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中国激光电视行业市场现状及需求趋势分析,未来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图」

 华经情报网 2022-09-30 发布于湖南
一、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性能对比
激光显示技术是继黑白显示、标准彩色显示和数字显示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激光显示技术使用激光光束投射画面,具有分辨率高、色域范围广、寿命长、效率高、功耗低、节能环保等优点。近年来,激光电视技术逐步成熟,并成为了大屏电视消费领域的热门商品,与液晶电视相比,主要性能差异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激光电视行业相关发展政策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文件支持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在2021年工信部表示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加大对激光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激光电视行业也将受益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激光电视产业链
激光电视上游器件供应商高度集中,镜头、光处理芯片、光源芯片集中度均高于80%,上游器件供应商依赖海外,镜头、光源芯片多为日系,光处理芯片TI垄断。
激光电视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激光电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销售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全球重量级玩家入局,激光显示技术表现出十足的创新活力和超强的产品力,受到消费者青睐,持续霸占超大屏市场首位,在大屏市场不断攻城略地,成为彩电大屏市场重要一极。在彩电市场屡屡受挫的背景下,激光电视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21年我国激光电视销售额为47亿元,同比增长27.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销量方面,2016-2021年国内激光电视行业销量CAGR为66.63%。2021年中国市场激光电视销量28万台,同比上升32.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激光电视产业链逐步成熟并实现成本压缩,国内激光电视市场均价随之下降,据统计,2021年我国激光电视销售单价为1.68万元/台,相比2016年销售单价同比下降5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各价位激光电视销量分布来看,1-2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占比最高,为51.5%,2-3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占比15%,小于1万元价格区间销量占比23.6%,3万元以上价格区间销量占比9.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屏幕大尺寸趋势明显
2021年我国彩电平均尺寸达到了54.5寸,同比提高1.5寸,大尺寸市场在市场整体不振的情况下逆势增长,65英寸及以上产品零售额占比达到34.4%,65/70/75/80+尺寸彩电产品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9%/0.9%/3.4%/1.2%,大屏化趋势依然明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成本构成
激光显示无疑带来了更高的色彩体验,但受制于技术成熟度及核心零部件进口占比较高,激光电视成本仍处于高位,纯三色激光电视尤高。较高的成本使得终端售价亦处于较高水平,制约激光电视放量。从激光电视的成本构成来看,其成本构成相对分散,更有利于降低成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激光电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随着激光电视逐步起量,行业竞争者持续增加,当前行业头部玩家均为国产品牌,具体分为三类,分别为传统电视厂商、商用显示厂商与智能微投厂商,当前行业集中度较高,海信作为激光电视品类的开拓者,是当前国内唯一出货量超10万台的品牌,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4月1日,由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激光电视行业标准《电视接收设备激光投影显示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激光电视是指采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显示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显示设备,明确激光电视须以尼特为亮度单位且配备幕布。随着行业标准逐步规范化及消费者认知度提升,龙头加速整合市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海信、峰米、长虹出货量市占率分别为43%、22%和19%,合计约84%的出货量份额,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深耕多年,凭借产品布局和渠道优势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峰米依靠母公司光峰科技的核心器件和ALPD®技术优势扩展产品线并降低成本,将百寸激光电视产品价格降至万元左右,以此实现份额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信与国内上游厂商开展激光器等器件联合研发,逐步提升核心部件自研比重。同时公司加强全产业链布局,其拥有的紧凑高效激光光源模块技术、高效低噪声散热技术、远心照明光路、核心超短焦镜头技术、针对独有芯片的画质提升技术、激光消散斑技术以及菲涅尔抗光幕批量组装技术均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至2021年,海信激光电视相较早期产品在亮度、色域等性能上均有明显提升,同时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布局巩固议价能力,目前公司已实现激光电视光学引擎100%自研自产,同时作为上游厂商承接其他整机企业OEM业务。
技术成熟及规模化生产有效降本,海信激光电视价格带目前已下探至万元以下,预计未来三年成本每年可优化超10%,带动终端价格逐步接近主流液晶电视,助推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中国激光电视行业发展趋势
1、激光电视销售预测
当前我国彩电接近相对稳定的存量竞争市场,基于超大屏幕和较少移位的属性,激光电视主要和75寸以上彩电形成正面竞争,据统计,2021年国内激光电视销量分别约占彩电总销量和75寸以上大屏销量的0.7%和7.8%,仍处于极低水平。随着激光电视的成本下降和性能优化,其相较主流尺寸液晶电视的性价比优势逐步突显,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内激光电视销量将接近170万台,在彩电总销量中的渗透率提升至3.7%,以均价降至11500元左右计算,保守估计,激光电视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激光电视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激光器、芯片目前仍由外资垄断,镜头已实现部分国产化,但国内面向激光电视的供货比例不到20%;屏幕基本实现国产化;光源方面,国产红光已接近实用化水平、蓝绿光无法满足激光电视需求、荧光光源和色轮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投影芯片仍处于研发阶段,中芯国际可量产LCOS方案芯片。随着国产品牌相继进入,上游零部件厂商竞争加剧,下游整机厂商的议价能力增强,有机会带动上游核心器件成本下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