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测到2.3级地震,到底是人为,还是自然因素?

 华笺流香 2022-09-29 发布于浙江

根据最新的媒体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严重泄漏事故。

冒出来的天然气在海面上形成了一个直径700米的巨大翻滚气泡。

而且,在事故发生时,现场侦测到2.3级的地震。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从俄罗斯直接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不途经任何其他国家,其中1号线于2011年完成。

与1号线平行的2号线在2018年开始建设,由于美国政府对北溪2号管道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导致这条管道一直没有完全建成。

欧洲的天然气60%是由俄罗斯供应的,其中2/3通过北溪管道运输。

北溪1号管线和北溪2号管线几乎是平行的,所以长度差不多,大约都在1230公里左右。

这种在海底输送天然气的管道是非常结实的。

北溪天然气管道为钢管,内径为一米,钢管壁厚41毫米,外面还包有一层钢筋混凝土。

这种钢管的壁厚和潜艇耐压壳的厚度都差不多了。

这种水下的天然气输送管道不是由人工铺设的,而是专门有铺管船完成铺设。

钢管是一段一段的,在铺管船上进行焊接,再沿着一条滑道沉入水中。焊接的速度就是铺设管线的速度。

一般的情况下现代化的铺管船,每一个小时可以铺设200米的管线。在海况合适的情况下,一天可以铺设5千米的管道。

这些管道也不是直接放置在海底的。首先要在海底开一条槽,然后在这个槽上堆上碎石,这个管道就是安放在这个碎石上面的。类似铁轨铺设在碎石渣上一样。

钢管的长度相当长,所以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能力。

和1000多公里的尺度相比较,铺设在海底的天然气管道,实际上是相当于柔性的。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小地震是很难把这个钢管破坏的,就好像地震没有办法把一条绳索震断一样。

所以,这个天然气管道是被某种爆炸破坏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爆炸的能量必须达到相当高。

摧毁海底的液化天然气管道,相当于摧毁潜艇。

除了天然气管道不会像潜艇那样移动以外,它的结构强度应该说比潜艇要高。

因为潜艇直径比较大,在外部高压环境下,强度是受制于材料的结构特性。

这个结构特性,主要是管径和这个管壁的厚度比值。

管的直径越小,管壁的厚度越大,这条管道就越结实。

而且我们知道,如果是爆炸的话,压力是从外向内传递的,但是液化天然气管道里面的液化气,会向管壁施加很大的压力,实际上就是把外界的很大的压力都抵消掉了。

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输送压力是7兆帕。一个大气压是0.1兆帕,那么7兆帕就相当于70个大气压。

北溪天然气管道最大的铺设水深是210米,相当于21个大气压,也就是说管道内部向外部施加的大气压抵消外部水压以后,还有50个大气压。

要把这个管道给压扁的话,至少在外面加50个大气压,再加上额外把钢管压扁的压力,然后才能把这个钢管给破坏掉。

里氏地震和爆炸能量的换算公式如下:lgE=11.8+1.5M。

E是爆炸释放的能量,单位是尔格,1尔格相当于10的-7次方焦耳;M是里氏震级。

根据本次爆炸测算的2.3级地震,带入这个公式里面可以计算出来,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77亿焦耳。

1千克TNT爆炸释放的能量为4200千焦。

2.3级地震相当于42千克TNT爆炸释放的能量。

而且这42公斤的炸药还不能分散布置,必须定向爆破才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管道的铺设水深在200米左右,所以人工下去安炸药是不太容易的,而且水下漆黑一片,很难定位管道所在的位置。

但用制导武器摧毁还是可以的。

水下的制导武器就是鱼雷,那么鱼雷的口径有三种。

650毫米,装药600公斤;533毫米,装药是300公斤;324毫米,装药40公斤。

所以,北溪天然气管道很可能是被324毫米鱼雷给摧毁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事故发生在水下,没有人出来承认,可以说是罗生门,寻找证据都很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