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r-Mo (Cr-Mo-V )钢制容器注意事项 1、焊接接头厚度>16mm 的Cr-Mo 钢制容器,其C、D、E 类接头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TSG R0004-2009][4.5.3.2.4 条] 2、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延迟裂纹倾向(指 Cr-Mo 钢和 Rm≥540MPa 的低合金钢)的焊接接头,其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延迟裂纹倾向材料应至少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表面检测,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热处理后应再增加一次无损检测。[TSG R0004-2009][4.5.3.2.4 条] 3、壳体用钢板厚度>25mm 时,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不低于Ⅱ级合格。[GB 150-2011][4.1.8 条] 4、设计温度高于 300℃的12Cr2Mo1VR应要求钢板按批进行设计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屈服强度值参见附录B。[GB 150- 2011][4.1.10 条] 5、设计温度高于 300℃的20MnMoNb、20MnNiMo、12Cr2Mo1V、12Cr3Mo1V 的Ⅲ 级或Ⅳ 级锻件,设计文件应规定按批(Ⅲ 级) 或逐件(Ⅳ 级)进行设计温度下的高温拉伸试验,屈服强度值参见附录B。[GB 150-2011][4.1.10 条] 6、30CrMoA、35CrMoA、40CrNiMoA 钢制螺柱,使用温度低于-20℃时,应进行使用温度 (30CrMoA 最低-100℃、35CrMoA 最低 -70℃、40CrNiMoA 最低-50℃)下的冲击试验,冲击功按表 14 的规定。[GB 150-2011][7.1.4条] 7、30CrMoA 螺柱用钢,使用温度<-40℃~-70℃时,P≤0.020%,S≤0.010% ;使用温度<-70℃~-100℃时,P≤0.015%, S≤0.008% 。[GB 150-2011][7.1.4条] 8、经热切割的坡口表面加工完成后进行磁粉检测, Ⅰ级合格。[GB 150-2011][6.3条] 9、容器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GB 150-2011][7.3.4条] 10、焊后热处理后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热处理。[GB 150-2011][7.4.3条] 11、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如 12Cr2Mo1R),至少在焊后24h进行无损检测。[GB 150-2011][10.2.3条] 12、15CrMoR、14CrMo1R 及其配套锻件的焊接接头厚度>16mm 者,其A、B 类焊接接头应进行 100%无损检测(RT、UT、TOFD), C、D、E 类焊接接头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GB 150-2011][10.4条][GB 150-2011][10.3.1条] 13、任意厚度的其他 Cr-Mo 低合金钢 (除15CrMoR、14CrMo1R 之外的)制容器,其 A、B 类焊接接头应进行 100%无损检测 (RT、UT、TOFD),且其C、D、E 类焊接接头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GB 150-2011][10.4条][GB 150-2011][10.3.1条] 13、缺陷修磨或补焊处的表面、卡具和拉筋等拆除处的割痕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GB 150-2011][10.4条] 14、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如 12Cr2Mo1R),其焊接接头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GB 150-2011][10.4条] 15、延迟裂纹倾向(指Cr-Mo 钢和Rm≥540MPa 的低合金钢)的球罐焊接接头,应在焊接结束后至少36h进行无损检测。[GB12337-2014][8.6.2.2 条] 二、应力腐蚀介质容器应注意的问题 1、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储存容器,其设计总图上应当注明腐蚀介质的限定含量。[TSG R0004-2009][3.4.2.2条] 2、铜制封头可能产生应力腐蚀开裂时,应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TSG R0004-2009][4.9.4.4 条] 3、接管内径边角处应倒圆,圆角半径一般取min{ δnt/4,19mm}。[GB 150-2011][D.3.1 条] 4、容器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GB 150-2011][7.3.4条] 5、焊后热处理后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热处理。[GB 150-2011][7.4.3条] 6、钢板冷成形受压元件,若变形率超过p330 表4 的范围,应于成形后进行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GB 150-2011][8.1.1] 7、需进行焊后热处理。[GB 150-2011][8.2.2.2 条] 8、具有应力腐蚀的球罐,其所有焊接接头进行表面磁粉或渗透检测。[GB 12337-2014][8.6.4.1 条] 9、应力腐蚀工况,不得采用强度胀接。[GB/T 151-2014] 10、有耐应力腐蚀要求的换热管,应当采用柔性胀接。[GB/T 151-2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