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总是在权衡利弊,却不肯用尽全力

 学习骇客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这是“学习科学”系列

第19篇

哪有什么正确的选择

努力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这篇文章既是写给正在学习的读者朋友,也是写给多年前读大学的自己。

由于平时维护着1000多人的学员群,所以能有机会经常和大学生们聊天,从聊天中也发现很多同学仍然陷在“找方法、权衡利弊、丢弃方法、继续找更好的方法”这样的困境中不自知。

以下内容来源于真实对话,已对有关信息做匿名处理,对话主体为“贝塔”同学和Leo。

3月29日

贝塔:我在知乎看到一种词根词缀背单词的方法,感觉很有意思,比死记硬背好,但是觉得词根词缀可能浪费时间

贝塔:感觉公众号女神进化论推荐的两本书不错,但是又担心不适合考研。

Remark

这里给自己找了两种背单词的方法,但是前怕狼后怕虎。

3月30日

贝塔:视频课还没看完,决定先搞定单词,每天250个,早上背,晚上再复习,但是又担心这样不科学

贝塔:你说的考研英语的复习方法都强调三遍了,我得尽快看一下。

Remark

又在做背单词的计划了。

“尽快看一下”的言外之意就是有空再看,既然都是强调三遍了,为什么那三次都没去看呢?是不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呢?”

4月2日

贝塔:考研学校还没定下来,准备先找本书学着,先看普通心理学行吗?

贝塔:有没有跟普心一样通用的,先搜集几本学起来。

Remark

又在搜集了。

其实普心的学习大家都知道共性教材是北师大彭聃龄那本《普通心理学》,能把这本吃透就非常了不起了。

4月3日

贝塔:这有原版的彭老师的普心,还有文都的,高而基的,以及精编版的课本,应该学哪个

贝塔:个人认为学原本的课本要走很多弯路啊。

Remark

该学的课本迟迟不学,说是怕走弯路,想在各种资料里找到捷径。

4月4日

贝塔:我总结下来,英语的大方向就是“搞定单词+研究真题” 。

贝塔:我语法也不好,有时候看不懂定语从句啥的,然后Leo给推荐了《语法俱乐部》这本书。

贝塔:确定了,就是“单词+语法+研究真题”

贝塔:不知道从哪年的英语真题开始。

Leo:建议最新十年真题。

Remark

终于找到英语的大方向了,且看会不会执行。

针对语法不好的问题,从我给这里获得了学习建议,就是用《语法俱乐部》这本书。

4月5日

贝塔:第一次看普通心理学,我精读一遍、直接整理、制卡到Anki、再复习,还是快速扫一遍呢?

贝塔:我在尝试精读,但是知识密度太大了,我发现句句都是重点。

贝塔:我这样效率不高,我是不是走偏了?

Remark

才学了个开头,就又不淡定了。

4月8日

贝塔:知识体系很重要,我可不可以参考讲义的知识体系,然后心里有个数,然后按照这个框架看教科书,把框架完善呢?

Leo:建议是“先明白框架,然后把细节补全”。

贝塔:我在按照列框架的方式学习,这样的体系有没有什么缺陷

Remark

疑问、释疑、继续怀疑,路在脚下,可是你都不往前迈,能有什么缺陷呢?

4月9日

贝塔:我想考专硕,所以要看那十几本书对吗

贝塔:如果找到了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让他们给划范围,就按照范围复习了,对吗

贝塔:我感觉我是跨考,又准备的比较晚,所以没信心,想请Leo给推荐个非985非211的普通学校。

贝塔:说实话Leo哥,我看了你的公众号的文章里的各种学习方法,还有Anki各种深入的用法,已经给我很大的鼓舞,感觉我以前都是游手好闲地学习。

Remark

不断找方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方法?

4月10日

贝塔:我以前都是用印象笔记记笔记,今天摸索了一下PDF阅读器的记笔记方法,以下是我的笔记,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贝塔:我两天看了一章,这进度是不是有点慢了

Remark

工具反复换。

书只看了一章了,可能还是那种介绍学科背景的门外章节,就又开始担心了。

4月11日

贝塔:我做了第一章的卡片,不用做的这么细吧?

贝塔:复习的时候,瞟一眼,3秒钟就OK了,这个是不是过于简单了?

贝塔:那把卡片做细,除了浪费时间还有别的问题吗

Remark

做了一章笔记,就担心起浪费时间了,学生的时间不就是用来“浪费”在学习上的吗?

4月12日

贝塔:这张大表格我直接做到Anki里,感觉有问题啊

4月13日

贝塔:我用印象笔记的表格做卡片,出问题了。

贝塔:做表格这个学习方法很重要,然而我现在一做表格就产生一种非常抵触的情绪,我刚才又试了一下,我准备找别的方法了

Remark

前面不是琢磨出替代印象笔记的记笔记方法了吗?怎么又走回头路了。

做表格的方法,我已经在教程里给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也都是常用的Excel工具,仍然要独辟蹊径,不折腾不罢休啊。

4月14日

贝塔:请问Leo,七大流派那里考试都是怎么考的啊?感觉都背下来不划算

Remark

又开始权衡利弊了。

不划算?考场是菜市场吗?

4月18日

贝塔:我现在用不用买来真题看看它是怎么考的呢?因为我不知道具体什么样的知识点考理解,什么样的考背诵。

Remark

早早地使用真题指导自己复习,这是已经说过很多次的建议了,还有什么好掂量的呢?

既然不知道怎么考,为什么不直接买来真题看呢?

前怕狼后怕虎。

4月24日

贝塔:昨天翻了一下你的博客,从15年开始看,发现了很多好东西,我觉得技巧真的是捷径,比闷头傻学强。

Remark

“技巧”是学不完的,任何技巧发挥作用的前提都是自己脚踏实地的持续学习。

4月28日

贝塔:我现在有点懵,你能发现我这个学习模式有什么问题吗?我看视频的时候要不要把他讲的重要的话一字一句都手动敲出来?还是听讲一段,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记笔记?

Remark

又开始自我怀疑了,动不动就怀疑“学习模式”,可你真的静下心来学了吗?

放心吧!只要你努力学,什么模式都不要紧。相反,不学习,再好的模式也于事无补。

5月6日

贝塔:英语最近没能抽空背单词,我感觉5500全都背的话可能来不及,我可不可以直接背高频单词呢?因为可以少背2000。

贝塔:我还在知网在经验帖找到江湖秘籍。

贝塔:我总是担心自己目前的方法有问题。

Remark

如果连单词都要偷工减料,那根本就不是缺方法,什么秘籍都救不了💊。

5月15日

贝塔:我跟了朱伟的恋恋有词,他的讲课模式就是有一个主词,然后围绕主词拓展同形词、同义词,由于这些词讲的时候会讲很多相关的故事,加工的比较深,记忆的还是比较牢固的,然后我研究了一下,用表格记笔记,放进anki复习。

贝塔:可以帮我分析一下我这种学习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吗

Remark

如果是大一大二,这样学肯定是可以的,但现在考研争分夺秒,你这就是磨洋工了。

反反复复担心“学习模式”了,是典型的“权衡利弊”。

5月19日

贝塔:除了编故事、顺口溜、口诀,还有没有其他记忆方法吗?

Remark

给了方法A,下次还会抱着A去找B,

给了方法B,下次还会抱着B去找C……

5月23日

贝塔:像咱们这种用ANKI考心理学的,参考书多一点优势大,还是少一点优势大?

5月26日

贝塔:我现在使用anki的时候,无论题目是否能迅速答上来,都会选正数第2个间隔时间,也就是想增加一些复习频率 但是最近看到一个文章提到,过度学习太过度了会导致,厌倦...注意力分散....等等不好的后果,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Remark

又开始权衡利弊了……

且不说“过度学习”有没有弊端,恐怕你现在还没到过度学习的地步,就像有人从来不学习却担心过于努力会让自己学傻了一样。

5月27日

贝塔:这种新开的院校有什么利弊吗?第一批招生应比较该容易考吧?

贝塔:我这样按照讲义一把抓容易学很多不考的内容啊,我先学统计可不可以呢  毕竟研究方法都要用的。

Remark

又在权衡学校的利弊了……

普通心理学不是在学吗?做了那么多工作寻找共性教材,现在又担心跟着讲义会学很多不考的内容(跟着讲义是Leo推荐给很多跨考新人的学习建议,比起自己整理笔记可以避免),转战另一门学科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前段时间觉得学原生课本是走完了,这还没多久学讲义也不想坚持了。

5月29日

贝塔:对考研成功至关重要的信息除了找学姐画考试范围还有没有其他呢?比如导师信息,还有别的吗?我准备考专硕。

6月3日

贝塔:有没有批量添加表格填空题的方法呢?

Remark

前段时间说“一做表格就产生一种非常抵触的情绪”,试过了别的方法,又回头试表格,表格的方法在教程里已经作为重点详细介绍了,还继续找其他方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方法?

6月4日

贝塔:我先学统计可不可以呢?毕竟研究方法都要用的。

Remark

给了建议A,下次还会抱着A去找B,

给了建议B,下次还会抱着B去找C……

6月8日

贝塔:英语语法我在知乎看到一个专栏,讲语法讲的挺简单易懂,于是就每天看一小篇文章。当时你推荐的语法俱乐部也买了,但是没有抽出时间看。像语法这种类型的知识,需不需要系统的学呢?还是碎片化的学习也可以呢?

Remark

给了建议A,下次还会抱着A去找B,

给了建议B,下次还会抱着B去找C……

书,没时间看,去看知乎,这是哪头省力靠哪头啊😂 啥也不说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广而告之

不像上面贝塔同学,下面这位舒克同学自始至终只和我聊过一次。没有那么多权衡和怀疑,确定了方向之后,只有埋头努力。

哪有什么正确的选择

努力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