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埔军校14期1总队同学名录补遗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2-09-30 发布于河北
 
近日收到一箱货,其中有一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一总队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册》(以下简称纪念册),为该总队去台同学于1988年编印。略显遗憾的是,这次搬家回来恢复书架时发现原已有一册,也不知买了有几年了,合着这册纯是买重了...

我颇为喜欢此类台湾同学编印的纪念册,因为里面往往还增添了一些原版同学录中没有的内容,比如同学回忆文章等等。14期1、2总队的纪念册是我目前发现最好的两本,因为其中还完整刊印了原版同学录的同学照片页,不过1总队这本是微缩的(我自己制作的影印本可比这个好多了图片)。昨日翻了一遍,有一大一小两个发现。

先来说说大的。1938年原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一总队同学录》,收录有步、炮两科毕业同学1182人,这算是“正宗”本总队毕业的,湖南版《黄埔军校同学录》有记载的也就这些人。昨日我在纪念册中发现,后来另外还有工、辎两科近千人比叙为14期1总队工兵、辎重科学籍!这就是我以前常说的、一般很难去查考的比叙关系,由于关山远隔,这部分同学大多不会收录在总队原版同学录里,当然湖南版《黄埔军校同学录》中也不会有。恐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这回事,别人只能是在这种后来编印的纪念册中有意去探究,才会发现端倪。

我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昨晚连夜将这部分此前遗漏的名录整理了出来,总计937人,这使本总队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我亦会将14期1总队的新文本重新提交给老兵记忆博物馆,这次增补后,我首批提交的黄埔生姓名亦将增至124409人。增补的这些名字,之后也将会由“老兵记忆博物馆-黄埔名录计划”呈现。出于对合作方权益的尊重,名录暂不在我的个人平台内发布,还望见谅!如您有长辈符合下段所述情况的(仅限于14期1总队工、辎二科),可留言告知,我会帮您查询确认一下。

此次增补的937人包括工兵科882人(为工兵学校学生第一、二、三期比叙)、辎重科55人(由于资料缺失欠18人)。工兵学校学生第一、二期由1937年冬新招考的具备大学文化程度的学生及1936年8月在济南招考的第三路军军事教育团转学同学组成,编为一个大队(大队长黄德馨上校),1938年11月在湖南零陵毕业;第三期则为1938年1月在广州招收,先在黄埔四分校接受基础教育后转入工校,1939年5月毕业。辎重科55位同学系1937年6月在南京入学,由辎重兵学校代训,1938年12月毕业于广西全县。此937位同学皆无照片收录。

另在纪念册中还有一张《中央军校第十四期各总队同学编序统计表》,与我去年编制《抗战时期黄埔军校14-19期各总队、独立大队番号序列表》时参照的14期的相关资料相比略有不同(人数有变化,且多了一个11总队),这是那个小的发现。正好近期做黄埔名录项目时,也重校了14期的四个总队,人数相对来说更为精细一些,此番顺便重新修订了黄埔14期的番号序列表,并增添了总队长信息,附于文后。

                                静思斋  于岳
                                2022年9月28日


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番号序列表(修订二版)
(总队番号/总队所属/毕业人数/总队长)

14期1总队,本校,2119人,范汉杰、成刚
(注:14期1总队同学录中载1182人,另有工校、辎校代训生937人核列为本总队学籍)
14期2总队,本校,1838人,方天、张世希、王昌烈
(注:据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二总队入伍五十周年纪念册统计,增补防炮、通信队同学)
14期3总队,第一分校,1193人,章履和
14期4总队,第一分校,977人,李强
14期5总队,第二分校,1139人,周磐
14期6总队,本校,1201人,唐宇纵
14期7总队,第四分校,1298人,白兆琮
(注:校史载本总队毕业人数为724人,其余应为各兵科学校代训生核列为本总队学籍,其中另有284人改算14期1总队工兵科,故此处人数应与1总队有重合,暂无法精确核算)
14期8总队,第五分校,588人,唐继鏻(兼)
14期9总队,第六分校,1618人,陈维沂
14期10总队,特训班六期改叙,3745人,康泽(兼)
14其11总队,特科干部教育班第三期改叙,745人,俞大维(兼)
(注:本总队原即军政部化学兵总队干训班)

总计:约16461人(实际应小于此,标红者为我已据同学录及相关文献重校,1、2、5总队我博客&公众号中已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