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装备志——9M113反坦克导弹

 兰州家长 2022-09-30 发布于甘肃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章图片1

9M113竞赛反坦克导弹,北约称为AT-5拱肩苏联图拉设计局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目前主要为俄罗斯制造,现对于能够单兵携带的反坦克火箭筒,竞赛体型较大,而且需要发射架,所以应该属于重型反坦克导弹。

文章图片2

9M113竞赛反坦克导弹,基础参数,弹重14.6公斤,长1.15米,直径135毫米,最大射程4000米,出膛速度75~90米/秒,最大飞行速度250米/秒,静破甲厚度600~700毫米,使用9P135M发射器,重22.5公斤,主要编制为双人小组,射手和观察手

文章图片3

导弹装备了9Sh119M1白光瞄准具,还可选配1PN65热成像观瞄仪,不过热成像更重约为6.5公斤,9M113采用红外半主动制导,有线传输指令,这样的制导方式降低造价,但是容易受到干扰,而且并不具备射后不管的能力,导弹在飞行途中容易受到光电干扰装置干扰,比如窗帘干扰装置,烟雾弹,而且光纤和铜线也有可能被障碍物缠住,那就是真布朗运动弹了。

文章图片4

为了减少这样的事故造成坠毁,9M113使用了单指令线操作系统,这种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指令线落地后刮蹭到障碍物而绷断,甚至落在淡水中也不会短路,但是在咸水之中就不行了,随后导弹在发射后飞行70-75米后才会进入操作员的光学瞄具视野范围内,在此之前会自动启用一套临时的机动命令,让导弹进行向左上方飞行避开地面障碍物。

文章图片5

9M113在研制之初就曾因发射容器材质造成分歧,设计师之一马卡洛夫认为使用金属容器更好,在试制阶段发射容器采用了0.8毫米厚的不锈钢,另外一位设计师西普诺夫则是倾向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西普诺夫在拿到不锈钢发射容器之后就地进行暴力测试,就是直接放地上用脚猛踩,之后看着被踩出凹痕发射容器的马卡洛夫不再坚持,后续反坦克导弹都采用了更结实的复合材料。

文章图片6

红外半主动制导,有线传输指令制导,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导弹尾部有一个光源,可以是导弹的高温尾焰,也可以是一个红外光源,发射器上的制导站跟踪这个光源,通过测角器测出跟目标的偏差角,再遥控导弹修正这个偏差角,通过导弹拖拽的光纤或者铜线进行传输引导导弹飞回到瞄准线上,而发射装置的观瞄系统则需要持续瞄准照射需要命中目标,直到导弹击中或打偏。

文章图片7

导弹采用串联破甲战斗部,使用金属射流击穿敌方装甲,也是反坦克导弹的标准配置,很多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都配备了这个技术,主要是来威胁披挂爆炸反应装甲的坦克或装甲车,前部的小弹头提前引爆装甲暴露出基甲后,位于后部的主战斗部将其击穿,杀伤车体内部人员或摧毁炮弹发射药。

文章图片8

因为较大的体型,为了增加其机动性,部分得到了这型反坦克导弹的国家将其安装在了BMP-2,BMD-2,BRDM-2等装甲车上,现在俄罗斯使用短号反坦克导弹替换了这型老旧装备,不过拿来武装一下小国陆军还是可以的,比如现在的东欧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印度等。

文章图片9

比如我们曾经的同志加兄弟,现在是友好邻居的越南,最强的反坦克武器就是这型导弹,曾在总理阮春福视察越军全军竞赛优胜部队时,期间对部队主要武器进行了低调展出,不过这也不是让人很吃惊,毕竟越南算是苏联和俄罗斯武器的忠实拥趸,基本上全身上下从海军到陆军都是用的苏制或俄制装备,猎豹轻型护卫舰,苏27,棱堡岸基反舰导弹,T90等等。

文章图片10

9M113反坦克导弹在1976年进入服役,已经进行了多次改进,到了90年代图拉设计局又研发了9M113M反坦克导弹,破甲穿深达到了800毫米,使用红外测角仪测角,半自动制导和有线指令传输技术,威力更强,同样出口了不少。

文章图片11

俄军在阿斯特拉罕地区训练场进行演习时,一辆BMP-2步兵战车发射一枚9M113M反坦克导弹,误击了一辆T-90A主战坦克,这型坦克是俄罗斯现役最强的几型主战坦克,采用了焊接炮塔,虽然被命中了炮塔的侧后方,但是反应装甲,炮塔后面的各种金属工具以及行李成功抵挡住了金属射流,没有击穿或者殉爆,车体大概率保持完整,未造成人员伤亡。

文章图片12

这么多年外贸当然也拿出了不少的真实战例,比较出名的就是在2015年胡赛武装用一枚9M113M从正面击毁了一辆沙特陆军的M1A2 SA主战坦克,不过车辆的抑爆装置和泄压板成功工作并未引起殉爆,但最终还是被彻底烧毁。

文章图片13

要知道这型主战坦克是美国当年外贸的较强产品,没有安装贫铀装甲的M1A2装甲防护还是略逊一筹,看最后这辆坦克被击毁的照片,大概率是被命中了坦克炮塔和车体之间的窝弹区,不知道是胡塞武装打的准还是沙特陆军接的准,打到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神仙难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