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大乔

 新用户8926AVU2 2022-09-29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大乔(生卒年不详),庐江郡皖县(今安徽省潜山市)人,东汉末年江东孙策的夫人,本姓“桥”,小说《三国演义》误作“乔”,因为同时还有一个妹妹嫁给周瑜,为了进行区分,姐姐习惯称作“大乔(桥)”。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皖城失陷,大乔遂被孙策所纳。

清朝时期,薛福成的《庸盦笔记》,传说大乔在孙策死后,哭泣数月而卒。但终究只是后世传说,不足为凭。

轶事典故:

姓名之谜:二乔的姓本作“桥”,可以称为桥氏。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桥)”、“小乔(桥)”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惊的。历史上许多女子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凤凰二乔》中称大乔叫乔靓,小乔叫乔婉,实为杜撰。

诗词形象:

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这首诗中,诗人咏史时发挥想象,假设在赤壁大战中,如果周瑜不是有东风相助,趁风势火烧曹操战船取得胜利。那大、小乔早就成为曹军的战利品,关到曹操建的铜雀台里去了。

小说形象:

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大乔唯一一次登场在二十九回中,孙策去世时,留下遗言命她孝顺吴夫人。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曾提及,诸葛亮这样对周瑜说,曹操曾经发誓:“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诸葛亮还随口朗诵了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诸葛亮的暗示是曹操打仗是为了这两个女人,并将她们放到铜雀台中,引得小乔之夫周瑜暴怒,最终同意连刘抗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