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新手成长为专家的三个学习建议 | 学习骇客

 学习骇客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  “学习科学”第26篇  ☴

本文介绍了三个可行的学习技巧,灵感来源于最近读的书,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组织成文,分享给大家。

以前也曾和同学们分享过养成好习惯的“便签法”,即把关键词写到便签上,贴在能看得到的地方,一个阶段专心培养一个习惯,熟练运用之后继续下一个。

今天的内容来源于此前读的一本书,心理学研究发现新手和专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这也可以是新手成长为专家的练习策略。

1、组块

心理学上“魔力之七”说的就是人们在存储和处理信息时可调用的信息的数量,一般就是7±2个。为了提升可用信息的数量,就需要利用组块。


有逻辑的组块

比如,事业单位的同学经常要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上图所示,一共12个词语,如果要列举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利用组块的思想,就可以在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之后,将12个词语分成3组,分别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每个层面统摄4个词语。

在提取的时候首先是提取1个名词,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提取其下3个层面,最后从各个层面下各提取4个词语,完成1x3x4个信息的提取。考研的同学经常要记忆大量专业知识,一定也试过这样的方法吧。

信息提取阶段,可以理解为“扩句”。


没逻辑的组块

比如我在学习了“执行力模型”时了解到,一共有计划、沟通、风险评估、实施、反馈和改进六个环节。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难把这6个词连贯的说出来,就可以从每个词里提取一个代表性的字,组成口诀,发挥想象力让它变成有意义的“意象”。

例如我提取了 计 沟 风 实 反 改,变成谐音“脊沟风使翻盖”,加点想象力就变成一个场景了。

信息存储阶段,可以理解为“缩句”。

“缩句”和“扩句”是一对互逆的加工过程。在学习时,为了把大量信息记住,通常会由多到少,把句子缩成词。在考试时,为了顺利提取已存的信息,一般就是由少到多,把词扩成句子。转换过程的流畅程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理解水平,也依赖主动寻找提取线索的意愿。

组块不仅可以提升记忆的容量,也能加快提取的速度。只是刚开始练习时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比如Leo早前推荐的《记忆的魔术》(吕超)这本书就可以作为记忆术的入门指导。一旦上手了,这些加工几乎就可以在瞬间完成,当然也比完全依靠重复学习然后记了忘、忘了再记省时间啦。

组块和编码(口诀)通常一起使用,不管有没有意义,它们只是信息提取的“线索”,知识的实际意义当然还要在于自己的理解。


☴  改善学习,从改善记忆开始  ☴
☴  一千人多人的选择,仍然100%好评  ☴


2、自动化

普通心理学里给“创造性”设置了三个标准,分别是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这里的“自动化”就是流畅性

有了前面的组块和编码,加上Anki的间隔复习,想要做到信息提取的自动化并不难。

比如我在阅读了《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之后,随时可以脱口而出设计的四个原则(接近、对齐、对比、重复),并能在工作生活自如地运用这四个原则去评价一款设计。

再比如我曾经花了一段时间反思自己知识管理的问题,并从阶段学习中总结了四个流程(学习阶段、存储阶段、转换阶段、运用阶段),之后再反思改进就有了参考,再之后我的知识管理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自动化有什么作用呢?就像刚从驾校出来的新司机,你坐在副驾驶和ta说话,ta就无法注意路上的状况。反过来如果ta在专心开车,你在跟ta说话,ta就注意不到。

人的认知资源在某一时刻都是有限的,在A事上耗费太多,再分配给B事自然就少了很多。经常使用Anki复习专业课的同学,一定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

如果在信息提取方面能尽量做到自动化,那就能节省下更多认知资源将知识应用于具体事情。由于更轻松,所以更愿意主动使用,用得多了又更加灵活。良性结果一个接一个。



3、条件化

前面两个大多数人都没问题,尤其是老朋友们了,对于这类同学(包括我)来说,这里需要重点练习的就是条件化了。

“条件化”知识指的是知道所学知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与此相对应的是“惰性知识”,后者在学习时不知道何时使用,因此学过之后也几乎无法调用。

为了实现“条件化”,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多一些思考,理解深刻对知识迁移自然有益。

另外,“条件化”在某种程度上本身也是提取线索,有助于信息提取,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自动化”。

怎么刻意引导自己对学习的知识条件化呢?

Leo在Anki模板里增加了一个“条件化”字段,和以前的提示字段一样,添加的时候还是像普通笔记一样,在复习的过程中思考,把思考结果及时添加进去。

当你知道一个知识点应该在什么时候用时,你的学习就“活起来”了。

本文灵感来源于《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结合Leo的学习经验写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这本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学习科学与教育实践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和《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是姊妹篇,后者介绍了学习科学的一般原理,前者介绍了学习科学应用于学习环境设计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