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我没上大学,就可以心安理得做服务员了”,大学学历怎么成了00后就业的“纸枷锁”?

 微语职场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在各大平台火起来了一个“金句”——“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或许就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庸。”

有人把这个句式剪辑成视频,搭配伤感的话语和辛苦的工作生活,虽然尽显矫情,但还是戳中了不少人的焦虑。

于是,各大才子佳人争相效仿,引发了一场大型造句仪式:

“如果我没有上大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成为包吃包住的服务员,无需为现在的高不成低不就而忧心。”

“如果我没有上大学,就可以做我热爱的咖啡师,为每一位顾客绘制各种定制的图案,展示我的艺术才能。”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一个好大学,多一条选择的路。”

可是,在学历崇拜愈演愈烈的当下,我们都未曾想到,学历会以“纸枷锁”的形式出现在00后职场人口中。似乎告诉我们,学历在当代年轻人心中的意义,已经悄然走向相反的方向。

那么,对于00后来说,学历到底是就业的“敲门砖”,还是就业的“纸枷锁”?

01.“如果没有读大学,现在美滋滋做服务员”。

“如果没有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做服务员、营业员、收银员……”,这句感慨来自我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妹。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我的表妹不仅要和1076万应届生竞争,还要和这几年摩擦失业的打工人竞争,何其残酷,始料未及!

本以为这仅是一个求职失意的00后大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失望,没承想在表妹的动态评论列表里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

假如没有学历,每个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无比清晰。然而,一旦套上了学历的枷锁,他们的职业发展开始迷茫起来。

学生时代,我们就学习过“正确的择业观”,尽管我们都知道“360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所以,我们不应该更没有资格去歧视体力劳动的岗位。

但是,在经历了长期的耳濡目染,教育和出路似乎已经牢牢捆绑在一起,成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固有认知——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逃离服务员、收银员、打扫卫生等等诸如此类的岗位。

因此,在“学历纸枷锁”的抱怨中,工作似乎也被迫分出三六九等。

服务员、收银员、扫大街、门卫等一系列小学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瞧不起”或者“拉不下脸”来从事的工作。

事实上,对“如果体”有共鸣的年轻人,是真的不觉得学历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为学历寒窗苦读将近20载,却发现毕业后就业难或者无法得到理想的报酬。自己的“信念”似乎被动摇,但又无法完全放弃,于是陷入无限的痛苦和焦虑中。

微语不禁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不考虑面子,你最理想的职位是什么?

02.始终“放不下脸面”,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源自何处?

一方面,00后大学生毕业后陷入“就业难”的怪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倾力扶持;另一方面,一些工作岗位很对00后的胃口,但求职时始终“放不下脸面”不敢轻易尝试。

部分同龄网友支持鼓励,直言“人生是自己的,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做主才是真”;大多“过来人”耐心建议“孩子,你读了那么多书,不去做贡献,就是浪费啊!你的父母会被亲朋瞧不起的!”

正因为此,“如果我没上过大学”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的焦虑。

在20世纪90年代,专科生就是“稀缺品”,更何况是本科生了。学历的优势使我们的父母辈能够享受毕业“包分配”,工作不用愁等“待遇”。还能享受“职工幼儿园”、“职工低价房”等政策,保证其后续的成家立业。
而如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文凭褪去了原有光环,就业环境也悄然发生变化,很多企业更加看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经验,而不仅仅是高学历。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新型行业和岗位随之诞生。

这时候,再沿用30年之前父母辈的择业观审视当下的就业现状,的确不合时宜。在我看来,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帮助更多00后实现就业,“共情”和“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应届生没有立刻找到工作,本身就处于焦虑情绪中不可自拔:因为没有选择“老一辈眼中体面的”工作,可能被视为“啃老”或者“躺平”;一旦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职业或者不需要学历门槛的岗位,会被长辈指责“白读书,浪费学历,丢家族的脸面”。

大学学历本应该是就业的“加分项”,为何成了00后择业的“纸枷锁”?

03.跳出框架,每个人都可以闪闪发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平凡的岗位中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一种荣耀!可是这样身份的束缚,依旧影响着这群00后的孩子们。

部分00后表示,在选择职业之前,附加了太多的条件:父母的期望、自己的学历、专业、教育成本、长辈的面子……似乎个人喜欢与兴趣一文不值。

宇宙的尽头其实不是体制内,而是无法摆脱的对比。即便考上了编制,也有政府编、事业编、教师编等等对比维度。

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自我定位、家庭定位和社会定位设置了三重限制,其实,在社会发展至今,学历不再是一个稀奇的标签,诸如“985毕业生捡破烂”这样的报道将失去价值。

上大学的意义,是在于让年轻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职业,而不是平添束缚和羁绊。

近年来,人社部陆续发布了不少新职业。各种新兴产业也催生了家庭收纳官、民宿管家、电竞选手、自媒体运营、外卖骑手等大量新职业,涌现出更多具有多重身份、职业和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

04.00后应该树立的择业观。

(1)眼界放宽:先就业,后择业。

在老一辈职场人眼里,“只有专业对口,竞争力才更强,工作更容易上手”,因此,你一定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的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可否认,“大学就是这个专业,所以我一定要找到对口的工作”,这种“非此专业不行”和“非此行不入”的想法也会让更多00后大学生背上沉重的择业枷锁。

微语认为,当现实与理想发生碰撞的时候,放下专业包袱,放宽视野,活在当下,选择一份不错的非专业工作,总比苦等要强得多。

试想,哪一位职场大拿,是只懂一门专业的?

因此,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吧,多结交一些专业以外的朋友吧,看看外面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当你的眼界不断开阔,生活不断丰富,人生才能厚重起来!

(2)初入职场,跳槽并不丢人。

关于跳槽,老一辈职场人对它仍存在某些误解或者偏见,这里微语首先要为跳槽正名:

跳槽,是一种完全正常且健康的职场行为;

跳槽与一个人的忠诚度无关:跳槽过好多次的,不意味着这个人忠诚度就低;从来不跳槽的,也不意味着他的工作就专注认真!

跳槽与能力无关:主动跳槽,不代表一个人能力出众;被动跳槽,也不代表一个人工作能力低下。

什么才是“对”的路?在这个世界上,我相信没有人能肯定地告诉你:“这条路!就是正确的路!”反之,微语认为,所谓对的路,就是不停地试错,在错误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就比如,你不懂得谈恋爱,不懂得婚姻的奥秘,那就千万不要刚谈恋爱就结婚,而是需要多谈几次,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初入职场,你可以多换几份工作。年轻就是本钱,年轻就是多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短期来看,似乎把时间浪费了,其实这是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

看似人生有限,就是需要着急,但是,当你在寻找捷径的路上不断摸索,其实你就已经踏上了最长的弯路。

因此,不论是考上985后成为白领的职业精英,还是在百货大楼做服务员的表妹,我们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有人选择理想主义,有人践行个人爱好!在真正热爱的领域,把小事做到极致,也是另外一方新天地!

讨论:

对于00后来说,学历到底是就业的“敲门砖”,还是就业的“纸枷锁”?

大学学历本应该是就业的“加分项”,为何成了00后择业的“纸枷锁”?

什么才是“对”的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END——

自我介绍:
微语职场,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助力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
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往期精彩:
求职很难?面试官表现太差劲,00后拒绝给公司发offer!
当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想问的”,这么回答你就输了!
太漂亮也是错?没错!女生面试因长相好看被公司拒绝,有点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