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 | 023:《烧火工》

 走走停停blabla 2022-09-29 发布于浙江


#2022共读一书计划#

“Read One Book Together”

【本期推荐】

《烧火工》

023 《烧火工

作者: 刘慈欣 著 / BUTU 绘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未来事务管理局
出版年: 2019-7
页数: 100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31220

豆瓣评分:7.6

  读书札记: 

/乌龙开始变圈圈/

读《烧火工》——科幻与现实的对称美学

如果说他用《三体》毁灭了宇宙,那么他又用了一个童话给予我们生的希望:毫无生机的极东岛,居住着一个年迈的烧火工,每日钻下矿井、采煤、烧火,劳作规律如钟摆。与此同时,一个叫萨沙的年轻人,漂泊到世界尽头,为心爱之人寻找生的希望。他们猎鲸、造火箭、登月,试图在浩瀚的银河中拨开生命的秘密……

2011年年末,刘电工在太原开往阳泉的火车上写下这篇童话,通书上下只有两个主人公,都说作家有很强的带入感,不知他是觉得自己更像那个孤独年迈的烧火工还是擦去蒙尘的年轻萨沙。

都说大刘的三件套:鲸鱼、登月和烧火。随便摘取几个段落,看看这个电工如何给我们科普知识:

“鲸笛发出的声音只有鲸能听到,人听不到的。”

”首先要造火药,用硝、硫磺和炭配制。硝和硫磺都能从矿井中采到,岛上却没有烧木炭的树木,烧火工用鲸骨代替,烧出来的炭虽然味道难闻,但细腻而滑爽。“在环岛的海滩上,堆放着许多大鲸的骨架,那些大骨架在世界边缘的阳光下雪白雪白的,在海风中发出浑厚的声响,走进一个骨架中,萨沙仿佛置身于一座汉白玉宫殿的废墟。烧火工住的小棚屋也是用鲸骨搭起来的,上面蒙着暗蓝色的鲸皮。

烧火工让萨沙多穿些衣服,说星空中很冷。烧火工对他说过,越接近星空,人的重量就越轻,他自己的重量显然在不断减轻,后来他也可以自己拉动绳子了,这就使上升的速度快了一倍。

总之虽然我也不懂什么是大刘式的科幻,但字里行间总透露出“我写的是童话啊”即便不是冒着美丽幻想泡泡的童话“可我还是忍不住要用理工式的思维严谨的解释一下”的感觉。在18~20世纪这两百来年里,鲸油本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后来由于石油逐渐被人重视,再加上动物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滥捕鲸鱼的现象就少了。而文革时,大刘随父亲一起生活在矿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一个山区省份的煤场洗煤水池子里学会游泳的”。所以这篇故事里,总会自然而然地把煤矿、黝黑、粗糙、工业生产这些色调浓郁而风味独特的意向反复提及,并且把“火箭生产”、“点燃太阳”刻画地严丝合缝。

在捕鲸、登月、擦星、下矿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萨沙也从一个焦灼苦闷,内心只有小爱的青年逐步成长为坚韧原则,胸怀宇宙的人。探秘神秘的终极任务。”萨沙摸着脚下漆黑粗糙的太阳表面问'它还会继续向上浮吗?’'不会,如果不点燃,它会一直这样浮在海面,就露出这么一点。是火的热力让它升起来的,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许和热气球的道理差不多……好了,撒油!’他们把两桶油均匀地撒在太阳表面。“

埃及神话中有个对日月轮转的传说:太阳神拉,每日乘着四匹火马所拉的日辇在天空中驰骋,从东至西,晨出晚没,令光明普照世界。正因如此,拉神也被誉为创造万物之神,可见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一鲸落万物生,而人类也不再是微不足道的渺小的生物,总有那么一个人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准时烧火,尝着一辈子的孤独,将大爱照向人间。

推荐指数:4星




一句话分享

今日心情

总有那么一个人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准时烧火,尝着一辈子的孤独,将大爱照向人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