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教育孩子,有“五不责”,值得借鉴

 蔓萝花 2022-09-30 发布于安徽

       对孩子的教育,历来都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比如《三字经》中所提到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以及“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问题。


       显然,由于小孩子思维认知等方面尚不健全,所以难免就要犯错,而孩子犯错,作为家长,自然就要批评责罚,然而,却有一些情况,即使孩子犯了错,也是不宜去责罚的,比如,古人教育孩子,就有“五不责”之说,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是故意犯错,不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思维认知等方面都尚不健全的孩子,所以,当孩子无心犯错的时候,也就是说,他所犯的错,并不是故意的,那么这个时候,最好的教育是——正好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错误的,是不能干的,而绝不是责罚。


知错能改,不责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们历来对那些勇于认错、改错的人,都是报以原谅与赞许的态度的。偶尔犯错,这并不要紧,只要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知错能改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三观”还正在不断地塑造之中,如果从小就把“知错能改”四个字植入脑海,想必将来长大成人之后,一定不会搞出什么乱子的。


在众人面前,不责

       任何人都有自尊之心,尤其是孩子,孩子们的自尊,往往比大人们的更强烈,所以,倘若孩子犯了错,而当众责罚于他,则就是对他自尊心的极大伤害,非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却又适得其反。


吃饭或睡觉,不责

       吃饭的时候或者睡觉的时候,不去责备孩子,主要是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的。毫无疑问,任何人受到责备、责罚,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而若是带着情绪吃饭或睡觉,那么对健康而言,显然是不利的,所以,明智的家长都不会去选择那样的时机责备孩子。


生病,不责

       生病的体验,我们显然都经历过,那完全是一种非常不爽的状态,身体不爽,心情自然也就不爽,而且往往连饭都不想吃,所以,如果在孩子生病期间去责备孩子,那么家长也太没有眼力劲儿了吧,另外,又于心何忍呢?


       以上就是古人教育孩子的“五不责”了,即,非故意犯错、知错能改、吃饭或睡觉、当着众人之面,以及生病等情况,古人往往是不会去责备或者责罚孩子的。显然,这样的方法,不至于让教育的目的“跑偏”,所以,时至今日,依然非常值得借鉴,您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