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半夏类药性解析一一及医案分享
2022-09-30 | 阅:  转:  |  分享 
  
半夏类药性解析一一及医案分享一,概述:半夏类在扶阳医学的法药里也非常重要,它作为祛痰的第一要药,因为现在人的体质是多痰多湿多寒多瘀多虚,所
以在扶阳医学的法药里,使用比例非常高,但在临床上根据痰的病位及表现症状的不同,需用不同功效的半夏,清半夏燥湿化痰更甚;姜半夏降逆止
呕更甚;法半夏消痞散结更甚。所以各种半夏的炮制方法就不同。二,半夏的分述【生半夏】:亦叫旱半夏,它性温,味辛,有一定毒性。归入脾经
、胃经以及肺经。.形状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中间有不规则脐眼,周围麻眼。功效: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解毒抗癌,镇痛镇咳
等功效,主要用于痰多咳喘、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风痰眩晕及痈肿痰核等症。其付作用:其半夏旦白有一定的毒性,导致舌麻、咽喉不
适,严重喉部水肿口角流涎、心率慢、会导致血压低下性休克。解救办法:生姜煮水频服或直接嚼服生姜或配合炙甘草煮水喝。注意事项:不能
与酒、醋同煮,否则会释放半夏毒蛋白,造成中毒现象。【清半夏】: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清半夏为天南星科植半夏经过白矾(
含水硫酸铝钾),溶液浸泡后所得的炮制品,白矾性收而燥湿,通过炮制可以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增强半夏燥湿化痰的作用,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
满、痰涎凝聚、咯吐不爽等。【法半夏】:用石灰、甘草进行炮制,毒性小,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
等肺寒痰多咳喘,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茯苓、陈皮、生姜
等。3,痰饮眩悸常配合白术、泽泻、陈皮、天麻、茯苓等。【姜半夏】:炮制用鲜生姜、白矾煮,晒干而成,毒性小。主要功效:降逆化痰、消痞
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水半夏】:别名土半夏、滴水珠,田三七等,形状长?圆形、圆锥形或倒卵形。除去外皮及须根,洗
净晒干而成。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其功效:化痰燥湿止咳,抗炎消肿止血,止呕作用不明显。用于咳嗽痰多,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螫伤,
外伤出血。偏于镇咳,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还能抑制唾液分泌,抗心律失常。三,医案分享:头晕心悸呕吐案魏某,女,45岁,2019年7
月4日初诊,主诉:阵发性头晕、呕吐时常发作,入食即吐,西医输液后暂时减轻,药力降低后如故。刻诊:头晕呕吐,汗出心悸神疲,面暗,Bp
:120/96mmHg,舌淡青暗紫,苔薄白,脉沉细紧略滑,左显弱。分析:阳虚寒痹,气虚痰阻。治则:温阳散寒,益气升清,化痰开窍。拟
:附桂法加味。处方一:江油附子30g(先煎半小时),桂枝15g,生白术30g,党参30g,姜半夏45g,陈皮30g,南楂30g,葛
根30g,菖蒲20g,白芷30g,厚朴30g,青皮15g,生姜30g,炙甘草15g。3剂,水煎服日1剂。2019年7月9日二诊,头
晕呕吐消失,汗出心悸明显改善,脸色较前光润,有精神了,BP:122/90mmHg,舌淡偏暗,苔薄白,脉细沉紧稍滑。病人仍有沉寒伏邪
未透出。拟寒湿风扰综合法加减。处方:江油附子60g(先煎2小时),肉桂15g,干姜30g,独活30g,生白术40g,党参25g,姜
半夏30g,生半夏30g,生南星30g,陈皮30g,赤芍20g,炙升麻15g,制鳖甲30g(先煎),炒小茴25g,炙甘草15g。5
剂,水煎服日1剂。2019年7月15日三诊,诸证消失,现无不适感,有精神,BP:125/82mmHg,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稍滑。
寒湿伏邪已去。拟补肾填精法加减,以巩固治疗。处方:江油附子80g(先煎2小时),肉桂25g,枸杞20g,芋肉50g,熟地60g,砂
仁15g,筠姜50g,牛夕20g,太子参30,生白术30g,当归30g,龙骨30g,牡蛎30g,炙甘草15g。5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患者一直很好。15336552230[吉医生]
献花(0)
+1
(本文系吉祥如意858...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