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济失调小脑萎缩有哪些并发症

 昵称80560981 2022-09-29 发布于北京

小脑萎缩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神经源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一般都可以通过预防或者治疗来控制症状(如癫痫发作和小脑萎缩)。小脑萎缩是什么?

1、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它是一种神经源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炎症细胞浸润而引起。神经细胞被损害后,通常会产生炎性抗体,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坏死。这是一种继发性损害,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该病通常起病较晚,多为原发性或继发性损害,但也有可能是由继发性损害引起的,如先天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等。症状可表现为肢体和躯干疼痛或无力,也可有面部麻痹,眼睛周围麻痹或视力下降等不适。

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病

除小脑萎缩外,还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这也可能是由于肿瘤,药物,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纤维蛋白原增高等,还有一些遗传病如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所致,可以有遗传性。小脑萎缩主要发生于中脑和小脑,尤其是在大脑区域,因此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帕金森病。除神经源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外,还有一些中枢神经功能减退和帕金森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特发性震颤性小脑萎缩(IgA),小脑肌营养不良症(Tau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红斑狼疮(Hempermanufacturing, ILD)等疾病。也有继发性病变如帕金森病和 Down综合征等。

3、脑炎和脊髓损伤

神经炎可导致小脑萎缩,是脑炎和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小脑下动脉综合征(SCNS),是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例如急性脊髓损伤,缺血,脑疝,周围血管病导致脊髓炎和周围神经炎。这些并发症通常在5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患者中开始发现,但大多数情况下,在小脑炎后5-15年会出现 SCNS损伤导致萎缩现象。在发生这些情况之前或之后发生 SCNS损伤可能是由于小脑内静脉管壁损伤引起的静脉回流受阻所致,这可能与小脑或脑干周围血管病变有关(当大脑受损时)。当出现小脑损伤时,通常有三种类型:慢性硬化、非感染性慢性硬化和免疫性小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或硬化性脑膜炎等)。这些疾病通常由轻微炎症引起小脑萎缩、癫痫发作和偏瘫症状。**

4、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常见的是帕金森病。这种病可发生于婴儿,也可发生于老年,临床上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一般以小脑前部多见,小脑下部的感觉和运动异常较常见,常伴有肌肉萎缩和腱反射消失,主要表现为震颤和行走不稳。运动神经元病也可引起小脑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进行性瘫痪、步态不稳等。

5、遗传病及基因突变

小脑萎缩与遗传性疾病有很大关系。小脑萎缩有家族史,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生育后2-4年内发病。遗传性疾病包括原发性硬化症(SAP)。先天性多发性硬化症(MDD)也可能发生在小脑上皮层。小脑上皮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症(MMD),也可见于小脑和其他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其他常见神经元疾病(如 DBS),通常也会引起小脑萎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