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通三迤」基层干部当“扪心三问”

 ptzhangyh 2022-09-30 发布于福建

作者:李煜杭

基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也是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如果把地区发展综合实力比作一张试卷,服务基层就是“必答题”。如何答好这道“必答题”,广大基层青年干部当“扪心三问”,秉持“赶考”初心答好人民满意新答卷。

有没有“我为基层发展争朝夕”的情怀?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成效。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永葆“我为基层发展争朝夕”的情怀,丢掉“镀金”思想、摒弃“跳板”心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工作。在为基层谋发展上秉持“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事观”,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不躲事、不怕事、不推事;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让想法变成说法、说法变成办法;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厚植“重要的不是做事,而是把事情做成”的工作作风。

有没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当前,疫情防控、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助企纾困等工作艰巨复杂,广大基层青年干部要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工作推不动就吃不好饭、问题不解决就睡不好觉”的状态。“时时”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时时”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增强底线思维、战略思维;“时时”保持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时”保持晨思夕念,朝乾夕惕的紧迫感,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判处置。

有没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当前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千头万绪,难免存在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基层青年干部要永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时刻保持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的警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维能力,解决思想困惑、理论迷茫,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撸起袖子不是装点“面子”、做做“样子”,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注重“里子”,扑下身子,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都付诸行动,一件一件做好事情、一项一项落实任务、一个一个解决问题,在干事创业上久久为功、心无旁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