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收到一箱货,其中有一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一总队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册》(以下简称纪念册),为该总队去台同学于1988年编印。略显遗憾的是,这次搬家回来恢复书架时发现原已有一册,也不知买了有几年了,合着这册纯是买重了... 我颇为喜欢此类台湾同学编印的纪念册,因为里面往往还增添了一些原版同学录中没有的内容,比如同学回忆文章等等。14期1、2总队的纪念册是我目前发现最好的两本,因为其中还完整刊印了原版同学录的同学照片页,不过1总队这本是微缩的(我自己制作的影印本可比这个好多了图片)。昨日翻了一遍,有一大一小两个发现。 先来说说大的。1938年原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第一总队同学录》,收录有步、炮两科毕业同学1182人,这算是“正宗”本总队毕业的,湖南版《黄埔军校同学录》有记载的也就这些人。昨日我在纪念册中发现,后来另外还有工、辎两科近千人比叙为14期1总队工兵、辎重科学籍!这就是我以前常说的、一般很难去查考的比叙关系,由于关山远隔,这部分同学大多不会收录在总队原版同学录里,当然湖南版《黄埔军校同学录》中也不会有。恐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清楚这回事,别人只能是在这种后来编印的纪念册中有意去探究,才会发现端倪。 我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昨晚连夜将这部分此前遗漏的名录整理了出来,总计937人,这使本总队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我亦会将14期1总队的新文本重新提交给老兵记忆博物馆,这次增补后,我首批提交的黄埔生姓名亦将增至124409人。增补的这些名字,之后也将会由“老兵记忆博物馆-黄埔名录计划”呈现。出于对合作方权益的尊重,名录暂不在我的个人平台内发布,还望见谅!如您有长辈符合下段所述情况的(仅限于14期1总队工、辎二科),可留言告知,我会帮您查询确认一下。 此次增补的937人包括工兵科882人(为工兵学校学生第一、二、三期比叙)、辎重科55人(由于资料缺失欠18人)。工兵学校学生第一、二期由1937年冬新招考的具备大学文化程度的学生及1936年8月在济南招考的第三路军军事教育团转学同学组成,编为一个大队(大队长黄德馨上校),1938年11月在湖南零陵毕业;第三期则为1938年1月在广州招收,先在黄埔四分校接受基础教育后转入工校,1939年5月毕业。辎重科55位同学系1937年6月在南京入学,由辎重兵学校代训,1938年12月毕业于广西全县。此937位同学皆无照片收录。 另在纪念册中还有一张《中央军校第十四期各总队同学编序统计表》,与我去年编制《抗战时期黄埔军校14-19期各总队、独立大队番号序列表》时参照的14期的相关资料相比略有不同(人数有变化,且多了一个11总队),这是那个小的发现。正好近期做黄埔名录项目时,也重校了14期的四个总队,人数相对来说更为精细一些,此番顺便重新修订了黄埔14期的番号序列表,并增添了总队长信息,附于文后。 静思斋 于岳 2022年9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