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毛泽东学历不高,却能取得巨大成功?

 洮阳浪子鸿都客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星标陶然纪,不错过独家好文

图片

图片

文 | 希锐

发布 | 陶然纪(ID:taoranji2022) 

你好啊,欢迎来到【陶然纪】。

和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开通视频号啦!

我们后续会在视频号【陶然纪和栩然说】发布与教员、党史相关的视频,文末有最新一期的视频。

后续我们会举行直播等活动,欢迎大家多多关注噢~!

每周一、三、五早上九点,我们都会定时推送一篇原创好文,其他时间不定期推送,感谢您的大力认可支持。

大家多次提到的音频,我们已经做出来啦,感谢大家支持公众号【陶然纪】。

欢迎点击下方卡片收听~👇
对毛主席经历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学历上来看,是中专生,不算特别高。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中专生,却走上了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做出了伟大的事情。

和他同时代的不少高学历的人,一辈子却似乎并未取得什么真正的成绩。

于是就有不少人产生如下疑问:

为什么毛泽东学历不高,却能居功至伟?

其实,产生这个疑问的朋友,对学历和成功之间的关系,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为什么这么说?

学历本身,确实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形式,但肯定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能力的全部。

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学历更像是一个敲门砖,也许学历高的人初期起步是比其他人容易些,但后续的种种发展,还是要靠自我的发展进步,而不是选择躺在过去的学历上睡大觉,停滞不前。

毛主席的学历不高,但这并不代表他能力不强,拒绝成长。

相反,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一直努力向上生长,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越来越强。

那么,毛泽东身上到底具体有哪些特质,促进了他最终的成功呢?

在我看来,特质有很多,一篇文章很难全部涉及,这里列举3点,如下:

  • 勤学善思;
  • 格局远大;
  • 懂得团结。

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具体聊聊,这3种特质,在毛泽东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以及给我们的一些启发。

图片


01

毛泽东身上的第一个特质,是:

勤学善思。

什么是勤学善思?

简单来说,就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毛泽东的这个特质,童年时就表现出来了。

很小的时候,他并不住在韶山,而是在湘乡唐家圫的外婆家度过。虽然外祖父务农,但那边有个舅舅开馆教人读书识字,毛泽东偶尔也会听听。虽然谈不上什么系统性的学习,但总归是有了初步的开始。

1902年,毛泽东8岁,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开始在私塾里读书。

那个时候,他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做农活,放牛拾粪,农忙的时候,也去帮忙收割庄稼。

借着务农的空档,他也会忙里偷闲读上几页书。

后来去私塾学习,毛泽东学习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这类教材。尽管他觉得这类书枯燥无趣,但由于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他学得很好。

相比那些教材,毛泽东更爱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类古代小说,尽管私塾先生一再反对读这类书籍,觉得完全是浪费时间,但毛泽东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类书写得很好,故事讲得有趣,道理表达得也深刻,比私塾先生的教本宣科好多了。

毛泽东读这些故事,不像其他人,只是单纯地被故事吸引,看看就完了,相反,他会想得更深一层。他曾说: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


很难想象,这样的想法和质疑,竟出自一个还在读私塾的小孩子。

可见,从很早以前,毛泽东就已经开始习惯于独立思考了。

图片

随着毛泽东年岁的增大,他对外界事物的好奇也在与日俱增。1910年,毛泽东17岁,由于自己的强烈要求,和家人的帮助,他得以走出韶山冲,去到湘乡县附近的东山学堂学习。

东山学堂是小学,虽然一开始校长和老师都不看好这个大龄学生,觉得他坚持不了多久。但毛泽东并不在意,而是刻苦努力地学习,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师生们的认可。

之后,他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后来因为武昌起义,还当过半年兵,报考过一些学校,因为觉得校规刻板、课程有限,又退学,遂决定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半年。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每天步行三里路到图书馆,一头扎进书海,阅读大量中外书籍,涉猎很广。

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等。

可以说,这半年的自学时光,让毛泽东眼界大开,知识储备也丰富了不少。但长期这么下去并不是办法,毕竟显得有些漫无目的,父亲也不支持这种做法。综合种种因素,毛泽东意识到,自己必须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图片

他的选择是:

重新回学校读书。

学校是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被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简称湖南一师。

去这所学校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不收学费,毕业包分配;另一方面,则是他受到梁启超的影响,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而当老师,就得取得相应的资格。这就跟现在当老师,学历要达标,同时还需要教师资格证一样。

由此可见,在社会大系统下,学历是把相对公平衡量能力的尺子,想要在系统内做事儿,就必须有相应的学历匹配,不论高低。

这一次,毛泽东不再像之前,轻易地选择退学离开。相反,他认真地投入到课程中去。

但他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不像一些人,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结合自身的特点,有选择性、有方法地去学习。

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有了这样的思考,毛泽东学习起来更有重点了。

那段时间,他在天色微微亮的时候便起床学习,到了晚上熄灯后,还借着外面的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不愿浪费半点时间。

与此同时,毛泽东读书学习,不是翻翻就好,而是在这个过中,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和消化。读到某处有了心得和看法,就及时记录下来,这样理解得更深入,学习效果也更好。

除此之外,他还常与老师同学交流,注重社会实践,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

后来毛泽东北漂,尽管没有选择报考北大,尽管没有出国留学,尽管只当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被人瞧不起,但他不因此而妄自菲薄,而是继续保持从小养成的勤学善思的习惯,终身未变。

即便是他去世前,还在读书、思考,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的“活到老,学到老。”

他的这种活法,就像他曾在一封信写得那样“人间清醒”: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

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


PS. 关于毛泽东社会实践的故事,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为什么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图片


02

勤学善思的习惯,让毛泽东的知识储备得到不断的丰富。他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渐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认知体系。

一个人的认知体系,就相当于他理解世界的框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面镜子。

得益于此,毛泽东看问题的视角都与一般人有所不同,往往站位高远,目光如炬,又能细致入微,切实具体。

这实际上也就促使他具备了第二个重要的特质,那就是:

格局远大。

所谓格局,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

毛泽东24岁的时候,曾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写道:

“(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


没想到,20年后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毛泽东的预言成真。

听起来好像有些神奇、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能下出这样的判断,跟毛泽东的远大格局不无关系。

上文说了,格局,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毛泽东通过刻苦的学习、不断的钻研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体系是在不断发展进化的,愈进化,所包含的东西就越多,愈进化,所触达的边界就越广,因而,基于此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更贴合实际的发展趋势,也就更加准确到位。

24岁的预言,其实只是小试牛刀。

二十多年后的1938年,毛泽东创作的《论持久战》,才是他远大格局的一个集中、全面、系统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他系统思考的能力。

什么是系统思考?

简单来说,系统思考是一种看待事物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思考模式。

我们很多人平时的思考,其实偏向碎片化,更多是点状思维、线性思维。这样想问题,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难免会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迷失在问题里。

而系统思考,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 看到全貌而非局部;
  • 看透结构而非表象;
  • 看到变化而非静止;
  • 条例清晰而非杂乱。

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系统思考,把握的,是一个事物的整体,是立体的,而非扁平的。

PS. 陶叔关于系统思考,有更多精彩论述,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从菜鸟到军神,因为毛泽东的思维方法太厉害

图片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

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

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

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基于这个设想,毛泽东仔细分析了战争中各阶段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条分点,层层深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的战略思维框架,成功预测了战争的走向,对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也从毛泽东的这段判断中,开始认识到: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不是空话,而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说,是一种必然。

后来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更是将系统思考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和抗日战争一样,解放战争也是一场大规模战争,而大规模战争是否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战略指导方针是否正确。

如果出错,方向也就错了,方向错了,做再多的细节上的努力,也是于事无补,最终只能是南辕北辙,走向失败。

金冲及在《决战》一书中说道:

“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同毛泽东指导作战的战略方针根本不同。

蒋介石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力图先夺取重要城市,进而控制交通线,分割解放区,再进行“分区清剿”,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灭解放军,变解放区为国民党统治区。

毛泽东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一时的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只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指导方针,根植于双方代表的不同社会力量,几乎贯穿在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结局。”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后续的战争走向来看,即便蒋介石曾一度占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但最终还是败退出来,满盘皆输。

其核心的本质,就在于他对于战争局势的考量,完全停留在表象,割裂且不全面的。

毛泽东曾对蒋介石的这一做法,有着精辟的论述:

“你知道吗?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

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这是主要的一面。

不过,蒋委员长也有自己的想法:

只要一占领延安,他就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宣布:'共匪巢穴’共产党总部已被捣毁,现在只留下股匪,而他只是在剿匪,这样,也就可以挡住外来的干预。

不过这只是蒋委员长自己的想法,是他个人的打算,并非公论。

但此人的特点就在这里。他只顾想他自己的,而别人在想什么,怎么想的,他一概不管。另外须知,延安既然是一个世界名城,也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他既然要背这个包袱,那就让他背上吧。而且话还得说回来,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来,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来而不往非礼也嘛。”


蒋介石要地,毛泽东要人,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最终的结果,是延安被重新夺回,南京被解放军占领,蒋介石逃去了台湾岛。

这倒应证了毛泽东一个极富远见的观点: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远大的格局,让毛泽东比同时代更多人看得更深更远,从而能做出更精准的判断,这也是他成功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PS. 关于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更多探讨,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查看:

毛泽东看得有多远?

图片


03

前两个特质,更多是从内在的自我提升层面去探讨的,而要取得巨大成功,光有个人的努力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懂得团结他人,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事业做大做强。

毛泽东身上的第三个特质,就是:

懂得团结。

当然,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懂得这个道理的,而是经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

1929年6月22日,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公民小学兴学祠召开。

那时候,毛泽东在红四军中任职。

关于红军建设和领导权等问题,毛泽东与朱德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论。

会议最终的结果是,毛泽东被予以严重警告,同时被说成是“固执己见,过分自信;虚荣心重,不接受批评”。

同时,他还落选了前委书记,不得不以养病和做地方工作的理由离开了红四军。

毛泽东来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在一个叫苏家坡的小村休养,没有警卫员,只有妻子贺子珍陪伴。共产国际以为他去世了,还给他发了个讣告,“被死亡”了。

尽管遭到如此多的打击,毛泽东没有闲着,他在苏家坡找到一个山洞,白天在洞里读书、思考,傍晚再会村里睡觉。

这段期间,毛泽东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

“真理开始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要保护少数,问题是真理在你手里,你怎么还会被罢免呢?”

他开始明白,要想获得他人的真心支持,首先得先学会团结人,而不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对他人的意见武断的拒绝,这最终,往往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懂得团结人,听得进他人意见,是成事的一个关键,幸运的是,毛泽东及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及时调整了过来。

对于此,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农记录道:

“毛泽东同志也承认工作方式和态度的不对,并且找出来错误的原因。过去军政关系的不甚好,是做政治和做军事的人对立了,缺乏积极的政治领导的精神。”


至此开始,毛泽东在做许多决策时,除了给出自己的看法意见,也会充分尊重考量他人的看法。

图片

比如,长征路上,他给中央领导层一位一位地做工作,让正确的意见被大多数人接受,这才为遵义会议取得转折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如果不是这样,那遵义会议最终会开成什么样,也未可知,而中国革命的前途怎样,也未卜。

贺子珍曾说: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对我感叹地讲:'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

他在遵义会议以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


后来在延安的时候,鲁迅的弟子萧军曾向毛泽东建议,说延安文艺界没有标准,难辨是非,应该有政策应对。

毛泽东对他的建议表示了肯定,同时还委托萧军帮忙搜集文艺界的各方面意见。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给萧军写信,既承认了问题所在,也给萧军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全篇是商量的口吻:

“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

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

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故提议如上。”


再分享一个例子。

建国以后,毛泽东在1956年曾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当时新中国在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这篇讲话1万余字,涉及的内容广泛全面,时隔多年再读,依旧常读常新。

对于这篇讲话,毛泽东并没说是自己独创的,而是谦虚地表示:

“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

如果没有那些人的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图片

有句话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上述所举的例子来看,毛泽东就是那个得道者。

尽管得道的过程,并不顺利,但懂得团结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还是让毛泽东一路坚持走来。

他做出的许多决策,都是经过充分讨论和考量的,因而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获得人民的支持、拥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图片


04

写到这里,我和大家聊了毛主席能取得成功的3个原因。

假设有一艘人生的航船,行驶在茫茫大海,那么:

  • 勤学善思,是为航船提供源源不断前行的驱动力和发动机;

  • 格局远大,是指引我们朝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行的罗盘和指南针;

  • 懂得团结,是让我们在航行时多一些友军助力,少一些海盗来捣乱,

……

当然,这些因素覆盖得不很全面,但却都是通往成功彼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毛泽东的成功,是个人努力与时事发展相互交织、融合的结果。

既有他自身的厉害之处,又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究其本质,则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实事求是,一以贯之。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以某个事物为对象,研究其客观规律,并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所谓一以贯之,就是坚持将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各类事物之中的过程。

前者是一个偏认知的过程,后者是一个偏践行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知行合一,是成事的关键。

诚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写到这里,我们再去看学历,会发现,它跟人的成功之间,真的无必然联系。

但,这倒不是说学历就真的不重要,不是这样的。上学是必要的,但到了一定程度,则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需求来判定,而不是学历高,就一定好。

要知道,学历总归是一个外壳,其背后最本质的东西,还是你自身的实践和努力。

  • 也许,你曾经不够努力,所以学历低;

  • 也许,你可能像毛主席一样,因为各种阴错阳差,最终没有再提升学历;

  • 也许,你可以完全不能适应学校的教育体系,所以选择早早离开;

……

这些都是其中会存在的可能性。但这些并不是你妄自菲薄、畏葸不前的理由。

不管学历是高还是低,我们终将要走入社会。

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发现,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努力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而不是选择一味的沉沦。

这才是这个问题的重点核心所在。

虽然这个转变的过程并不容易,很难,但对于我们每个奋斗着的人,这却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就像栩然学长在新书《爆发式成长》中说得那样:

“抱怨没有意义,人生早晚都要靠自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点开始?

选择决定命运,只有你选择努力,你才选择了自己未来更好的人生。”


人生路很长,时间宝贵。

希望毛主席的故事,能给你一些鼓励。也希望我们都能度过艰难时光,变得越来越好。

须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