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罗湖第23期 | 陈焕:罗湖桥上快门声声见证口岸变迁

 齐一摄现美 2022-09-29 发布于湖南

陈焕

1948年出生,广东韶关人。1968年入伍到深圳边防检查站工作,在边防保卫岗位19个年头,负责摄影录像、闭路电视监控工程、计算机系统运行和通讯等工作。1986年底转业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1997年因工作需要派驻香港,常年往返深港两地,直至2009年退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述时间:2022年8月19日

口述地点:口述人位于甘坑凉帽村的家中

采写撰稿: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1985年6月建成使用至今的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陈焕 摄)

深圳河上,静静地卧着一座钢铁桥梁——罗湖桥。这座位于罗湖口岸的桥梁,一头连香港,一头接深圳。40多年前,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为罗湖口岸注入新的活力。1985年,新联检大楼启用后,罗湖口岸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接待出入境人员最多的陆路口岸。全长不足50米的罗湖桥,也成为深圳40多年来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见证。

1968年2月,我从老家韶关来到深圳当兵,到深圳边防检查站工作。从1969年10月开始从事边检照相,以及电影放映、监控系统岗位等技术方面的工作,在边防保卫的岗位上工作了19个年头。从1969年至今,我一直用相机记录罗湖口岸的点点滴滴,在快门声声中见证口岸及深港两地50余年的巨大变迁。

人车拥堵混行,口岸改造提上日程

1979年对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经历了几件难以忘怀的事情。

那年春节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入境人数要比往年多很多。大年二十九这一天,我拍摄了一组旅客入境各个环节的组照。下班时已是大年三十了,回家休息三四个小时又接着上班。上午9点,当时的深圳边防检查站站长卢永基指示我去北京的公安部边防总局领取录像机。自此,我又多了一个工作内容——录像。

那时候,从上海、河南、湖北始发的“三趟快车”,满载着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供港鲜活物资,停靠到原深圳北站(今罗湖区笋岗街道的笋岗站),经过重新组编后,由我们的机车拉着送到罗湖口岸,然后交接给香港的机车,保障香港市民的“菜篮子”供应。1979年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那天,装有供港物资的火车还没来得及拉走,就堵住了铁路。当时,从香港进来的旅客人山人海,分别要去广州、深圳、汕头、惠阳等地。旅客在检查棚检查完后,被右边装有供港物资的火车堵住了。前面大量旅客挤在候车室,走不动。

上世纪80年代初,停靠在原深圳北站(今罗湖笋岗站)的装有供港物资的列车。(陈焕 摄)

1979年大年二十九早上8时许,通关旅客从检查大楼到罗湖桥排起长龙。(陈焕 摄)

那天11点半,我下班到楼下一看,到处都堵塞。我就跑回办公室把录像机拿上,从拥堵的源头——候车室开始录像,堵到哪我就录到哪。录完后,我准备回办公室,看到天上乌云飘来。很快下起雨来,旅客没办法走,有些蹲在火车车厢底部躲雨。但是火车上装着猪和牛等家畜,哪躲得了雨。猪在雨中动来动去,站在旁边的旅客被猪屎、猪尿弄得脸上、头上到处都是。蹲在车底的旅客被车上流下的水弄得一身脏,臭烘烘的。

旅客无奈的表情,以及小孩哭闹的声音画面,我也录了下来,自己也淋成“落汤鸡”。当时,我心里十分难受,心想:我可以回家换衣服、吃午饭,而这些旅客还要在雨中等多久?中午饭也吃不下,我就直接回了值班室。当我跨进门时,屋里所有人都惊奇地看着一身湿漉漉很是狼狈的我。我把录像放给大家看,值班室所有人看完都震惊了。正是这件事促成了后来罗湖口岸的改造,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

1979年到1984年间,深圳的口岸不多,罗湖口岸是旅客往来深港唯一的口岸。虽然这期间没有再重现1979年清明节的拥堵场面,但遇到节假日堵塞情况都比较严重,广州、珠海、汕头以及海南岛的秀英、八所边防检查站都派员到罗湖来帮忙。我们全站官兵都在春节停止休假,集中精力保障旅客顺利通关。1985年后,经过改造的罗湖口岸盖起了新联检大楼,从此再也看不到排长队的现象了。

新场地新设备,旅客通关速度大幅加快

1984年前的罗湖口岸,各联检单位的住宿和办公环境都比较差。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慢慢好转,口岸也慢慢有了变化,但改革开放前的改造力度不大,适应不了大量旅客出入境的需要。当时在正常情况下,罗湖口岸上午8点开闸,下午4点关闸。由于场地小、设备落后、出入境手续相对复杂,旅客通关一般要个把小时。鉴于1979年清明节的拥堵情况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同年底,站里考虑安装监控系统,卢永基站长让我开始准备资料。

深圳边检的第一套监控系统在1980年初开始筹划。这一年,珠海拱北边检站安装了监控系统,8月前后广东省边防局技术处组织我们去参观学习。回来后,我根据罗湖的实际情况写了第一份报告。11月,报告提交到省边防局,得到批准。1982年元月,我写出第二份报告,即具体的设备数量及款项,也很快得到批准。

1982年,深圳边检第一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图为技术人员在测试设备。(陈焕 摄)

罗湖口岸在1982年6月开始安装监控系统,1983年初验收合格并正式启用。这套系统的使用,为边防检查工作解决了不少问题,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当时国内少有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我与这套系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因为我不单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筹划者和具体实施的负责人。从旅客进入罗湖桥到离开查验现场,整个流程都能从监控中看到,为适时调整勤务起到很好的作用,也为筑牢国门安全防线多提供了一份保障。

改革开放后,旅客通关查验设施也朝着现代化发展,边检用计算机系统解决了许多通关查验的问题。1983年,我参加了边防总局开的一个座谈会。这个座谈会共有18个省、市的25人参加,主题是“利用科技加强边防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边防检查现代化”,主要讨论怎么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查验出入境手续需要工作人员手写的麻烦事。

在新设备启用前,查验出入境手续需要手写。(陈焕 摄)

这个会开完以后,罗湖口岸计算机系统的学习正式起步。我们边检站派了30个人到中山大学去学电子计算机,还有15个人被送到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学电子技术。后来,这批人中又选了一些到北京、日本再学习,成为骨干。后来,罗湖口岸就开始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查验的问题,旅客直接拿着卡,通过人脸、指模识别就可以通关了。

同时,通关环境也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改变。1979年底到1980年,老的罗湖桥东边架了一条人行桥。从那时候开始,人和车分开了。1985年6月14日落成启用的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建筑面积70623平方米,高12层。新大楼建起来,场地大了,设备更新了,彻底改变了大排长龙现象,通关畅通多了。从此,从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通关速度从原来的个把小时变成几分钟。

1985年与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同时落成的双层人行桥,上层出境,下层入境。(陈焕 摄)

在罗湖口岸新联检大楼建造的同时,人行桥也新建了。整座桥分成两层,出、入境分开,底下这一层入境,上边这一层出境。2002年,这座人行桥又改成现代化的密封式新桥。

2003年9月28日,为适应深港两地经济建设和深圳河防洪需要,百年老罗湖桥被拆迁沿轨道平移到旁边18米处的香港路段,作为文物永久安置,代之以“年轻力壮”的新桥。

2003年9月,百年罗湖桥完成历史使命。(陈焕 摄)

拍照已成习惯,用镜头记录罗湖口岸半世纪精彩蝶变

在罗湖口岸的这些年,我们在工作中拍的照片要求真实,是什么样就拍成什么样。十几年的拍照工作让我形成一种习惯,看到一些觉得应该拍的,没有自己的相机就觉得很遗憾。离开边检后,我自己买了相机,该拍的我就拍,但主要还是拍口岸比较多。

通关手续变得简便快捷,旅客队伍排成长龙的情景看不到了。(陈焕 摄)

虽然1986年底我转业离开了罗湖口岸,但口岸情结一直都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6月30日,我一早就去到罗湖的东门老街拍庆祝画面,晚上又通宵没睡,就为了拍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解放军通过深圳的口岸进入香港的照片。

2008年,我爬上香港沙岭拍了一张以罗湖口岸为中心的照片,现在展览在罗湖桥上。以前,罗湖口岸周边的高楼刚盖起来,电梯还没有使用,为了找个好的角度拍好罗湖口岸,几十层楼我就这么一层层爬到顶上去。2009年,同样在大年二十九那天,我又去罗湖口岸拍了一组照片,与1979年春节的拥堵场景作比较。那以后拥堵的改善,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高科技的应用。

1997年起,我所在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在香港设置工作点,主要从事车辆保险业务。公司派我过去香港驻点。从1997年到2009年,我基本每个星期都来回两地,星期一早上出发去香港,星期六回深圳,如要开会或拿资料就随时来回。我们公司在罗湖新秀村,而我也大多选择从罗湖口岸通关。在香港工作时,我听到很多港人评价内陆和口岸的变化。比如他们说,原来通过口岸过关到罗湖要排几小时的队,现在几分钟就搞定了,他们很乐意这么来来回回。

口岸是国门,代表着国家。深圳河边小小的罗湖口岸,直观地反映着深港两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多年拍摄“国门名片”,我对罗湖口岸、对罗湖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希望罗湖发展得更好,罗湖口岸建设进一步提速升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