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娃”的那群家长,又开始对孩子的耳朵下手了

 阿呆爸育儿 2022-09-29 发布于安徽
这是阿呆爸第635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大白


大家好,这里是阿呆爸育儿。

巴掌脸、芭比娃娃眼、精灵耳……

在千篇一律的“网红审美风”肆虐之际,越来越多原本面貌有各自特点的女孩们求助医美,希望通过后天努力改头换面,获得外界审美认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很多人会选择去做一些小小的改变。对于成年人而言,这种现象十分常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审美,也有权利决定自己想变成什么样的人。

可这些有决定权的成年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把自己的审美强加给了下一代。

近日,网上一条热帖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一位宝妈在网上买了2包精灵耳贴,因为她想要把孩子的耳朵改造成时尚潮流的精灵耳,觉得这样更好看。

精灵耳

给宝宝佩戴后,该宝妈表示非常满意,并上传买家秀评论:“很好看,有改善。”

这条帖子迅速引起了热议,很多网友开始指责这位宝妈:

“不懂这种有啥好看的。”

“这么小的孩子是可以用精灵耳贴的吗?”

网友的担心并不多余,打开售卖精灵耳的店铺后发现,在买家秀里,不少宝妈在晒为孩子亲手打造的“精灵耳”照片。

美丑咱们暂且不讨论。这么小的孩子,因为家长的喜好,就强制使用外部力量来改变容貌,这真的没问题吗?

事实上,这些宝妈们追求的精灵耳,实际上是一种畸形耳朵,医学上并不提倡。

当家长的容貌焦虑已经蔓延到婴幼儿届,他们的疯狂正在由孩子买单。


01.

为了让自己孩子的容貌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谓是屡出奇招。

之前有位宝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头型好看,花了6000元为孩子定制了一顶矫正头盔。

制作模型的过程相当繁琐,医生先是用石膏取模,等到石膏干了之后再用刀片割开模型。整个过程宝宝嚎啕大哭,家长虽然心疼,但是为了宝宝美好的将来,他们还是坚持给宝宝戴上头盔。


这种矫正头盔每天需要佩戴23小时,重量在250克左右,而一名刚刚出生的婴儿,大脑重量仅在350-400克左右。小小的脑袋被迫承受一顶重物,婴儿除了啼哭,没有任何的办法。

婴儿与成人不同,他们正处在人生中第一个快速发展期,长期佩戴这种矫正头盔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严重则会引发脑部缺氧,导致死亡。

宝妈无视了头盔带来的风险,她们仍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坚持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

殊不知,父母正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


除此之外,某平台上热卖的“腿型矫正带”成交量也是高达上万,很多家长甚至从宝宝时期就开始给孩子使用。

一位宝妈曾经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时洗个澡的工夫,孩子的双腿就被婆婆绑上了这种腿型矫正带。尽管绑得不是很紧,但宝宝还是难受得来回翻滚。不久之后,宝宝嚎啕大哭,她吓得立刻上前准备解开宝宝腿上的束缚,可是婆婆却上前制止。

“小女孩,腿型好看很重要的,你现在不帮她改善,以后她还埋怨你嘞。”

听到婆婆的话,这位宝妈陷入了沉思,她上网搜了这种“腿型矫正带”,发现成人询问效果的居多。有一位朋友还在买家秀里抱怨,她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这么好的产品,还抱怨自己现在O型腿特别难看。

思索之后,宝妈并没有给孩子解开束缚。看着宝宝啼哭,她心里也不好受。


直到后来她刷到了儿童医生的科普视频,才知道宝宝的O型腿都是天生的,那是因为他们骨骼尚未发育健全,等孩子长大就会变得正常。如果家长强行使用外力干预,可能会落下病根,影响孩子独立行走。

宝妈看完一阵后怕,再也不敢给孩子使用这些奇怪的产品。

如果说上面的宝妈们是因为育儿知识欠缺险些酿成灾祸,那么下面这个这位可是真真切切惹了众怒。

2019年,一位宝妈自爆带着7岁的女儿去割双眼皮,之后她将女儿手术的照片的上传到网上,并配文说:“在这个颜值至上的时代,爱美应该从娃娃抓起”。


照片中女孩子的眼睛十分违和,宝妈的做法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抨击。

是什么时候开始,双眼皮成了衡量美女的唯一标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美”要从娃娃抓起了?



02.

曾经有网友笑称,“有一种丑是你妈觉得你丑。”

看到电视上的童星,家长们不由得感叹女娲造物手艺精巧;看到自家的娃,家长们却不由得感慨神也有失手时。

既然先天的硬件设施欠缺,那么就通过后天的手术改变,于是很多家长在带娃整形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首先,这是家长一种自卑心理。

成年人的容貌焦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肥胖、秃头等问题困扰了很多年轻的宝妈。

生活中遭遇过嘲笑,宝妈这才不希望孩子们重蹈覆辙,从而找寻很多奇奇怪怪的方法改善孩子的外貌。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美貌已然成了便捷的敲门砖,它使一些人冲向了金字塔顶端,自然引来了无数艳羡。

童星刘楚恬

成年人追求美的步伐没有停止,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本,未来能够一路畅行。

但孩子还在身体发育的阶段,整形失败的概率相对较大。过早地进行外貌干预与揠苗助长无异,都会给孩子带来直接的身体损伤,所以宝妈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其次,攀比心理作祟,家长容易盲目跟风,追逐潮流。

脱口秀大会上,选手张踩铃曾经说了一个段子,“如今的容貌焦虑已经升级到孩子出生时肚脐眼打结漂不漂亮了。”


现实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在每个小区的“黄昏茶话会”也能窥见一二。

小区里娃有很多,但是颜值高的娃总会获得大人的青睐。看到别人家的娃长得粉雕玉琢,家长们便想改造自己的娃。

双眼皮,高鼻梁,精灵耳,漫画腿……家长们的追求越来越多,孩子也成了他们的实验品。很多宝妈小时候都玩过芭比娃娃,她们习惯性地给娃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戴上漂亮的假发,然后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玩具。

这种思想被应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们就成了她们精心打造的“芭比娃娃”,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好看的那一个。

可孩子不是玩具,他们跟芭比娃娃不同,衣服坏了可以换一件,妆容不好看可以重新画。整形手术一旦开始,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宝盒,源源不断的麻烦都会袭来。

然而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孩子变得更美,却忘记了美的背后藏着一把手术刀。

畸形的审美观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家长。

网红经济的流行让世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潮流。

20世纪风靡全国的扁头如今已被抛弃,而圆头成为年轻人的爱;还有零几年那些杀马特的发型,现在回头看只觉得好笑。

时尚是个风潮,它就像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普通人跟在它的身后徒步追,却根本追不上。

曾经迪丽热巴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很普通,在新疆有很多像自己这样大眼睛,高鼻梁的妹子。当时很多网友都觉得她在凡尔赛,但如果大街上走着成百上千个“迪丽热巴”,她们都是大眼睛,高鼻梁,那可能迪丽热巴就真的很普通了。


之前网络上流传着一条热帖,20世纪的美女美的千篇一律,林青霞、关之琳,李嘉欣……哪一个不是独领风骚。

如今的美女却都是照着一个整形模板整出来的,同质化严重,走在红毯上都分不清谁是谁。

千篇一律的美,最后沦为了普通,毫无惊艳可言。

当宝妈拼命追逐的潮流最终被时代所抛弃,若干年之后被孩子质问当年为何要多此一举,不知宝妈心中作何感想。

美丽有千万种,总会以循环往复的风潮流动。与其一味追求潮流所定义的“美”,不如自成风潮,有趣的灵魂胜过万千。


03.

清华才女武亦姝就是最好的例子。

5年前,清华才女武亦姝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从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她抬手就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低眉吟诵“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份才气不仅惊艳了在场的评委们,更震撼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武亦姝并不是那种艳冠群芳的美人,可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举手投足的优雅胜过了毫无灵魂的空壳。

武亦姝

回顾整场风波中,整形的不应该是孩子的外貌,整治的应该是家长的心理。尽管当家长不需要考试,但是最起码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时尚会过时,但是健康永不过时。家长不是先知,永远不知道未来流行什么;

孩子不是赌注,他们不应该被迫压上自己的人生。

因此父母不应该再过度的关注孩子的容颜,继续贩卖容貌焦虑,省下来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孩子的品格和才华的培养中。提高辨别意识,坚持培养孩子的内在美。

其实,容貌焦虑本质上还是一种内卷,这也是孩子“鸡”娃的一种表现,不过是从追求内在美转移到了外在。

这种焦虑具有传递性,当家长觉得孩子长得不好看时,他们会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孩子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陷入了容貌焦虑的困境。自卑的孩子会不断放大自己的缺点,然后陷入深度的自我怀疑中。

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大千世界中万物各有其美,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才更重要。当家长的容貌焦虑减少,孩子自然就会收获自信,他们会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曾经有位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将30个孩子分成2组,一组严格执行早睡早起,荤素搭配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组则是采取散养的模式,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什么。

3个月后,第一组的小朋友明显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而第二组的小朋友脸色蜡黄,精力有限,通常运动一会儿就去偷懒。

因此家长们应该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希望广大的家长能够意识到,容貌焦虑的实质并不是他人觉得你不好看,而是你认为他人觉得你不好看。这种无端的揣摩就像是一个人站在镜子前面,他无论如何都看不到镜子后面的光景,同时会深陷自我怀疑。

点亮【赞】+【在看】,请停止贩卖容貌焦虑,不要让您的偏执成为负载在孩子身上的枷锁。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会一味放纵自己的感觉,懂得适时约束自己。自我满足感上欠缺一些,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疼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