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月30日(周五)宝珍微拍1522期无底价拍卖

 自华居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百年热浪一朝离去,秋风习习,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金秋时节,宝珍堂为您带来件件珍品!晚上7点半,来宝珍微拍寻宝吧!宝珍微拍将为您展现繁星璀璨的收藏世界,也祝您收获一份幸福美满,阖家幸福,事业虎虎生风,开心捡大漏!宝珍微拍第1522期的16件拍品精美绝伦,造型独特,极具赏玩收藏价值,今晚七点半,老时间、老地方,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

品名:王瑞卿《太行年轮》套色木刻版画 

尺寸:70X95cm

说明:

  这幅作品来自王瑞卿的套色木刻版画《太行年轮》,该作品2016年参加“走进太行——河北古村落版画作品展”(地点:中国河北省美术馆)。2019年《“家国情怀 奋斗青春”当代百位青年艺术家美术精品展》(主办:人民网)(地点:人民日报社)。这幅作品创作前,艺术家本人不惜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太行,在这里寻找最美的太行风景,体验太行的情感与自然的力量,他将所有对太行的感动瞬间凝固在这幅作品里。通过他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太行大山般沉稳与质朴的品格。作品来自于艺术家本人,推荐收藏!

  王瑞卿, 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市,2015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河北省美术家协会青年美术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画院青年画院研究员,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2020青春飞扬”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获天津美术学院国家奖学金,获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作品刊物发表:《美术》《美术大观》杂志《中国文化报》《扬子晚报》,《河北画院系列丛书》等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

品名:吕新《融》纸本水墨

尺寸:68x68cm

说明:

  这幅作品来自吕新的纸本水墨《融》,画面描绘了一幅山间林野的自然景观。远处,群山兀立,云遮雾绕。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其后近景描绘一山间溪流从远处密林中涓涓而来,溪口有一座房子,房前有平台。溪流两岸,坡石层叠,树木成林,葱郁茂盛。山谷之间,云气弥漫,使远近之景相互呼应。整幅作品生动的描绘了山间林野一派的清润自然之气。国画原作,收藏佳品!

  吕新,职业画家,深圳人文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3

品名:晚清民国酸枝镶瘿木六方笔筒

规格:高17㎝  宽14.5㎝

重量:380g

说明:

  清代中期以后,紫檀因为大加砍伐,近乎灭绝。木性优良的其它红木就成为紫檀的替代品,被用于制作各式家具及文房。其中行用最为广泛的为大红酸枝。

  这件笔筒,酸枝木镶瘿木工艺,红木色泽红润古雅,器呈椭圆六棱形,笔筒口底部以酸枝为材,外围采用六组形制一样的酸枝木条拼合的凸起棱线,显得颇为立体。笔筒巧用酸枝平整润滑、光泽耐久、醇厚含蓄的特点,在外壁镶嵌瘿木,瘿木纹路繁美,文人雅气浓厚。与酸枝木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眼前一亮。整器造型规整,纹饰典雅,文气荡漾,不愧案头妙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4

品名:清代琉璃包金葫芦瓶

规格:高21㎝   腹宽10㎝

重量:446g

说明:

  古法琉璃,两千九百多年历史,始于齐鲁古国,自古至今为最神圣的吉祥镇宅圣物,被誉为佛家七宝之一,五大名器之首,比金银玉翠还贵重.几千年来一直在皇宫中被皇帝贵族使用,被视为最高等级之名器,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瑰宝之魂,2005年中国古法琉璃制作工艺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件清代琉璃包金葫芦瓶,绿色琉璃质地,晶莹剔透,经典葫芦造型 ,局部包金工艺,造型圆润饱满,线条流畅、简约大气,韵味久远。葫芦形,寓意子孙万代连绵不绝,为经典的祝寿题材作品。整器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色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挂置家中,吉祥如意,是不可多得的文雅之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5

品名:清代铜泥金瑞兽香薰

规格:高9㎝   宽6.5㎝

重量:330g

说明:

  熏香之俗在战国时期已经十分流行,并产生了盛香的容器,有香炉、香瓶、香插、香筒、香盒等器类,用以净化室内空气,是古代富贵人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实用品。

  这件清代铜泥金瑞兽香薰,铜泥金质地,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兽身为香熏主体,兽腹为炉膛,兽腿饰炉足,四爪健硕,扑地有力,兽尾内卷,首部成仰望状,头生独角,小耳竖起,张嘴露齿,神态威风凛凛。若腹中焚香,则清烟于口中缓缓而出,形态优美,气韵舒畅,集赏用于一体,实乃可遇不可求之精品。瑞兽献宝为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万邦来朝的现实反应,寓意国力强盛、天下太平。整器精美,通体古栗,包浆浑厚,品相完好,收藏陈设精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6

品名:清代铜制兽面耳香炉

规格:高8cm  宽12.8cm

重量:1078g

说明:这件清代铜制兽面耳香炉,精铜铸造,体型小巧,压手沉重。炉皮熟栗色,器型敞口外撇,平唇,腹部自口至底渐收,底设三蹄足,端庄沉稳。炉壁两端錾刻兽面为耳。底部平,三足带款:延秋清玩。书“延秋”者炉主人之号,经考证为明末清初文人吴一桂,字延秋,江苏歙县人,与文征明之侄文伯远交好,并拜学书画山水,泼墨论道。此香炉整体比例协调优美,皮壳包浆自然均匀厚实,宝光四溢,抚之柔腻,叩之音妙,持之压手,可知铸铜之精良,清供佳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7

品名:明代或以前和田玉镂雕凤凰花卉纹包金盖盒

规格:高7.5㎝   长10㎝   宽7.6㎝

重量:439g

说明:此拍品取和田玉为材,玉质上乘,温润细腻,有油润感,用料厚实。器型规整,呈四方形,盖盒子母口嵌合,器身镂雕凤凰花卉纹,边缘和足部包金。雕刻凤凰造型生动,高冠尖喙,双目有神,身躯灵活,线条流畅,纹饰等级高,寓意好。此器雕工精湛,形制灵巧,造型别趣,充分反映了匠人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极具收藏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8

品名:清代和田玉籽料麒麟吐书印章

规格:高3.9㎝   长6.9㎝   宽4.7㎝

重量:250g

说明:

  麒麟负书最早演化自“河出图,洛出书”的典故。后有东晋王嘉曾在《拾遗记》中记载,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阙里,孔母知其乃祥瑞之兆,便以绣衣系麟角。孔子出生后,人们便称他为“麒麟儿”。麒麟的出现,象征当世君主有德,其“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而“王者至仁则书”。故麒麟吐书、负书对文人来说是祥瑞的象征,也昭示出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件清代和田玉籽料麒麟吐书印章,取材和田玉籽料,如若凝脂,造型优美、典雅大方,兼具古朴之风。一面采用浮雕手法雕刻麒麟送书纹饰,工艺精湛,造型逼真,刀法娴熟老道,神态精准,雕刻细节一丝不苟,栩栩如生。一面刻诗文,底部印文“观自得斋秘笈”。此拍品玉质温润光滑,玉色洁白漂亮,带洒金皮,包浆润泽,浑厚老道,难得的精品,极具收藏价值,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9

品名:清代和田玉籽料兽面纹四方挂件

规格:宽5cm   厚1.7cm

重量:99g

说明:和田白玉籽料是和田玉中极为珍贵的玉石品种,产量低,价值极高,因而吸引了广大爱好者争相收藏。此藏品取材上乘和田玉籽料,玉质细腻油润,白度高,挂件成四方倭角,双面浮雕兽面纹,最为突出的是其厚度达到了1.7厘米,这块玉牌的用料是非常扎实的,佩戴起来气场十足。整个玉牌玉质洁白温润,尺寸适合随身佩戴,闲暇时分盘摸把玩,感受天地之精华,品味日月之神韵,人养玉,玉养人,润心怡人,盘玩日久,那油油的感觉似乎要从玉体中流出,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0

品名:清代和田玉籽料福鹿炉顶

规格:高5cm   宽5.8cm   厚2.7cm

重量:81g

说明:“炉顶”,香炉盖上的捉手。这件清代和田玉籽料福鹿炉顶,取材和田玉籽料,玉质洁白莹润,皮色自然漂亮,毛孔明显熟旧感突出,短圆柱状,平底,上端弧凸,采用圆雕和多重镂雕的技法雕刻而成。一面雕刻松树仙草茂密,一只瑞鹿偃卧林中。口叼灵芝,另一面镂雕林中巨大的花朵,刻画生动细腻,栩栩如生,寓意美好。由于鹿与禄同音,古代人们以鹿的形象寓意禄。几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鹿作为吉祥之兆,惯称瑞鹿,用玉雕成鹿的形象,玉鹿制作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在玉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整器用料上乘,和田玉油润度极好,光气一流,雕工精湛,玉质熟旧感明显,保存完好,品相一流,喜欢和田玉器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1

品名:清代和田玉龙纹挂珠

规格:珠径3.4㎝

重量:64g

说明:

  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的原始的状态,是原石经过山川河流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而形成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极品。一般在和田地区的河流和古河床中存在,和田玉籽料的块度较山料小,一般为鹅卵石形态,表面比较光滑圆润,带皮色,是大自然中精心挑选的优良玉石。因其为不可再生资源,故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把玩价值。

  这枚龙纹玉珠采用和田玉籽料制成,具有籽料的典型特征:密度高,油脂十足,珠子整体浮雕龙纹精美,非常细致,珠径有3.4厘米,两边打孔,可以配手串,作长项链的顶珠,更可作为把件细细盘玩,是难得的好料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2

品名:清代和田玉兽面纹勒子

规格:高7.8㎝  宽3.4㎝   厚1.6㎝

重量:105g

说明:玉勒子起源于文化期的玉管饰,一般中间有通天孔。多属单独佩戴使用。从红山、良绪文化一直到明清时期多在加工制造,形成了一个器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勒子系列。玉勒子的谐音“玉”为“遇”,“勒”为“乐”,寓意为“遇乐”,不仅象征着吉'祥,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工艺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又可把玩,因此,广受玩家的追捧。此勒子和田白玉雕就,玉质细腻油润,整雕两枚连在一起的圆柱状勒子,器身阳刻谷纹、兽面纹,寓意“同乐”,十分喜庆。勒子中间打有孔道,方便穿线佩戴。雕工精湛,玉质熟糯,包浆温润,油润漂亮,光气十足,非常开门。勒子尺寸大小适合随身佩戴皆宜。从玉质看当为皇家遗珍,级别非常高,拥有此玉勒,一生娱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3

品名:明以前水晶福鹿纹带板一套

规格:平均长6.5㎝   宽5.6㎝

重量:总重1009g

说明:

  水晶自古以来就被奉为神石之一,产自东海,被誉为是东海老龙王的馈赠之物,以水晶制作的文房用品向以其净澈通透而颇受文人青睐。

  这拍品是一组以天然水晶镂空雕琢而成的古代腰带,以材质通透比重高、取材洁净瑕玼少的天然水晶,每块腰带板镂雕林中鹿纹,背面四角钻有穿线孔,共十一块带板穿细线连结成古代腰带。此组水晶镂空带板除几处边角细微老磕碰外,保存完好,水晶表面除土沁外,包浆皮壳温润细腻,古韵盎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4

品名:清代珍珠108颗佛珠

规格:珠径1.6cm

重量:123g

说明:

  乾隆帝曾在御制诗《采珠行》感慨其为「百难获一称奇珍」,取得甚为不易且稀少,至雍正以后,虽「偶有所获,颗粒甚小,多不堪用」,可见其珍贵程度。

   这件清代珍珠108佛珠,采用白珍珠108颗,色泽洁白如雪,珠径达到了1·6厘米,每颗均匀圆润,大小一致非常难得,颗颗精选,素雅大气,搭配隔珠、三通、吊穗等,色彩对比分明,搭配精美讲究,佩戴效果惊艳,尽显宫廷风范,雍容贵气,品相精美,自戴送礼精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5

品名:清代玛瑙素面鼻烟壶

规格:高5.9cm   宽4.9cm

重量:70g

说明:一壶一世界,壶中日月长。在我国,鼻烟首先用于药材。到了清代,随着国人开始吸食鼻烟,特别是皇亲贵胄、文武大臣的偏好和喜爱,鼻烟和鼻烟壶才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而携带鼻烟壶也逐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件清代玛瑙鼻烟壶,取材天然玛瑙,质地干净,颜色深邃,素面意境美,突出玛瑙本色纹路,形制大方雅逸,壶盖已失,内膛掏空光滑,皮壳一流,包浆浑厚,品相完好,收藏精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6

品名:民国紫砂茶壶

规格:高10cm  耳距21cm 

说明:这件民国紫砂茶壶,形制古朴敦厚,工艺精湛,壶面看似凹凸不平毫无章法,实则为艺人精心设计,独特魅力,砂料上乘,老艺人制。从造型看,此壶形堪称惊艳、周身如波浪起伏,线条流畅,形态美观,于平稳中带厚重感;从工艺看,做工精致,圆钮壶盖与壶口紧密,平正妥帖,配置和谐呼应,均匀舒展,留存至今,实属不易,壶底有“金鼎商标”四字标识,民国五年(1916年),清末民初著名紫砂陶刻家、宜兴吴氏金鼎先祖吴汉文先生在当时的宜兴县城蛟桥边创立了“吴德盛紫砂陶器行”,成为当时在此专营紫砂的唯一商号。此壶形制雅逸,款文清晰,皮壳一流,品相完好,收藏价值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