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备考中的ANKI使用建议 | 学习骇客

 学习骇客 2022-09-30 发布于江苏

用技术和心理学改善学习 第116次

摘要:从取材、起点、边界等角度谈一谈ANKI在英语备考中的使用建议。

ANKI最早就是被大家用在学外语上,但错误地用法也大多出在学外语上。

由于平时新同学问得比较多,所以通过本文和大家集中聊一聊“备考英语时如何恰当地使用ANKI?”。

本文是基于LEO个人备考经验和众多学员案例写出,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但也因人而异,所以不敢说是指导,只期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取材的问题

词典词库。

网上的热心大佬通过技术手段从各种词典里导出了ANKI词条,这在考研群体中流传甚广。

很多新人都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些词条中每个词条的信息量都堪比一篇课文,不仅违背了ANKI的信息最小化原则,也大大背离了考试的要求。

似乎在每个人眼中背词典都是一件听起来特别神气的事情,但每一种考试都有相应的要求,通过背词典词条最终也能到达终点,但很可能是南辕北辙。

例如people这个词,在中学时我们知道它的意思是“人们”,到了大学时知道它是“民族”,到了考研时它又多了一个“定居”的意思。

更适合的方式是去选择经过专业教研确认的专门的备考资源,例如单词书、常用的单词软件,考虑到复习机制的智能性,软件优于书本。

划词积累。

每天积累三五个,这是我们从小被老师教导的,也是大多数人都想尝试的方法。

但这种学习方式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学习的强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学习的范围很容易被扩大。

网红学霸斯科特杨在知乎Live里给出的一个主要的学习外语的建议就是高强度输入,相比之下,每天积累三五个肯定是不符合建议的。

另外,考研名师刘一男很早以前在他的个人微博里也批评过这种英语学习经验:“每天积累三五个,且不说有多少人能坚持,就算长期坚持又能对考试起到多大的帮助?”

吴伯凡老师在《冬吴相对论》中也说过:“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游手好闲强。”很多勤奋的同学打心底里看不起那些整天游手好闲的同学,可这种每天三五个的积累方式也很容易变成“游手好闲地学习”。

自己动手。

有些同学因为对背单词APP的种种不满意,于是决定自己从头开始做一份词库。

在这种情况下,忙碌很容易伪装成勤奋让当事人乐在其中,学习的成分越来越少,囤积的影子越来越重。

自己动手固然可以提升某些方面的满意度,但为此得到的零星改善很难与多出几倍的付出相称。

在取材这个问题上,建议大家用大多数人都在用的专业的背单词APP即可,不要完全自制,更不要使用词典导入的词库。

起点的选择

考研就要背考研单词吗?

我们在制定学习计划前要弄清楚的是,背单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看懂文章,而文章上并不是只有考研单词,还一定会有四六级单词,甚至是中学单词。

通常,我们也不是对所有的中学单词、四六级单词都熟悉,这些不熟悉的内容就一定会成为我们看懂文章的障碍。

那么开始背单词就不应该是直奔考研词汇,而是要通过这类单词APP给自己做一个抽样检测。

例如,选择四级词库,刷上十分钟,估算一下生词的比例,如果感觉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单词,那就可以继续评估六级词库了。如果发现有不少都模棱两可或者完全不记得了,那四级就是我们背考研单词的起点。

那这样任务量不就太多了吗?

一方面,不用担心;另一方面,不该担心。

因为所谓的不熟悉很多都是介于认识和不认识之间的状态,都是模棱两可的生词,只要稍加复习几次,就能从生转熟。并且词库之间重合部分很大,总的复习量并不是简单相加那么多。所以,不用担心。

因为这确实是我们的问题,不解决不行,如果放任不管直奔考研单词去,那也只是“掩耳盗铃”。所以,不该担心。

什么时候用ANKI整理单词?

当我们通过专业的背单词APP已经进行了两轮、三轮以后,八成问题已经解决了,只剩下少部分难点。

为了这少部分难点,不值得再从头梳理一遍,那就可以把这少部分手动整理到ANKI里复习了。

这样实现了专用工具和通用工具的互补,也更能够实现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