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0410叶哗天光:证券业协会人力资源调研:转向长期约束机制,关注人力数字化转型

 戴维斯王朝 2022-09-29 发布于广东

协会每年都会对各家券商人力资源管理做一次调研,涉及人员结构、组织架构、考核、薪酬激励各类机制的情况,以及人力资源三支柱发展形式,前两年问了一些HRBP定位的问题。
 
今年调研问卷多了三项内容——以此窥见一些协会对行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导向。
 

第一项是部门长期考核。

问卷相关问题:

(1)目前组织考核指标体系中是否包含周期超过1年的考核指标?


A、是     B、否


(2)目前公司各业务/职能条线是否包含周期超过1年的考核指标?如有,请说明。

资产管理业务
A、是     B、否
经纪业务
A、是     B、否
投行业务
A、是     B、否
固定收益业务
A、是     B、否
自营业务
A、是     B、否
卖方研究
A、是     B、否
私募股权及一级市场投资业务
A、是     B、否
职能部门
A、是     B、否
第二项是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问卷相关问题:

(1)您认为如何建立有效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多选,最多选3项)

A、适当拉长考核周期,加强薪酬与考核之间的联系

B、采取薪酬递延发放

C、建立单项业务风险准备金

D、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等方式

E、将合规执业、诚信执业、践行企业文化等纳入考核与人员管理体系

F、建立合理的追责制度

G、提高薪酬激励信息透明程度

H、加强对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薪酬机制的监管

I、其他,                   


长效约束机制还询问了风险金机制、长期激励等内容。
 
券商业务周期属性很明显,波动性大。行业离钱太近,易滋生短期逐利行为,“干一票大不了走人”,风险意识较弱,同时提升风险意识的手段也偏弱,主要依赖员工责任感及文化,基本是软约束。
 
考核或激励等硬约束方面,历来重短期忽视长期,对短期逐利行为确实无可奈何。公司做管理时,经常遇到这种矛盾:部门上年业绩暴增,眼下兑现奖金时,这个部门已是亏损,但上年的奖金还是得兑现。波动性这个特点,一直给管理下难题。
 
长期的视角看,大多数券商自营、投行等业务长期利润率不高,因为没有常胜将军。但即期的奖金该兑现还是兑现,业绩该夸还是夸,一两次大额薪酬被摆在明面上,被外界关注,很容易被定性,尤其是被监管方、政策制定方定性。
 
协会调研问卷中,这几年一直摆着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造成目前行业过度激励的原因有?”并未询问是否认为过度,直接定性并问原因。对于交问卷的人,看着扎眼,填着无奈。可想,工资总额管控如约而至。
 
随着行业专业性提升、转型作为课题时,考核、薪酬激励的长效性也将逐渐付诸实践,包括:

1、部门考核指标中采用长期性的考核指标,更多的权重关注于公司长期发展举措。以公司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基准,将其定量拆分为明确的、合理的、可实现的长期激励指标体系。

2、搭建长期性的兑付框架,遵循“利益绑定、利益共享”,提升长期激励的占比,越高层级人员长期激励占比越大。
第三项是考核、薪酬和激励“数字化转型”。
问卷相关问题:

(1)公司目前考核、薪酬和激励“数字化转型”的情况如何?(单选)

A、非常成功,极大地便利和优化了考核、薪酬和激励方面的工作

B、比较成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相关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C、正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检验转型的效果

D、尚未开展相关探索,但未来有计划推进数字化转型

E、完全没有

 

(2)考核、薪酬和激励“数字化转型”未来前景的设想?(多选,最多选2项)

A、数字化技术潜力巨大,能够推动传统业务转型、模式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

B、尚存在诸多技术、政策问题以及内外部数据共享整合问题

C、数据治理和数据生态尚不成熟,仍需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D、必须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挑战与数据安全问题

 

(3) 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考核、薪酬和激励的问题?(多选,最多选2项)

A、实时评估员工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动态匹配情况

B、优化考核指标及其权重,提升考核的水平与效率

C、优化绩效管理的实施与反馈流程,提高沟通效率

D、提升薪酬制度设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E、精准设计员工的激励方案,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F、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计划与能力提升项目

G、其他,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站在员工角度说,员工自助服务有最大化体验,可以说是数据为基础的开放性、互联性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站在人力资源部门角度说,解放手工操作,运营标准化、自动化,利用数据来指导人力资源各领域,实现决策高效。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简单来概括应该有三个阶段,一是考核、薪酬、激励等系统化实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减少重复工作;二是各模块数据打通,数据互联,可实现分析;三是员工构建多维画像,通过能力测评,针对性选用育留。

不可否认的是,券商人力资源管理偏弱,仍处于一阶段,逐步转向二阶段的过程中,HR为常规工作也需做大量洗数据、翻数据的基础工作。很多互联网,甚至制造业司空见惯的自助化人力服务,在券商依然靠人力资源部同事们逐件手工操作,时常感叹落后,而又无能为力。

遇到的核心挑战是没有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尚未予以数据应用价值足够的重视,更别提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人才和专业知识。

数字化是真正把“数据”看做一种“资产”,甚至能够通过“数据资产”盈利或者提升企业的效率。从人的数据作为切入,优化人的结构配置,将人才价值升级为企业的资本价值。相信这一点,确实需要勇气,毕竟转型都会面临一段阵痛期。

然而,协会已然拿出了这份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