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莉|自我分析-乖乖女的自卑人生

 阿苏心理工作室 2022-09-29 发布于湖南

 2022/09/06   ——在路上

(一) 自卑总是不经意间光顾我的生活

上午工作的时候,领导突然分给我一个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作,不得已,我必须接受这个工作。可是在那一瞬间,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那种感觉里带着抗拒,还有些许的愤怒,还伴随着身体的颤抖。这种感觉不是第一次光临我,可之前并不太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许是这段时间心理阻抗力量的减弱,在那一瞬间我能感觉到潜意识在说,我做不好这个工作,我不能接受这个工作,接受这个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显示了我是多么的无能,我是多么多么害怕暴露我的无能,所以我恐惧的颤抖,战战兢兢。

(二) 自卑的链子锁着我几十年的人生

顺着这个链条往下探索,我发现自卑的感觉伴随着我几十年。工作以后,对于有挑战的工作,不管我能不能做好,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不行,我的行为也会跟随我的念头,首先我会拒绝,如果拒绝不掉会愤怒。如果实在拒绝不了,整个人会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活中,我对很多暴露自己无能的事都很抗拒。三十多岁,还不敢去考驾照;虽然自己会骑自行车,电动车,可是每次去骑,都会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做事情遇到一些困难就容易放弃,以至于老公说他都习惯我这样;上学时,美术课、体育课、体操课等我不擅长的科目,我都是在紧张和害怕中度过的,越紧张,就越是表现的迟钝、木讷,越迟钝木讷越紧张。

通过对自己几十年的梳理,我发现我记忆最早的关于自卑的感觉应该是在四五岁的样子,被比自己小的小姑娘打哭,妈妈对我责骂嫌弃。有些事情忘记发生在几岁了,但我依然记得被爸爸妈妈同时嫌弃,说我笨时,内心里的恐惧紧张和现在是一模一样的。

我在想,我小时候的自卑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我小时候乖巧听话,我妈基本没有打过我。但是我爸爸说我妈在我一岁多时打过我,而且那次打的很厉害,好像是大人们吃完饭了,让一岁多的我去收拾碗筷,但是我不会做,所以就被打了。一岁多的孩子尽管还不太会表达,但已经能听懂大人的意思,并且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对爱的需要。虽然我记不清楚了,但是凭着对我妈的了解,打骂中一定有对我的贬低,嘲讽。现在看着那个一岁多的小女孩,好想給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她是多么的惶恐不安啊。因为自己不会做妈妈交代的事,被妈妈凶,被妈妈嫌弃。不会做的事实,再加上妈妈的负面反应,久而久之真的让这个小女孩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可是,她不能暴露出自己的笨,因为妈妈不喜欢她的笨。妈妈会嘲讽她,责骂她。暴露她的笨是让她无法面对的事情,是特别恐惧的事情。

这就是现在的我,一方面否定自己,一方面又抗拒、恐惧那个被否定的自己。

当我分析到小时候自己被妈妈否定、讥讽时那恐惧的感觉和现在一模一样时,我忍不住痛哭。哭完之后,特别轻松,那面对自己无能时恐惧的感觉消失了。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我也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那惯性的思维模式还是会造访我,但我已经不再害怕。我会接纳那思维模式,接纳那恐惧,直到它再也影响不了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