲历者甚至参与决策者。所以当仁不让地进入顾问行列。而且从此时起,就开始了各大主力都派代表的局面。

张震,时任军委副主席,军事学院院长,上将军衔,淮海战役中任华野参谋长。华野代表。

杨国宇,时任海军副司令,淮海战役中历任中原军区军政处、交通处处长。中野代表。

苏静,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将军衔,辽沈战役中任东野作战处处长,曾向林彪建议用坑道近迫作业袭取锦州等重城,并直接负责平津战役谈判工作,被极少赞扬他人的林彪亲口赞誉为“一个苏静能抵十万兵”。东野代表。

叶子龙。中央的内当家。机要室主任,去世前是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委员。

崔月犁。卫生部副部长。平津战役中任华北局学生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直接参与领导北平地下情报工作,选派和谈代表就是他的功劳(《平津战役》有他的戏份),华北局的老人了。晚年致力于卫生事业。

陈荒煤。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负责全片的艺术水平。

丁峤。上影厂资深导演,新闻界元老,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功能同上。

艺术指导:徐怀中,时任八一厂首席编剧,总政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首任系主任。淮海战役中任中野政治部文工团美术组组长。这个艺术指导不但不是挂名,而且相当吃重,徐怀中于1989年起,对剧本初稿逐字逐句斟酌修改,精雕细琢。

摄制指挥:萧穆,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负责组织革命战争历史巨片《大决战》(3部6集)的创作、摄制等工作,历时6年。同年授予少将军衔。2013年4月12日逝世。

编剧:王军,史超,李平分。

编剧能排在总导演前面,足见对剧本的重视与尊重。早在筹拍阶段,剧组就定下了剧本不好不拍的铁的章程。

这三位是具体负责执笔的编剧。编剧排名在总导演前,这在当今电影界是不多见的(除非是由次要到主要排名),动笔前后,三人光是直接的史料,三大战役期间来往的电文,命令,档案和当事人的回忆数据等等,不分正面反面就看了几千万字,走访了当年的亲历人与战场遗址,吸收大量真实细节,分头负责编写,王军负责辽沈战役剧本创作,史超负责淮海战役剧本创作,李平分负责平津战役剧本创作。这大概是电影史上规模最大、人物最多、题材最敏感的一次剧本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和部分生动的细节由于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尽管精彩却未能予以保留,也是在所难免,我将在后文中给大伙介绍到。

有人说,中国人拍的战争片都是将帅的胜利,和普通士兵无关,牺牲多是默默无闻的,我不能完全认同,电影里面上到领袖下到普通战士,几乎都有真实原型,甚至某些战斗的伤亡比例、伙食标准、战后状态都是严格依据史实来刻画的。说七分史实三分艺术并不为过。

三位编剧都是八一厂专业编剧,此前已经创作过不少军事题材作品,有话剧也有电影,此次作为建党七十周年献礼片推出,又涉及到林彪等敏感人物,当年参与决战的将帅们大部分都在,压力可想而知。为此,必须向三位致敬。涉及到创作、拍摄与审核中的矛盾和取舍,到剧情中再去解说,其中,负责平津战役剧本撰写的李平分已经于2009年6月8日去世。

总导演李俊

应该说,对于大决战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总导演就和接拍了两大名著的王扶林导演一样,不需要具体到某部戏某个镜头,他要做的是三件事,一,场面调度,二,节奏把握,三,风格统一。李俊非常善于并强调从画面去发掘无声的诗意,走到观众的思考前面,引导着观众自觉追求更高层面的审美。具体在后文的剧情中会单独赏析。此外,李俊导演的很多观点至今对于一些历史剧导演仍然有着极大的启发:如,历史剧创作如何兼顾历史与创作,演员使用上如何把握好明星和新人的比例,还有什么时候导演听摄像的,什么时候摄像听导演的,这些就不展开去说了。李俊导演的态度诚恳而严谨,这正是一部大片导演所需要的质量。李俊于1951年从影,先从事纪录片导演。1959年与冯一夫合导《回民支队》取得成功。“文革”前,李俊的代表作是《农奴》,这部描写西藏农奴命运的影片拍得气势雄伟,感情深沉,色调浓烈,激起强烈反响。“文革”中他与人合导《闪闪的红星》也广受好评。1979年,李俊执导的《归心似箭》描写抗日联军某部连长掉队后所经受的金钱、死亡、爱情的考验,表现他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的精神。影片拍得质朴、自然、真切、动人,令人耳目一新。之后,他执导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别具特色。作为《大决战》的总导演,他为保证这部巨片的总体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俊导演在2013年1月8日因病谢世。

首席导演 杨光远

三大战役各有一个首席导演,杨光远是辽沈战役的首席导演,但由于他执导的《血战台儿庄》取得巨大成功,人们习惯上将他视为大决战除总导演李俊外的第一名将,担任的也是开路先锋。大写意的风格与细致的人物刻画,使杨光远把握辽沈战役这样一部宏大而又惨烈的大片游刃有余,但杨光远依然下了苦功,他自述三个导演首先熟悉了两年的剧本,光是拍摄黄河解冻这个效果就陆续等了两年,决心要做成史诗般的效果,营造一个悲壮、伟大、残酷、惊险的战争奇观。为此,他运用了多重意象呈现。这个一律放到具体剧情中去分解吧。杨光远导演于2011年9月11日病逝。

分组导演:韦廉、景慕逵、翟俊杰、蔡继渭

韦廉,八一厂故事部一级导演。负责平津战役部分的导演。与前二位的光芒万丈、军功章一箩筐相比,韦廉其实并没有多少拍片经历。1985年才首次独立执导《道是无情胜有情》,87年导演的反映中越战争的《雷场相思树》丢失了小说原著中的那种令人称道的思辩色彩和一种睿智之气,而只是匠气十足地寡淡地表现战争故事,缺少一种现代意识,令人失望。特别是影片最后用慢镜头拍摄的战士牺牲的场面,集中体现了导演手法上的陈旧和毫无创意,韦廉的这种匠气,显然会延续着影响到他日后导演《平津战役》、《大转折》、《宁沪杭战役》的水平。韦廉导演的电影基本只是机械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他没有通过影片中的个体人物来体现战争的切身感受,所以电影中缺乏生动的细节,没有几个感染人的小人物,比如在表现进攻上海的沿路的艰难,没有通过一个有连续故事的士兵队伍来进行刻划,使观众始终只是游离在外,即使加进现代的人物的回忆,也无补于电影的感染力,反而严重割裂了剧情,影响了观众观影的顺畅。

景慕逵,八一厂导演兼演员,著名代表作有南海风云、峥嵘岁月、巍巍昆仑等,大决战中负责我党部分的导演。对了,他还有个明星儿子——景岗山。

蔡继渭,八一厂著名摄像师,中国十大主旋律导演之一,与李俊总导演合作多年,搭档默契,参与摄影、导演的基本都是红片,如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等,善于拍摄雄壮的大场面,凭一部四渡赤水声名大噪,斩获当年的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荣誉奖,在大决战系列中他主要负责淮海战役的分组拍摄,艺术处理生动细腻。黄维兵团的二分钟长镜头是他的得意之笔,作为实景拍摄的范例,国内大片至今无人超越。他于81年导演的影射彭德怀的电影《路漫漫》取得了浪漫性与阳刚美的统一,是八一厂影片中很少数的获得全国大奖的电影,而且,他还曾参加过反映淮海战役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的摄影,对营造那个电影的环境比较熟悉,这为他在《大决战》中夺得一席之地铺平了道路。

翟俊杰。大概是当今大家最为熟悉的战争题材片导演,他本是八一厂的演员,在《黄桥决战》中演过一个颟顸的反角,89军军长李守维。他与杨光远联合执导《血战台儿庄》,跻身导演行列。这部电影中他扮演了死守藤县壮烈殉国的川军师长王铭章让人印象深刻,荣获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在《大决战》中他担任的是国民党部的导演,这倒很符合他过去一直从事的国民党角色的扮演。翟导对《大决战》的创作以及他执导的国民党部分下了很大心力,他撰写的导演回顾,其中涉及到镜头的运用,人物定位的表现乃至情绪的调度,很多都可以成为当下历史片导演参照的蓝本。翟俊杰至今还活跃在荧屏上,导演的绝大部分也是红色影视剧,自称“老来不识愁滋味”。执导作品有电影《金沙水拍》、《我的长征》、《惊涛骇浪》、电视剧《七战七捷》、《我的法兰西岁月》等。

作曲:施万春 温涛

《大决战》全集没有主题歌,全部用乐曲体现,这是电影的高明之处,由施万春、温涛共同创作的主题曲《江山如此多娇》,庄严而激扬,吞吐天地,大气磅礴中如听舒缓流淌与惊涛拍岸,震撼人心,静听仿佛能感受出历史潮流的浩浩汤汤。

施万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执教。所创作的影视作品旋律流畅,音乐优美,富有情感的流露使音乐完全融入了电影艺术创作中。施万春的曲子很注意揭示人物心灵,揭示人的内在东西,他勇于创新,在每部影片中都有新的想法,使影片音乐超越了“说明”和“表意”层次。施万春的创作风格就是民族的东西和西洋的的东西,现代的东西和流行的东西有机的融为一体。他认为,作曲家应该像演员一样,必须投入到作品中去,他在为《孙中山》配乐时,就把自己看成是孙中山;为《良家妇女》、《贞女》配乐时,就把自己看成是女主人公,同影片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血有肉,有生气。作曲的影片有:《开国大典》、《重庆谈判》、《决战之后》、《七七事变》、《梅岭星火》、《孙中山》等数十部影片作曲。

温涛,祖籍山东,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九十年代赴美求学,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国内音乐界混了不少年头。温涛的性子太低调了,他并没有跟太多人说起,在几十年前,他和谭盾,和北京奥运会音乐总设计师陈其钢是同班同学。在温涛刚刚毕业不久,进入总政歌舞团工作的时候,拿到了一盒英语歌带,唱歌的人很青涩,声音很独特,温涛听完这盒简陋到了极处,只有电子琴和人声的DEMO带后,跟同事说:“这个人会红,你信不信?”这个人的名字叫刘欢。80年代末,温涛受命与施万春合作,创作《大决战》的全部交响乐与伴奏部分。结束后他去了美国,给一帮老外讲中国音乐的宫商角征羽。至今已经在美国定居20多年。代表作有他打磨了半年的交响乐《富春山居图》。

千呼万唤,本部分的主演悉数登场。为节省篇幅,每个演员的背景与演技点评放到正文出场处逐一介绍,这里仅罗列每个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也即双方的“首发阵容”。

古月,饰演毛泽东

赵恒多,饰演蒋介石

苏林,饰演周恩来

刘怀正,饰演朱德

马绍信,饰演林彪

鲁继先,饰演罗荣桓

张卫国,饰演刘亚楼

郭法曾,饰演刘少奇

路希,饰演任弼时

卢学公,饰演卫立煌

周志宇,饰演廖耀湘

吴志远,饰演宋美龄

徐正运,饰演杜聿明

字幕组到此结束,大戏拉开帷幕,各种压力呼啸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