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法国巴黎,大家一定会想到承载着艺术瑰宝的宝藏博物馆!尤其是那些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吸引了无数游客不远万里前去膜拜 
但是,你知道吗?其中不少名画竟是以尸体为原料创作而成的 

木乃伊棕——源于木乃伊尸体的颜料 众所周知,许多知名画家为了追求画作的神韵,对油画颜料的选用极为苛刻。其中,弥足珍贵的木乃伊棕(Brun Momie)便是画家们求而不得的宝物。 
这种棕色颜料的“原料”极为罕见,是由埃及木乃伊尸体研磨制成 
没错,就是我们在纪录片里见到的那种木乃伊 
“原料”不仅包括猫科动物木乃伊,甚至还有人类尸体 
因为质地细腻、色泽光润,非常适合描绘人物脸部,因此木乃伊棕成为18世纪炙手可热的珍贵颜料。 
木乃伊棕这种颜料最初的主要成分为: 白色沥青、没药、人类或动物的木乃伊、 加纳利群岛木乃伊残骸 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家作品,都使用了大量的木乃伊棕。 
比如,卢浮宫镇馆之宝《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 
画家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就使用了木乃伊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皮肤。 
还有著名的《本杰明自画像》👇 画家本人(本杰明·韦斯特)的额头阴影处,也使用了木乃伊棕打底。 这些惊世之作,也顺便把“木乃伊棕”给带火了。许多艺术后生们也开始追随大师的步伐,四处寻求同款颜料👣1712年,巴黎一家艺术品商店正式出售木乃伊棕。随后,出售“原料”木乃伊的商店更是随处可见 在西欧艺术家们疯狂抢购的同时,埃及这边却遭受着严重的历史遗产侵害。为了牟取暴利,埃及当地人疯狂挖掘各种木乃伊,然后以极低的价格偷偷运送到欧洲大陆。最疯狂的时候,一天木乃伊交易量就达到270具。更有甚者,欧洲皇室们要求其画像颜料必须采用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原料,以凸显其显赫地位。如此丧心病狂的要求,导致当时埃及帝王谷近乎所有的法老陵墓都被盗掘一空 19世纪的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在得知自己的颜料竟然取自人身木乃伊时,震惊之余,立刻取出这些颜料并进行了体面的葬礼仪式👍1964年,在木乃伊交易盛行400年之后,木乃伊棕颜料的传承者们发出最后声明:现存木乃伊数量已经无法支撑“木乃伊棕”颜料的生产☹️随后,这种原始开采的方式被叫停,“木乃伊棕”也随之消失了一段时间。直至现代,人们发现用赤铁矿和石英制成的铝土矿颜色(Bauxite Mummy)也能代替木乃伊棕,而且使用后不会出现颜料开裂问题 如果说“木乃伊棕”的研制方式过于野蛮残暴,那么,欧洲盛行的另一种“取材方式”则更加泯灭人性!实际上,制作木乃伊棕的方法除了粉碎木乃伊尸骨,还有一种“掏心掏肺”的方式😨在18世纪,“用心脏做颜料”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艺术圈里心照不宣的暗黑操作。这种新鲜的“原材料”需要达到很高的标准——健康、无疾病,否则会影响颜料的色泽和质量。一开始,大多数画家们选择了兔子的心脏。但是,也有少数丧心病狂的疯魔画家将目标瞄向深邃的皇陵墓穴。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心脏就惨遭毒手,被制成了木乃伊棕颜料。尽管是传说,但听起来已经令人深感不适。可万万没想到,不久前法国媒体证实,的确有两位画家购买并使用了王后的心脏 他们分别是亚历山大·保·德·圣-马丁(Alexandre Pau de Saint-Martin)和马丁·德罗林(Martin Drolling)。不仅如此,马丁·德罗林还曾购买过奥地利公主安妮,也就是路易十四母亲的心脏。路易十四第一任妻子玛丽·泰蕾莎(Marie-Thérèse d'Autriche)还有几位法国本土王后也惨遭毒手 如今,挂在卢浮宫里的世界名画《厨房里》(L'intérieur d'une cuisine)便是马丁·德罗林用王后心脏“画”出来的得意之作。现在看来,画中那些食物竟然是用血淋淋的心脏绘制而成,蜗蜗已经隐约闻到了一股血腥味 回顾欧洲艺术史上的这段“黑历史”,后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感叹将这些尸骨“升华”为流传百年的艺术佳作,是艺术家们 “永恒的浪漫”;也有人斥责这种泯灭人性的艺术行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法抹去的“污点”。 大家又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