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京70岁“生日献礼”;泽连斯基急召会议;俄兵截听电话爆内幕;北溪再爆第四个破口

 学院2009 2022-09-30 发布于北京

美国罗文 美国的那些事儿 2022-09-30 06:17 发表于美国

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周四确认,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明日(9月30日)签署正式文件,宣布俄罗斯吞并四个举行公投的乌克兰地区。

图片

仪式将于当地时间周五下午3时(美东时间上午8时)举行。乌克兰政府誓言要在战场上扭转局势之际,俄罗斯则急不可待地要锁定其领土主张。

他补充说,普京将在仪式间隙发表讲话,并与俄罗斯支持的四个被占领地区的领导人会面。

赫尔松(Kherson)和扎波罗热地区(Zaporizhzhia)以及自封的顿涅茨克(Donetsk)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uhansk)的分离主义领导人在投票结果公布后都前往莫斯科。

这四个地区共占乌克兰领土的18%左右。最近,它们均在莫斯科支持下进行了是否加入俄罗斯的“全民投票”。西方领导人广泛谴责这次公投是“骗局”。

来自受影响地区的报告显示,当局在武装警卫的跟踪下,挨家挨户搜集选票。上述四个地区公投的结果均以超过87.05%的支持率告终。

图片顿涅茨克共和国亲俄头子Denis Pushilin(中)在公投后新闻发布会上

然而,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月份对乌克兰人的调查,就在俄罗斯入侵之前,该国没有一个地区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统一。

美国和欧盟将就普京的局部动员征兵对俄罗斯实施额外制裁,甚至俄罗斯一些亲密的传统盟友,如塞尔维亚和哈萨克斯坦,也表示他们不会承认“吞并”之举。

俄罗斯政府官员表示,一旦这四个地区正式并入俄罗斯,它们将处于莫斯科的核保护伞之下。

据路透社报导,红场上已经竖起广告牌和巨型视频屏幕,显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俄罗斯!”字样。

图片签字仪式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

国家通讯社援引共产党代表帕菲约诺夫(Denis Parfyonov)在其Telegram频道上的帖子报导,俄罗斯议会下院成员也收到参加周五克里姆林宫仪式的邀请。

路透社报导说,俄罗斯议会上院负责人表示,该院可能在10月4日,即普京70岁生日前三天,审议这四个地区的并入问题。这可能将被视为普京70岁生日的献礼。

图片

俄罗斯战场失意 美欧继续支持乌克兰

在俄罗斯准备为“吞并”举行庆祝活动之际,莫斯科再次在战争中遭遇严重挫折,俄军最近几周在东北地区被乌军击溃。

一些军事专家说,基辅准备再一次大败俄军,正逐步包围俄罗斯在顿涅茨克省北部主要剩余阵地莱曼镇(Lyman)。该镇可能为乌军向俄军目前旨在吞并的大片领土发起进攻开辟道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日与包括英国、加拿大、德国和土耳其在内的外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通话,他继续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乌克兰——反对吞并。

“感谢你们所有人毫不含糊地明确支持。谢谢大家理解我们的立场。”泽连斯基在周二深夜的视频讲话中说。

图片

美国已经公布为乌克兰提供价值11亿美元的新一轮武器包。其中包括18个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HIMARS,海马斯)发射器、配套弹药,各种类型的反无人机系统和雷达系统。自此,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162亿美元的安全援助。

美国还表示将因公投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预计欧盟将在未来几天通过对俄罗斯第八轮制裁方案。

俄兵电话被截听

普京在2月24日宣布以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及“去纳粹化”为目标,展开“特殊军事行动”。但根据乌克兰军方截听到俄军通话内容,俄军对于战事的混乱明显感到不安和恐慌。

图片

《纽约时报》公布了乌克兰军方在3月截听到的数千通俄军通话部分内容。打出这些电话的都是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近郊布查镇的俄罗斯士兵。他们无视命令,从战争前线用手机打电话给妻子、女友、朋友和父母。

有士兵向母亲表示,“没有人告诉我们是去打仗,只在离开的前一天警告了我们”,还有人收到的指令是“受训几天”。

俄罗斯当局原本以为几天就能攻下基辅,没想到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俄军的战术失误等一连串不如预期的发展,让前进乌克兰前线的俄军陷入泥淖。

有士兵感叹,“我们无法占领基辅,只能占领村庄,最多只能这样了”、“普京想占领基辅,但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当家属告诉前线的俄军,普丁表示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俄军不满回应,“他犯了大错”。也有人气到大骂,“这该死的军队”(F**K the army),扬言一回国就不当兵了。

俄军除了对战略错误表示不满,还坦承抓捕并杀害平民,以及掠夺民宅和公司。有人向女友炫耀他如何和其他士兵闯入民宅,大肆掠夺,还问女友想要三星或是LG的电视。

据《商业内幕》揭示,有俄兵电话录音说,他被告知杀死乌克兰看到的每一个人,包括平民。

图片

随着乌克兰军队陆续收复曾遭俄军占领的地区,更多骇人的侵犯人权证据陆续曝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多次指责俄罗斯“残忍及恐怖主义”犯下战争罪。

最近,俄罗斯集结一批新的预备役官兵准备派遣上前线,但其中不少士兵明显已上了年纪,头发花白,也没有壮硕体格,有些显然是不适合打仗的。

图片

根据《太阳报》报导,普京下达部分动员令后,全国各地有不少年轻人被迫“征召”坐上游览车,前往军营。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的港口都市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27日集结新的一批预备役军人,准备派遣至乌克兰作战,军人们齐聚在历史名胜“纳希莫夫广场”(Nakhimov Square),举办启程仪式,现场涌入许多家属们含泪与亲人告别。

图片

只不过接受征召的士兵中,不少人已满头白发,看起来相当年迈,扛起步枪看起来无精打采。

外媒报导直言,这场景宛如回到二战时期,将年老与无法派遣海外的男性,通通逼上战场一样,是普京的爸爸军团。

在正常情况下,从征召到作战,通常需要6个月进行训练,但这些后备军人被派上战场前,只会接受约2周的军事训练,训练时间被缩短2/3,“普京似乎正把一些几乎没受过训练的平民派上战场。”

图片克里姆林宫表示,4州公投地区政府签署入俄的仪式,将在30日举行,仪式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指派行政首长。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9日向外界表示,普丁将于30日,在克里姆林宫的圣乔治厅(St. George's Hall),举行条约签署仪式,正式宣告,基于“入俄公投”高达9.5成同意的结果,乌克兰东部、东南部赫尔松等4州,并入俄罗斯版图。普丁也将发表重大演说,并接见新任行政首长。

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

对此,泽伦斯基痛批这根本是枪口下逼出来的闹剧,欧美各国、欧盟等也纷纷表态,绝对不会承认“伪公投”结果,并认为,就是因为俄罗斯在战事中节节败退,普京打不下去了才会加快伪公投脚步,想复制克里米亚模式,结束令人难堪的战争。

不过各界也不讳言,俄罗斯自认乌东4州是俄国领土,乌克兰军队持续攻击,普京就有“正当理由”发动更残酷、更大规模的“自我防卫”,甚至动用核武。

图片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痛斥根本闹剧一场,却也将于30日召开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紧急会议,让外界推测,整个俄乌战争恐怕已经来到关键决战。

对此,泽伦斯基完全不敢大意,29日晚间由总统府发言人尼基罗夫(Serhiy Nikiforov)对外表示,已经召集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于30日召开紧急会议。

北溪惊爆第四破口

俄罗斯通往欧洲的两条北溪天然气管线,近日接连传出三处不明原因漏气后,瑞典海岸巡防队称又在北溪2号找到新的泄气点,目前北溪1、2号管线共有四处泄气,二处位于丹麦经济水域,另二处位于瑞典经济水域。

图片

北溪管线爆炸造成气体外泄,各国怀疑是俄罗斯蓄意破坏,但俄国将矛头指向美国,华府随即反驳莫斯科制造“假消息”,究竟北溪是谁炸的,各方相互指责,目前仍是罗生门。

瑞典媒体报导,瑞典海岸巡防队透露,在北溪2号天然气管线找到新泄气点,目前已经发现四处泄气,北溪1、2号管线各有二处,丹麦与瑞典经济水域各有二处。瑞典经济海域的两个管道破裂泄气范围,直径分别达900米和180米。

综合外媒报导,北溪天然气泄漏事件,稍早各国政府直言,是遭受人为蓄意破坏,芬兰更指出,只有“国家”才有办法造成如此规模损坏,还点名俄罗斯是背后元凶,原因是入侵乌克兰遭制裁,且先前就对欧洲断供天然气。

瑞典地震学家表示,北溪天然气泄漏现场监测来看,是由爆炸造成的,而不是地震或山体滑坡,相当于几百公斤TNT的爆炸威力。

图片

英国当局认为,北溪事件可能是由水下爆炸装置的攻击,这些装置是远程引爆的,任何水雷都可能在数月甚至数年前就被一条长链从船边投下放到海底,或用水下无人机将其放置在北溪管道旁边。

柏林赫蒂商学院教授Lion Hirth倾向于俄罗斯制造爆炸,若是真的相当令人担忧,意味着俄国发出明确讯号,不久的将来将不会交付天然气。

各方怀疑炸北溪是俄罗斯所为,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反击称,指控俄罗斯是“愚蠢又荒谬”,他说北溪2号的两条支线已注入天然气并准备好输气,如今价格高昂的天然气泄漏,并不符合俄方利益。

佩斯科夫说,“我们从中受益了吗?没有,我们失去了一条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路线”。他强调,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向欧洲增加数倍供应,获利大暴赚,这些企业想趁机捞更多油水。

周二(9/27日),北溪泄漏事件次日,波兰、挪威和丹麦为一条战略天然气管道举行开通仪式,该管线将使波兰和欧盟减少对莫斯科依赖。

图片

挪威是欧洲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也是欧洲纾解能源危机的救星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