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籍摆放方式的演变(一)【书边装饰系列】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9-29 发布于山东
站在巴黎珍本书店布莱佐(Blaizot)昏暗的展示厅里,三面书墙上一排一排烫金书脊闪烁着微光,让我丧失了时间感。
近两百年的书店了,店主说,这里面的桌子啊椅子啊,都是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这些皮革精装古书好像有了生命,沉稳地呼吸着,配合着书脊上金色花纹闪烁的节奏。
按下快门的声音,会不会打扰了它们呢?

Image

店员Marc推开我左手边的一个书柜。
“啊,这原来是个门!”
”嘻嘻,是啊,下面是我们的员工休息室,分拣,包装之类的杂事都在下面。”
“等一下,我去给你取一本我们刚得到的书,装帧超级美的。”
Marc快步走下楼梯的声音,很快消失了。
会不会是异世界的入口呢?

Image

书籍一旦被整齐摆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拥有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在我的眼中,是无可替代的美。

Image
你会怎么摆放书籍呢?
Image
根据内容,尺寸,或者是颜色?
英王查理二世的大臣,藏书家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 1633-1703)喜欢把书按照尺寸从大到小进行分类。
他还专门定制了十二个红橡木书柜存放这些皮革精装书。据说他只收藏三千本精品,不多不少。如果有新的藏品,就会去掉一本旧的藏书。
这种性格,倒是很符合《佩皮斯日记》里有条不紊,事无巨细记录的风格呢。

Image

(佩皮斯的书架,图片©️Sara Rawlinson 佩皮斯的所有藏书,按照原貌收藏于剑桥麦格达伦学院Magdalene College 佩皮斯图书馆,开放参观,详情:https://www.magd./pepys/visiting 忍不住啰嗦一句,从现代书籍保护的角度,我不建议用木头的书架,酸性物质会逐渐转移到书籍里。但是木头书架和皮革精装书是绝配啊。建议在书架里面,侧边都加一层无酸的材料,比如纸板,泡棉等,用以隔绝,避免木头和皮革直接接触:))

文艺复兴时期富有的藏书家 Girmaldi则喜欢用颜色给自己的书做分类:红色山羊皮装帧的书是用意大利语写的(有些是西班牙语),暗色系的山羊皮装帧(常见的是暗橄榄绿和暗棕色)则是传统的拉丁文书籍。他会直接找装帧师定制成当时最为奢华的样式:摩洛哥山羊皮(Morroco)加烫金装饰,封面上还镶嵌皮革浮雕,那是他的藏书标志。

Grimaldi的这些浮雕装帧——“阿波罗和珀伽索斯装帧/Apollo and Pegasus Binding”,如今已成为藏书市场的稀有品。

Image

(阿波罗和珀伽索斯装帧,封面浮雕为:阿波罗驾驶着太阳战车,冲向帕耳那索斯山(Mount Parnassus),天马珀伽索斯(Pegasus)正站在山顶。这个图案是有寓意的:阿波罗代表Grimaldi自己,他立志要像上帝那样,成为一个艺术和文学的赞助人。而战车则象征着知识(Tolomei教授给他的知识,或是他的藏书里蕴藏着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引导和帮助Grimaldi去追逐象征着名誉和美德的天马——珀伽索斯。)

我们现在可以很轻松网购得到的山羊皮,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可是非常稀有和昂贵的材料。

比如当时的法国,一直从土耳其或者西班牙进口山羊皮。据说最顶级的是一种暗红色的山羊皮,主要用于制作高级皮靴。而书籍装帧用的皮革,主要是深色的牛皮。山羊皮颜色比牛皮丰富,纹理比起光滑的牛皮也更有质感,迅速得到藏书家们的青睐。(注:摩洛哥山羊皮并不是某种山羊皮的种类,很长一段时间,在书籍装帧里,Morocco就是指山羊皮。)

到了1540年代,法国才有了第一本用摩洛哥山羊皮制作的精装书:是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1494-1547)的藏书。封面上烫金了他的个人徽章:沙罗曼达(Salamandre)也称火蜥蜴,蝾螈,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拥有从火焰中重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而且此书是法国第一位正式记录在案的皇室装帧师 Etienne Roffet 装订的。

Image

(Etienne Roffet为弗朗索瓦一世制作的装帧,封面用当时昂贵的Morocco山羊皮,1542年,图片©️British Library )

再说烫金:烫金技术(Gold Tooling)早在十三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就广泛应用在各重装饰工艺里了。但一直到了十五世纪下半叶才传入意大利,之后经由意大利传播至欧洲各地。书边贴金(Edge Gilding)的技术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传入欧洲。

所以,Girmaldi的一本封面有烫金装饰,书边还有有贴金和轧纹,并且用山羊皮装帧的书籍,是当时的“顶级配置”了,而他有几百本!

Image


啊,不知不觉就扯远了,赶快回到主题:书籍摆放方式的演变:)

Image
皮隆家族的诺亚方舟
Image

第一次看到皮隆家族(Pillone Family)藏书图片的时候,不由一声赞叹。

与其说是惊叹,不如说是一种新鲜感。这些并不怎么豪华的书籍,书口朝外,人物肖像一字排开,他们或交谈,或阅读或书写或思考。略微褪色的画作,是它们走过四百多年漫长岁月的痕迹啊。

文明,历史,这般抽象的概念,在此刻,因这些画在书边沿的肖像,变得具体起来了。

Image

(图片©️

西塞罗(Cicero) 身穿红色长袍,披着白色斗篷,伸出食指,好像在进行一场演说;圣.杰罗姆 (St.Jerome)脱下红色长袍,坐在荒野中书写;伊拉斯谟(Erasmus)仍旧是一袭黑袍,坐着阅读…… 

浅色的书名缩写则根据每本书口的尺寸进行绘制。

这些书,不如我们所熟悉的烫金书脊那般富丽豪华,反而质朴独特,让人难忘。上面只有十二本,是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的收藏(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而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皮隆家族庄园里的图书馆,书架上一排排摆上了172本书口绘画的书籍。

连绵的图案,会组成什么样的景观呢?

皮隆家族的庄园,是一座博物馆。里面的皮隆图书馆不仅只仅有172书口绘画的书籍哦。其实经过家族三代的积累,收藏了当时几乎所有人文学者的著作,古代历史,编年史,神学著作,学术评论,文学各种书籍应有尽有。除了图书馆,家族还收藏绘画作品,武器,动物标本等奇珍异宝。据说常常有人专程远道而来,只为参观这座“私人博物馆”。

现代的学者和书籍史学家更是称之为“诺亚方舟”。

Image
一个疑问?
Image

仔细欣赏着这些绘画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疑问。

那时候,书籍是书口朝外摆放的吗?

和我们现在书脊朝外摆放不一样呢。

还真是,观察流传至今的众多绘画和版画作品里,书口都是朝外的。

比如这幅1610年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的版画里,书口全都是朝外摆放,并用防盗的锁链锁住。

Image

(让.科内利斯.乌丹努斯的版画:1610年莱顿大学图书馆,书柜为了尽可能容纳最多书籍设计,每个书柜都摆放着一排拴着书链的书籍,书链被拴在架子前的一根杆子上。此外,为了节省经常被坐椅挤占的空间,读者不得不站在看书。——《藏书的艺术》P.212)

还有这张书页里的版画,1643年书架上的书,也是书口朝外摆放的。

Image

其实,一直到十七世纪,大部分书籍都是书口朝外摆放的。

我们现在书脊朝外摆放的方式,是从十七世纪末期直到十八世纪,才开始在欧洲变得普遍的。

书籍摆放方式的演变,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书籍装帧技法,材料,市场需求的的改变……,都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Image
书躺着放
Image

从中世纪早中期一直到十六世纪,书籍几乎都是封面朝外,平放或者侧躺(斜着)摆放。

Image

(Haintz Narr Master 十五世纪末,印制的木版画 The Fool of Books,取自《愚人船》Ship of Fools

Image

(十五世纪下半叶的西克斯图斯四世图书馆 SixtusIV library,书籍斜躺着放置

Image

Image

中世纪的书房里,书架上摆放的书籍,都要露出漂亮的封面装饰。

当然还少不了斜面的写作台,再配上一个圆形底座的螺旋书桌,螺杆的结构使桌面可以升降和旋转,顶部锥形的壁架,用来靠放书籍。

Image
防盗,把书锁起来!
Image

那时候,制作一本书,是一个大工程:羊皮纸制作,内页抄写,封面木材加工,缝线装订,金属配件加工,皮革压纹装饰,珠宝首饰镶嵌装饰等等,是需要不同领域的工匠合作完成,相当费时费力。因此也只有修道院有能力“组织”这种大型制书工程。

十三世纪之前的抄写员,都是修道院的僧侣,他们整日坐在“缮写台”旁(斜面的桌子),带着对宗教的虔诚之心抄写,每天至少要坐着书写六个小时以上。在寒冷的冬天,还不能生火取暖,因为怕烧了珍贵的书稿。通常一本手抄本,需要一位抄写员花至少三个月时间抄写。

书籍是非常珍贵稀有的的,当然要锁起来,以防被偷走了。

Image

而锁链的安装,也很巧妙:

一般会在封面的头或脚的位置,加一个固定环,用以连接书链。书链另一头也是个圆环,套在斜面的阅读台下方的杆子上。书链可以在杆子上自由滑动,方便阅读,还能有效防盗。

Image

(插图:意大利切塞纳图书馆Library of Cesena, Italy的锁链系统)

Image

荷兰聚特芬Zutphen的锁链图书馆,1564年建造

Image

据说,当时有26本以上,就是一个图书馆的规模了。

所以,书封面朝外,放在书架上一本一本平铺展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吧。

Image
从躺着到竖着
Image

到了十三世纪,随着学校和大学的成立,学校也开始组织手抄本生产了。同时期,书店和文具店也纷纷出现。拥有一本手抄本,再也不是贵族和教会的特权了。

到了十四世纪,大量的世俗抄写员旅行于欧洲各地的大小城镇,为学生和富人们抄写书页。

抄写员、羊皮纸匠,和装帧师们合作制作书籍。人们可以私人定制:从抄写的文字内容,插图图案,到书籍的尺寸,装帧的材料还有装饰的风格,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定制。

随着书籍的市场大增,相应地,参与书籍制作的工匠们的收入也提高了,这就吸引了更多的工匠们参与到这个“大有前途”的行业。

到了十五世纪,制作书籍的工艺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世纪末期的哥特式装帧(Gothic Binding),就是各种精湛技术相互融合的作品。

Image

(一本1470s的哥特式装帧,图片©️

深棕色牛皮封面,封面有精美的无色压印线框,还有一套金属配具(Furniture):书口的一对金属搭扣,用以固定厚实的羊皮纸书页,书角和封面中心凸起的金属护具,则可以保护封面,避免使用时磨损。连接书链的固定环安装在封面书脚的木板上。此书保存状况良好,经过了专业的修复。)

制作一本书的效率大增,书自然越来越多,那么如果依然都平放的话,就太占空间了。

一本本叠起来堆放呢?

我们现在的书倒是可以,但是那时候的书都有凸起的金属护具,叠起来太不方便了。而且中世纪的书除了随身携带的束带书(Girdle book)外,一般的书都很大,加上封面用的是木板,还有各式金属配具,书非常重。即使勉强叠起来存放,如果要取出最底下的书,就太不方便了。

所以将书竖起来摆放就顺理成章了。

Image
书口朝外还是书脊朝外?
Image

书籍摆放,从实用的角度,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取阅方便,比如上面提到的,把书叠起来放,如果要取出最底部的那本书,就太不方便了。

二是可辨识性:不需要将书打开就可以大概分辨出书的种类和内容。

将书口朝外摆放,在锁链系统的图书馆里,取阅更加方便:可以直接取出,放在斜面的书桌上阅读。

如果将书脊朝外放置,那么取出一本带锁链的书,需要首先将书翻转过来,再摊开阅读。

Image

赫里福德教堂图书馆(Hereford Cathedral Library,十七世纪初建造)

当然,将书改为竖着存放的时候,防盗锁链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连接书链的固定扣,被安装到了靠近书口的封面上。

Image

Image

关于书籍的“可辨识性”。

那时候的书可不像现在,把书名等信息印在封面或书脊上。书籍如果是平放的,那就会在封面上,或者书页的边缘,手写上辨识用的文字标签。

Image

(1100年左右的书籍,St Gall, Stiftsbibliothek, MS 292 )

但是这仅仅适用于浅色的封面,而中世纪的书籍封面,很多是深色牛皮。深色封面上,手写上文字,就很难看清楚了。于是就有了“贴标签”:先将标题写在乳白色犊皮纸或者纸张上,然后贴在深色封面上。

Image

(900年左右的书籍, St Gall, Stiftsbibliothek, MS 292

Image

标签贴着容易掉,后来就改进了:用极其薄的半透明动物骨头,盖住犊皮纸标签,再用钉子或者金属框将其固定在封面上。

Image

Image

同时书的三边(常见的是书脚与书口的位置),可以直接写上书名,或者画上家族徽章。上面提到的皮隆图书馆就是很好的例子。书竖着放,书口朝外,也是非常自然,合理的改进吧。

书籍竖着,书口朝外摆放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十七世纪末期。

Image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肖像画》(Portrait of Erasmus of Rotterdam), 1523,小汉斯·荷尔拜因木板油画,可以看到在书边上手绘的文字。

Image

(十七世纪初的书口手绘文字标题)

Image
装帧技术转折点
Image

1455年,约翰内斯·古腾堡用活字印刷术首次印刷了《四十二行圣经》(《古登堡圣经》Gutenberg Bible),西方图片“批量复制”的时代终于到来啦。这之后,书籍制作,书籍装帧的样貌完全改变了。

批量印刷取代手抄,纸张取代羊皮纸,轻便的纸板取代厚重的木板,书的开本种类变多,小尺寸的书籍变多…… 

因此材料成本就降低了,装帧师的时间成品也降低了。总之,定制一本书的“性价比”大大提高,书籍的市场需求大增。

(注:最早的纸板是灰褐色的胶纸板Paste board,表面粗糙:将品质最差的纸张一张张粘在一起,做成的纸板,通常由装帧师制作,经常是用印刷废弃的碎纸,刨切掉的的书页边沿,混合碎木屑,碎布条,亚麻,毛发等做成纸板。十七世纪之后,开始由造纸工坊制作纸板,纸板的种类和品质才大幅提高。)

装帧的技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从内部的缝线材料,书芯与封面的安装方式,到皮革种类和装饰风格都产生了变化。

因为纸张不会像犊皮纸那样,因为湿度的变化而产生很大的褶皱。所以,纸质书的书边也就不需要用金属扣固定了,改为了装饰性的绑带,到后来连绑带也不用了。

Image

Image

(16世纪意大利和法国的精美装帧,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纸板无法承受金属扣的压力,已经变形。)

整个十六世纪,在欧洲尤其是法国,书籍装帧与藏书迎来了至今无法超越的黄金年代。

那时候,烫金技术有了,书边贴金技术也有了,书没有了厚重的金属配具,也不那么珍贵稀有了,不需要再用书链锁起来了。但去除了书链的书籍也还是书口朝外摆放。直到十八世纪左右,欧洲各国的公共和私人图书馆,才普遍将书脊朝外摆放。

从书口转变到书脊,为什么拖了这么久呢?

下期继续分享咯:)

哈哈,再啰嗦几句...     

原本只是想从书口朝外摆放说起,引出书边装饰的相关内容,但是,关于书籍摆放方式的演变,就写的太多了。

看来想在一篇文章中,系统性地介绍完书边装饰是不可能了。那就干脆多分几期,慢慢写吧。

书边装饰的种类有很多:比如书边彩绘,湿拓,糊染,晕染,双面隐藏的书口绘画,书口贴金(光边,毛边,半毛边贴金,法式贴金,缝书前贴金,缝书后扒圆起脊前等等十几种的贴金分类),书口染色等等。

虽然没有能力和精力做到像书籍史学家和其他研究学者们那般专业和博学,但我打算从西文书籍装帧师,这个比较小众的视角,分享给大家我的所思和所学。

Image

上图是2021年“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欧洲古典装帧课程”的学员作品,是书边“湿拓画”装饰哦。

P.S. 拖了很久了,最近打算把去年国图培训中心的两个课程(西文装帧,西文修复)的过程详细整理一下分享出来。内容实在太多,打开硬盘里成百上千张图片,就泄了气。啊啊,实在是不想编辑~~

下期见!

----------

本文只是我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和思考,如有错漏,还请指正,一起交流。

文末附上部分参考资料来源:(不完全清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