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研修】十三陵学区站:自主教育吴正宪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自主发展 2022-09-30 发布于北京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在新课标出台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标变化,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2022年9月22日,自主教育吴正宪北京数学名师工作室以《“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进行了专题研讨。

参与本次活动的校区有:十三陵学区,古城第二小学、回龙观中心小学、后南仓小学、天通苑学校以及。

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为十三陵学区的杨春燕老师。专题研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部分为来自十三陵学区的于萍老师和王建和老师带来的《单元整体构建》的两节课,第二部分为老师们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互动交流,第三部分为吴老师为徒弟们解答疑惑。

第一部分 数学课堂呈现

第一节课是由于萍老师带来的展示课——《线段、射线、直线》,从是什么、为什么的两个问题进行导入。通过画、认识、实践、阅读这四种方式对这一课进行学习。

第二节课是由王建和老师带来展示课,王老师以两个问题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课程内容为于萍老师上节课内容的延续。

第二部分 互动交流

于萍老师和王建和老师从备课的角度,以及课堂的生成谈了自己想法。其他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




于萍老师



设计这节课主要的想法是通过自主阅读的形式对课程建构,让孩子对课题有猜想,再进行研究和验证。但是孩子对于如何阅读数学书没有概念,所以这节课就是在教孩子如何阅读数学书。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如何进行单元建构,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研究。




王建和老师



设计这节课主要体现了两点内容:

一、画图是一种技能,但是技能的背后一定是有思维的支持 

二、通过具体的活动接近学生的认知,让他们认知线的本质,学生更多是靠经验和想象完成对知识的理解




杨春燕老



在听第二节王老师的课程时,在学生画线段三条路时,是不是都从一个点出发才准确?如何才能准确的来表达线段最短?




焦雅老



数学是需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生活中。从两点间线段最短到引出距离这一点是很好的,数学是要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第三部分 专家点评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由原来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几何、统计概率、综合实践。整合成了七个学习主题。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课程的属于七个主题中的哪一个;次是需要找到对应的核心素

我们的课堂不要过于形式化,我们更希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出新想法,真正把核心素养落实。

于萍老师和王建和老师这两节成功的数学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你们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里,我看到了你们是真正的以学生作为朋友,为学生开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活动最后,各位老师都表示经过吴老师这次关于《“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专题研讨,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把新课标学得更透彻,更能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力放矢的落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体会,只有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课堂效果才会更好。













END
























扫描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