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迟开的桂花

 永嘉陌上尘 2022-09-30 发布于浙江
昨夜闻到一缕桂花香,午间在二食堂门前找到了它。相较往年,今年的桂花迟来了近十五天。可惜宿舍门前的大桂花树移走了,半死不活地栽种在楼下。当然,也有幸事,比如文科大楼对面的围栏拆除了,大片的桂花可以近距离接触。

提及桂花,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琦君的《桂花雨》。很幸运,在《桂花雨》的发生地温州前后待了七年。大罗山上,除了杨梅,便是桂花。不过印象最深的当属学子广场与育英图书馆门前,那里的桂花树很高大,圆滚滚的像球。金秋时节,花香飘满图书馆,书香伴着花香,让人沉醉。

提及桂花,我们也会不禁想起“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开学老梗。实际上,桂花的品类还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在辨识的过程中,我们便会慢慢养成敏感的心。桂花给人们带来了香,人们也赋予它以情。

在朋友圈发了一组桂花的照片,远在牡丹江的刘老师评论说打算买一些干桂花。询问得知,原来他们那里不适宜桂花栽种,秋日很难有桂花可赏。听罢,更觉身处南方的幸运。江南不仅是地域,也是诗意的象征。这份诗意固然离不开多情多才的文人,更源于大自然草的馈赠,比如多样的花木、秀丽的山川…… 但诗意似乎又与地域无关,比如刘老师在东北居住,但却心在江南,不仅买了干桂花,还购置了桂花酒。

桂花是实体的花,但却也是文化的叠加。我们虽然看的是眼前之花,但不经意间却会把前人笔下各种桂花的意蕴赋予它。我们会想起“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会想起“人闲桂花落”,会想起“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会想起“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会想起“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会想到“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甚至还会想到《红楼梦》中那个有些粗鄙的夏金桂,还有续书中“兰桂齐芳”的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