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国庆•致敬英雄的人民

 传记撰写者 2022-09-29 发布于山东

文/朱秋霞

十月是金色的,因为黄土地上收获了金色的粮食;十月是红色的,因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2022年的国庆节就要到了,全国各地红旗飘扬,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迎接共同的节日。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73年过去了,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老一辈革命家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畅想的那样:“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

这一切的变化应该归功于英雄的人民。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力量。

在战争年代,从工农红军到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这一个个英勇无比的战士都来自老百姓。无论斗争多么险恶,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人民群众总是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前线。一个个青年男儿从各家各户汇集到党旗下,犹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为胜利积蓄了力量,支撑了我党在各个时期领导的斗争。

抗战期间,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参战,为八路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全国建立了数十个抗日根据地,为八路军提供了后勤保障。

淮海战役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据相关资料显示,为支援前线仅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30. 5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20. 6 万副,牲畜76. 7万头,筹运粮食达9. 6亿斤。

支前民工承担了繁重的战勤工作,一个个民工像蚂蚁搬家一样,你推我拉、肩扛手提,一点点地将粮食和弹药送往前线,把伤员运往后方医院。在炮火交加的前线,因运送物资和伤员而牺牲的民工不在少数。

一位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支前的老人回忆说:“那时候,哪是兵?哪是民啊?根本分不清!老百姓也和战士一样,不分你我,我上前线抬担架,子弹就在耳边嗖嗖得飞,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心里说,要是打死就为国捐躯了,不死就是干!”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浩浩荡荡的支前队伍,冒着风雪严寒,坚定不移地行走在通往前线的冰雪道路上。

人民群众这种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精神,激发了解放军战士们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时任华中野战军副司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无比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一个个从黄土地上走来的普通百姓,一身尘土,面如菜色,生命如尘,融入广袤的大地,大地给了他们厚重的底色,也给了他们勇于奉献和牺牲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没有留下一个个具体的名字,历史给了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新中国没有忘记,党和国家把“人民”二字庄严地刻在历史的丰碑中,国家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广场中心耸立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时代没有忘记,在国庆七十周年欢庆晚会上,天安门广场上空升起的绚丽烟花,弹出了光彩夺目的“人民万岁”字样,那一刻,长空为之赞叹,大地为之震撼!无数人心潮澎湃,眼眶湿润,“祖国万岁!人民万岁!”,欢呼声此起彼伏。

“我是中国人,我是人民中的一员,此生入华夏,无悔中国人!”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的入侵,中国人民协同合作,夜以继日地奋斗在各条战线上,为打好抗疫战争,铸就一道道铜墙铁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今天,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英雄的人民幸福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