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大“蔡元培”刘道玉: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材的1

 钟家台 2022-09-29 发布于湖北

武大“蔡元培”刘道玉: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材的1

刘道玉在1981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推动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改革,领风气之先,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被誉为“武大的蔡元培”。

我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近60年了,虽然有着年深月久的经历,但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惑着我:大学生成才究竟决定于什么?

是高学历和高学位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甚至高学位者,都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相反的,有些没有进过大学的自学青年,也有不少人成为优秀的人才。

是名校和名师吗?但并不是每一个进入重点大学的人,或是师从名家的人都能够成为杰出的人才,而有些没有进入名校或从名师的青年,也有不少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华罗庚先生是由初中毕业生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大师,师从他的学生不下百人,但获得世界数学界公认的杰出数学家,也只有五六个人(5%)。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一直不断地琢磨这些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与思考,终于有了一点心得。一个人成才决定什么或不决定于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经验表明,能否成才,基本上不决定于名校、名师,不决定于学历和学位之高低,不决定于是否出国留学,不决定于学习条件之优劣,也不决定家庭是否富有。

一个人是否能够成才,只能决定于自己。具体地说,决定于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执着的精神。

根据我对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成才经验的研究,大学生们能否成才,需要淡化名校情结,不要太在意专业的选择,走出盲目追求高文凭和高学位的误区,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和强化决定成才的五个重要素质:

01酷爱读书,立学以读书为本

但凡智力超常的少年,生理发育都比较超前,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酷爱读书,读书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北宋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四处借书供他抄书,通过自学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他曾说:“立身以学习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因此,一个厌学的人,不爱书、不爱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的毕业生刘维宁,是初三考取大学的,大三考取留美研究生。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才少年”之一,是加拿大国家宇航局唯一的五级(最高级)科学家,主持由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与欧洲航天局共同发射的“夸父卫星”项目。

他自识字后,就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雷打不动,而且是跨学科的广泛阅读。

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或学校外,都会读书。”

武汉大学2014年录取13岁的汪逸凡,从两岁就开始阅读简版的中国四大名著,正是超强的阅读能力使他连连跳级,只用了5年的时间,完成小学和中学12年的学校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