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二届楷书展入展作品点评

 二闲居 2022-09-29 发布于福建
许多书法人应该都有一个国展梦,那么,那些入展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凭什么能打动评委们,国展评委为你详细解读:
【全国第二届楷书展入展作品点评】

 1 

Image

钱松君  黑龙江大庆 楷书倪瓒《六月五日偶成》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云平(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以书法论,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具备四个方面,即字法、笔法、墨法、章法的高度统一。

我们以此来看钱松君书写的这幅作品,整体上还是一件佳构。首先从字法上讲,作者取法魏碑,每个字皆写得轻松自然、疏密有度,并在字的开合之中,饶有趣味。其次从笔法上讲,平实的用笔,清晰的提按变化,在隐约的行书笔意下透出一种灵动,使每个字都能鲜活地跃然纸上。

再次从墨法上讲,作品着墨看似平淡无奇,但细细品味,其微妙处在墨色的轻重对比中尽显变化,尤以“马”字最为突出,颇见作者匠心。最后从章法上讲,字以形而达意,或纵或横,或收或放,通篇神完气足。而最后的行草书落款与正文形成一动一静的块面呼应,加之巧妙的聚散留白,使作品达到了协调统一。

当然,作品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有的字刻意追求变形,有的用笔稍显荒率,弱化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张其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钱松君这幅字不是他的精品。在大约十年前后中国书协举办的一个大展上,钱松君的隶书曾让我眼前一亮。他不仅擅长隶书,行草也写得很灵动。但近些年,发现他已深受瓶颈制约,其大多数作品不仅没有在原来很好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开掘下去,反而笔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路货,整体而言,似缺乏一种苦心孤诣、独辟蹊径、自成家数的一种幽深感。
此幅走的是将倪云林与康有为书法杂糅为一体的路子。按说这个路径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倪之精雅潇洒,康之雄浑飞动,如果摄取其各自之长融为一家之法,应是不错的选择。我们看松君此作,却发现他想用倪的磊落跌宕作为整体节奏的基调,然后再糅康之雄浑奇逸。但杂糅之功不够深厚,很像突发奇想,一时笔下灵光一闪草率所成的一件作品。而不是经过精细选择,和谐搭配,历经很长时间的探索,反复实验,找到并成功地表达了各种元素之间最深层最内在关系的精品力作。

如果细究,我们还会进一步发现,其作品貌似成功之处,其实是那些比较像康有为的局部,如“余、晖、马、荒、有”等处,其好处是像,但如果从前述要求苛求之则不难发现其失误反在于太像,这几个字太独立,融不入整体节奏。而其他合节奏的字,结构又太草率,用笔也不够精到,以至于通篇看来,初看尚可,但再一推敲,他的笔下却缺少了许多成功之作绝对不能缺少的那样一种带有突破性的深度,深望松君能在倪康融合上再下深功,走出一条属于具有典范意义的新路。

 2 

Image

唐永平 陕西乾县 楷书节选刘熙载《书概》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陈志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作取法唐楷,意在欧褚颜之间。体势以欧为主,稍近北碑,用笔多褚法,灵动自然,略有行意。首字入颜,通篇虽杂取诸家,但还算统一。“李”字横画失势,“体”字结构不协。笔意柔嫩,宜加用功。建议多临北碑,溯其源,壮其骨,正其体,活其势。

李明(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本人对陕西唐永平此作印象颇深。作品为六尺中堂,紧扣展览主题,疏朗清正,为此展较为难得的一件大楷作品。

从取法上看,此作似以唐楷筑基,杂糅颜、欧、褚几家,又以行书笔意加以统一融合,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融通能力。唐楷的临创,最易刻板,如何在法度之中凸显灵性是一难点。点画、结体要既合法度,又不能生搬硬套,所以对创作要求极高。其中最不可忽略的是笔法与笔性的表达。

大字楷书的创作也是较难的,达到所谓的正大气象则更非易事。在近几年的全国展赛中,这类作品不多,很多作者避难趋易,而选择较为好控制的中、小楷。大字难于结密而气雄骨健,用笔难于厚重而灵动丰富。唐永平的此件作品较为生动,字大而不失姿态,较好地运用了行书的笔意,是其成功之处。但就一件纯粹的楷书作品而言,楷法的严谨尚觉不够,首行书写节奏偏于行书,与整体也不够统一。作品的落款紧缩在一角,给人局促下沉的感觉,这些或许是作者有待改进的地方。

 3

Image

娄东升 浙江绍兴 楷书颜延之《嵇中散》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陈志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魏碑法,当以笔为刀,铺毫杀纸,柔中显刚,臻于力劲气厚之境,方为上乘。自清季赵之谦以来,世人多以柔婉法作之,已落下乘。今人则以肤廓求之,模形比似,则转求转远。此作用笔稳实而稍乏劲气,结字平正而略显拘束,落款小字自然可喜但颇伤辞费,“然知者以为不虚”纯属多余。综之,笔性尚可,功力亦佳,唯欠气象风神,当于书外求之。


刘廷龙(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从整体上来看,作者无论是在字的间架结构上还是在笔法的运用上,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魏碑的金石性和倔强性,尤其在字的取势上更是汲取了清人写碑的舒展性和自由性,显得愈发老到,尤其是糅合了清完白山人的那稍带隶意的波折、撇捺,从而使其书写性更加强烈、更具个性了。应该说当下以此路书风进行创作的作者可谓不乏其人,然大多数作者都喜欢以《张黑女》等墓志中的小笔头表现基调,故略显气度不够而生局促气,倘若再以乌丝栏相罩则更显得无生机可言,充其量给人感觉抑或是复古,但有临帖之嫌。

而此幅作者以聪慧的创作思路运用大幅中堂的形式和长枪大戟的用笔,而规避了当下流行以小笔头进行创作的小打小闹格局,使人在观赏后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不足处依我拙见,是在通篇章法的布局上稍显紧张板滞了,若作者再能散逸放松心情,在用笔上再自然跌宕些、笔画运行中再能枯湿对比强烈些,则令观众更有嚼头而内蕴亦愈发愈深沉了。


 4 

Image逢春伟 山东安丘 楷书好书益友联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陈志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作取清人书联格式,用肥厚之笔书之,配以小字题识,对比强烈,大者愈大而能紧,小者愈小而能松,各得其所,纯任自然,颇显格调。作者取魏碑和颜楷笔法熔于一炉,大字去其方硬,益以绵柔,故有雍和之气而能成其大。小字入魏晋,结字朴拙,笔法灵巧,偶作行意,与大字形成相依回抱之势,以暇救整,却密就疏,故整体感强。不足之处是大字行气不贯,字字累砌,未能随处注精,因而略显支离。


刘廷龙(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省书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纵观此幅对联,无论是用笔还是结字上,都显得厚重壮丽,尤其于笔法上则更是得到了魏碑的方折刚健之意味,同时又显示出唐楷之端庄内蕴之气格,洵属不易。惟显生嫩的则是首联的末字“读”字,结字稍显紧张局促,故创作大字联若能于结字紧凑之基础上再彰显出飘逸灵动的用笔,则更会令人从中享受到用笔之老到和结体儒雅之气魄及妙不能言之韵味,则属上上品矣。

 5 

Image

李广辉  广东广州 楷书雅量诗书联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周俊杰(中国书协原理事、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

大字楷书最早要算《石门铭》了。此后,魏、唐楷书则成为难以逾越之高峰。一千多年来,少有因楷书创新而成大器者,多为小有变化便自称一家。清至民国,《张玄墓志》之于何绍基,《千秋亭记》之于康有为,算是所创有些新意。到当代,其他书体均有大的突破,而楷书则难见其新。而近见李广辉所作楷书“雅量诗书”联,则给人面目一新之感。此作整体豪放、宽博,充满张力,无论你喜欢与否,站在此作面前都不能无动于衷。

此作底功出于魏碑,然又回避了如刀刻般之锋利用笔,以篆入魏,又稍见唐人意,几种糅合,则颇耐人寻味。不足之处,个别字结体似未臻善,如“雅、高、远”等字。


刘廷龙(安徽省书画院院长、省书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通观此联用长枪大戟来形容其用笔应不为过矣。不难看出创作者对北魏书风的理解以及对北魏书体的整体把握是有见地的。作者之笔触则更多地反映在融通历代包容诸家之风范上而没有过多去张扬魏书的撇捺和天真气息,对唐楷和优秀行书用笔有所借鉴和取舍,干练利落而自信,这是非常难得的。

由此可见,我们学习、临摹历代名帖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学会如何在临习前贤法帖中找到融通诸家的方法以及为自己艺术思想发挥而服务的支撑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此建议作者日后创作中特别是起收笔上要处理好自然与法度的关系,否则一味求自然而必失法的严肃性,所谓“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更具中庸思想矣……

 6 

Image

陈园辉 江西赣州 楷书节选《世说新语》小品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周俊杰(中国书协原理事、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


尽管书史上各代有各代的艺术取向,或重隶,或重行草,或碑学盛行,但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代都重视小楷的书写。民国前,固然科举制为主因,写不好小楷难以入仕,但从艺术角度来说,写好小楷则是其他书体的基本功。王学仲先生就从其师处获得此真传,故其小楷也甚佳。多年前,我听了先生的话,也苦练了数年小楷。此种状况在当代也不例外。其他书体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可另论,但小楷确取得了很大成就,多次全国展、兰亭奖上入选、获奖的小楷作品即是证明。

全国第二届楷书展中陈国辉的这件作品,直接继承了钟繇、王羲之小楷的风格:规范、大气、开张而充满动势和灵气,且有似浓似淡的隶意,而这一点正是作品不落世俗之意且沉厚、高雅的重要因素。当然,就这件作品来说,制作成古碑帖效果也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应当是入展的一个因素吧。



刘廷龙(安徽省书画院院长、省书协副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此册小楷采用现代印拓技术作为表现手法来拟古贤碑拓,其效果可谓乱真矣!我认为,这是作者对历代古贤小楷之形制、用笔之研究、运用以及理解、把握达一定深度后的一种展示。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其对钟繇小楷含蓄儒雅的理解,也更能发现其对明清以来保存于苏杭二地一些名头不显、泐刻于豪门大宅之私家园林院廊里文人诗稿的研究和吸收消化。而作为对传统小楷的写手,更多的精彩是其对传统古贤们小楷之布白与经营位置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且在熟能生巧过程中透出了其不落俗格的文人雅士之底蕴,洵为难得。

记得画家李可染先生说过,对学习传统绘画的方法就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我认为于学习传统书法之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7 

Image

黄彦军  吉林通化 楷书节选石涛《画语录》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周俊杰(中国书协原理事、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

清中晚期以来,碑学大盛,经阮元、邓石如、康有为等碑学大家的艺术实践和理论鼓吹,碑学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冲击了清初已降末流的帖学。篆、隶、魏碑成为一百多年来颇为重要的书体显露于书坛。魏碑,数十年前我的一位老师曾对之发起猛攻,认为其“剑拔弩张”,是没文化的胡人所为,然而毕竟抵挡不了魏碑在当代的巨大冲击力。


黄彦军,这位年轻书家颇为聪慧,他将以墓志为主的魏体注入主体的灵动之意和纯厚而精巧的神韵,在甚为规范的结体中又使其笔下的文字动了起来,似在跳着既有法度又带有浪漫色彩的舞蹈。这是一件引人入胜的佳作。但不少直画和“走之底”的末端往往向右、向下拐了一下,显得多余,不免降低了其艺术水平和价值。有些遗憾!

陈志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作取法北魏墓志,通篇风格统一,首尾连贯,用笔灵动自然,结体疏宕有致,格线若有若无,墨色或浓或淡,重轻有法,肥痩得宜,不失为一件颇见功力且具匠心的佳作。不足在于笔力稍弱,尤其末笔喜作鼠尾状,反复出现,反成习气。作者笔性很好,建议在汉隶上多下些功夫,以强其骨,活其势,雄其力,沉其韵。

 8 

Image

陈守斌 广东深圳 楷书节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堂(全国第二节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张维忠(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

近些年来,楷书群体逐年强大了起来,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趋于魏碑方面创作的队伍也愈加庞大,陈守斌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以这幅颇富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魏楷书作在这次楷书大展中脱颖而出,展示了其驾驭魏楷创作的能力。该作品以《始平公造像》为主基调,掺以当代楷书书写元素,既拥北魏书风之雄强遒劲,又含今人染翰之率真朴实。严谨中透着活泼,厚重中不失灵动,方峻中内藏圆润。


作品中五行大楷与两行行书落款,一动一静,一大一小,结字与用笔融通和谐,相互映衬,整幅作品气息通达,自然得体。人无完人,书作亦如此,如果作者在以下三点上注意加强作品将会更加完美。一个是结字还不够严谨自然。如第一行“之”字,看似写开了,但该字的中宫不够紧密,显得散了一些;第二行“鹤”字的左半部写得过小且拘谨;第三行“修”字中间的竖画和右下角的“月”字取势过于夸大。另一个是用笔还不够纯熟统一。

作者有时用笔守得很紧,有时却又过于放松,如,“饮”字的第一个撇和右下角的短撇,“犹”字“犬”部的起笔,“载”字的戈钩等笔画比较草率或不太到位。再一个是章法还可尽善尽美。作品中用了两条线将作品分割成三个部分,如果在两条线的左右均多留一点空间可能效果会更好,落款字间的距离还可紧凑一些。

曲庆伟(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在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中,陈守斌的这件楷书大字很抢眼。因为写大字的作者少,而且写得特别好的也不多。48个字写于6尺整纸上,规整中含灵动,形神俱足。在风格上很显然受到《始平公》《张猛龙》等方笔一路魏碑的影响,做到了下笔有由,笔法苍厚、结构多变,章法也合理。但细敲之余,也有几分遗憾。

如首行第六字“机”字的戈钩过弯而无力,且与左边“飞”字的横折弯钩雷同;“阅”字的门字框过粗使内部的“兑”字局促;“修”字中,中竖过斜,“月”字局促;“似”字中“人”写成“入”也不规范等,这些细节上的失误,暴露了作者的许多不足,使此作难臻上乘。这就要求大字楷书作品不仅整体上要“致广大”,细部更要“尽精微”,才能经得起考验。

 9 

Image

宋建峰 江苏南通 楷书张岱《西溪》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陈志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作取法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和传为其真迹的《阴符经》,用笔灵动自然、使转合度,结体宽博、收放自如,整体气息清雅和畅,可谓得褚书之大体,有功有性,不失为佳作。然而也存在些许不足:部分字形如“湖”“好”两字比例失当,“入”字左倾稍过,“映”字左下点太拘束等。此外,从《阴符经》中取借的横画左起轻扬之笔画与整体不协调(如“者”字),学古人病处,不该如此。褚书虽有轻佻之失,但是多取横势,骨力劲健,存隶书笔意,学者当于此处会心,乃能声出众上。


曲庆伟(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这几年,学习褚遂良《阴符经》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大概与有些人的推动有关。相比照唐楷的颜柳欧虞,褚楷一直都是学习的人更多一些。《阴符经》这本帖,据考证,不是褚的真迹,但创作者的水平很高。以草法入楷,故书写生动自然,神采飞扬,生发了褚字灵活多变的特点。这本帖是楷书向行书过渡的极好范本。愚以为,这本帖初学并不太适合,有了几年的手上工夫再学倒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学书也不能盲从,要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


这件酷似《阴符经》的作品,能从众多的类似作品中脱颖而出,本身就已说明,作者对这个帖的把握已经不错了。学习古人,不是简单的“翻版”,而是获得技术层面东西的基础上,有所取舍,从而形成自己的风貌。故此,亦步亦趋,形神酷似《阴符经》的作品,我觉得还是一种变相的临摹之作。如何整合褚书的系列精品,写出自己独特理解的褚字,还是作者下一步考虑的切实问题。


 10 

Image

叶韶霖 福建厦门 楷书节选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周俊杰(中国书协原理事、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

作书很重要的一点,乃文字内容的选择。叶韶霖此魏碑楷书,写的是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三则,未细看结体、用笔,便先读起了文章。此《诗话》取材广泛,涉及面极广,为古代诗歌美学与批评的著名篇章。这使我感到,仅此一点,作为书法作品,已有了令人欣喜的高文化品位。此作取法魏碑中较宽博方厉一路风格,并非某一碑的直接翻版,这就给人以新的感觉,厚重而有新意。

楷书不好突破,而此作向前稍稍走了一步。其用笔以方为主,此乃魏碑本色,但不少笔画又略加提按,有草化意味,由此强化了作品的动势,减弱了楷书易入馆阁的弊病。其不足之处在于结体,不少字在动感中显得规范不足,如“难、建、感、兴、敬、离、江”等字。


 张维忠(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

通观此件楷书作品,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对楷书的认识已经不只是停留于一般性的横平竖直的用笔技法和间架结构上的简单领悟与理解了,应该说作者对楷书的追求与表现完全是文人崇尚之最高境界的“儒雅”和书卷气上。

作者对明清以来的帖学名家乃至民国期间大儒们风流倜傥的书风的透视、参悟较为深入,且淋漓尽致地再现于当下,我认为作者展示此种楷书书风的这种睿智和自信,无疑是对当下满朝市之“二王”书风的一种震颤和抗争。记得钱锺书先生曾说过:“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这是对当前书坛跟风追波的一句最佳警言,书法之创作特别是楷书创作若无综合修养为基础、若无后天性非常人之理解,恐怕最终会落入俗套,当然我们在欣赏此作时还是应该提醒一下作者,即行意不可再过矣,否则就有落套于浮滑之格。

 11 

Image

李香凝  四川成都  楷书 澄心堂条幅(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张维忠(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

此作品是典型的魏楷书作,该作主要取法《司马景和墓志》和《董美人墓志》等。从章法上看,作者很用心,主体部分由两大块组成,用纸颜色上也用了白色为主色调,上款饰以篆书和小楷,总体比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创作大幅作品是具有较高能力的。


从书写上看,正文的内容写得很认真,很谨慎,很熟练,用笔干净利落,点画精致,线条富弹性,注重方圆结合,既方峻又不失圆润,自然轻松地表现了魏碑书写的属性,能把魏碑较好地用自己的书法语言演绎,是难能可贵的。

从结字上看,作者把每个字书写的重心写得偏上,显得很精神,恰如人也是如此,下身长、上身短看起来显精神,作者很好地运用了此“原理”,结字看上去很舒服,很漂亮。需要提醒的主要是作品感觉“新”了些,再古拙苍劲些会显厚重;正文中因把中宫的重心提高了,因此在书写时就有意把字的下部写小或压缩。如“容”“俗”“却”等字中的“口”都写得过小,还有“不”“本”“全”等字下半部分写得过紧,看起来不够自然舒展;作品开头处的小字题款个别字写得稍显随意,如“学”“风”“俄”“鹅”等字。

曲庆伟(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这件作品写得清秀典雅,用笔干净利落,应算是一幅佳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

其一,此作属清秀古雅一路,有《张玄墓志》等魏碑的影子。可作者也借鉴了当代名家的一些结字元素,看上去有古有今,是其聪明之处。但也带来结字的一些习气。如字型一味求扁,带撇捺的字过度伸展,手法单一程式化,不可取。

其二是章法,篆书标题用仿古,下面的小字内容也是论书诗。这是为形式好看做上去的,与后面的落款内容重复,没有必要,属于画蛇添足。即使做这种样式,处理得也不算高明,反而暴露了书写者审美及文化修养的缺失,故拼接还要谨慎。

 12 

Image

回楚佳 湖南邵阳 楷书自作文《新邵白水洞写生记》中堂(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杨耀扬(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协主席团委员):

此作乍看以为是取法王铎,细看才发觉所学更多的是八大。作者书写的是自撰文章,所以就会很自然地去品读作者的文字。

就作品的书法言,此作写得古意盎然。结字变化的意料之外,有好多的地方使人想起楷书初创时的雏形,那些趣味出彩处足见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点画的质地也是非常扎实,妙处是点画本身不板滞,说明笔锋无处不到,用的是“逆”字诀。

作品气息“旧”气表面足矣,但我总感到还是有很多的不自然。结构上作者基本取法还是八大,但作者的夸大变形跨过了八大。内涵不足的是,八大的格局是宽博大气,行云流水,此作没有这个气象。在笔法上,点画扎实倒是有点像王铎,但王铎笔法在入纸前的笔势已经形成,点画和点画往来是呼应的,这一点作者忙着结字变化而忽视。不自然的地方还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字距行距的任意摆布,一行一行的中轴线飘来飘去,这个如说不好是一眼看出作者有意为之,这和沈尹默先生晚年高度近视写错地方不是一回事。


曲庆伟(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这件作品是手卷的形式,截成三段,用中堂的样式展示出来。册页形式,也可以把单页十个或者十几个单页拼接成中堂形式展示。这是适应当下展厅形式需要,把小作品展大展开的一种样式。但是现在展览征稿强调不能过度的拼接,对这个“度”的把握参与者还要认真对待。


这件作品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度把握得不错,干干净净,没有多余的印章或者题跋之类的卖弄习气,只是凭感觉慢慢写来,很自然,也很自信,这是应当首肯的。作者的楷字初看有点八大的气息,细审又不似,似乎钟王的东西也有,可见其已有融汇取舍之功,很不容易。再者,就是他的书写状态颇为散淡,字也洋洋洒洒,不拘束,不做作。

再说一下需改进之处,就是散则散矣,还要神聚。作品从头至尾,还是缺少相应的起伏变化。比如字的大小聚散、墨法的虚实等,虽然楷书不必要太大的对比,但自然的把控还是应注意的。像现在这样,感觉是一览无余了,少了些让人品咂的余味。拙见不知诸君以为当否?仅供参考而已。

 13 

Image

马俊平 陕西咸阳 楷书曹植《洛神赋》条幅(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Image

局部放大



韦斯琴(中国书协理事、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

马俊平的这件楷书作品,是以钟繇的书写方法来抄录《洛神赋》,线质沉厚,结构宽博,字形呈扁平式。捺画平直,但稍显生硬。通篇静气雅致,但少灵动。有些字的结体显松散,戈钩显软。


建议以后书写时,同样的笔画反复出现时,要写出变化,比如捺画,不可都写成平行线,可以用反捺来穿插,以回避单调雷同。有些重复出现的字,也可以换一种结体来书写,尽量少用两点代替。因为,以两点代替,使用多了,通篇看去便会气散,影响整体的完美。

张维忠(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

此作为三条屏楷书,作者朱砂作墨,且每屏上端钤以朱文印章,整幅作品显得很喜庆,同时也很文气。该作者所书主要取法于晋人楷书,点画干净利落,气息清静典雅,取势横向,颇具晋韵。黄庭坚曾有“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一个书家能把作品写得有韵味是一个很高的审美取向,作品创作的高格调是每个书家所追求的目标,只有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作品的质量才会走向更高的层次。有点需要提醒的是:个别字的结字还需推敲,如“夜”“越”等字;中间条屏第四行倒数第三个字应为“眄”。

来源:书法报 书画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