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凳、竹夫人、压箱底——古人不与外人道的“闺房”风情

 奥秘趣闻 2022-09-30 发布于广东

古时科技虽然不似现在这么昌明。

但充满智慧的古人们总能在有限的知识范围下,凭借他们的经验与对于自然的认知,创造出诸多令现代人都拍手称奇的稀奇玩意。

这种脑洞大开的设计,单单就古人的卧室之中,就产生了“春凳”、“竹夫人”、“压箱底”这些稀奇玩意儿。

文章图片1

春凳

与西方的床尾凳相似,中国的春凳,是一张长条状的凳子,没有靠背,但比普通的条凳要宽出很多,至少可以容一个人卧睡。

春凳的使用以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在很多明清小说中,都能见到春凳这种家具。

文章图片2

譬如在《姑妄言》第十三回,“困倦上来,叫丫头拿过枕头来枕着,就在春凳上睡着了。”

《醒世姻缘传》中也有:

“他在庙里寻见了侯、张二位老道,送了些布施,夹在那些柴头棒仗的老婆队里,坐着春凳,靠着条桌,吃着麻花、馓枝、卷煎、馍馍,呵着那川芎茶……”

古时,人们喜欢将春凳放于卧室之中,其原因是春凳有“避虫”的功能。

春凳又名“椿凳”,其使用的木材通常是“椿木”,“椿木”能够安神驱虫,人们便将其用于卧室里的家具。

文章图片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椿凳”的功能越来越多。

《文物考察》一书中也说道,人们在春天会搬出春凳到室外,以便赏花时歇脚用。

春天时惠风和畅、百花争妍、生机勃勃,人们将凳子搬到室外与家人们酒言欢,畅谈天地,坐卧上面观赏这春日景色,徜徉于融融暖日之中。

春天用的凳子,自然就变成了“春凳”。

文章图片4

明朝时期的《西园杂记》中记载:

“四时之乐,唯春为可乐,古人于此时,曰'寻芳’,曰'踏青’。故桌曰'春台’凳子曰'春登’。”

当然,“春凳”作为一个“不被定义的凳子”,其功能也是不止于此。

明清时期,女子出嫁之时,嫁妆中定然有一张大红色的春凳,放置于卧室之中,充满着“暧昧”的气息。

文章图片5

《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死后,潘金莲和女婿陈敬济偷到了一处:“就在一张春凳上……不胜绸缪。”

又兼之,明清时期各种文学作品之中,凡出现男女之间的情节时,总有春凳的身影。

自此以后,春凳除了美好与生机,更是与男女之情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文章图片6

春时有赏景的春凳,夏时自然少不了避暑的“竹夫人”了。

竹夫人

竹夫人又称为青奴、竹奴、竹夹膝、百花娘子。

当然,竹夫人并不是个人,而是圆柱形的竹子编织物,直径大约一尺,高度大约三尺,中间是空心,表面留有规则的小孔。

文章图片7

夏天时酷热难当,古人们也免不得辗转反侧,此时“竹夫人”便派上了用场。

古人在夏天使用竹夫人时,要么抱着,要么枕着,要么靠着,让竹子的丝丝凉意传递到身上,以此达到消暑降温的作用。

因为竹子的导热系数比较低,对外界温度反应迟钝,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其次因其身上布满小洞,易形成空气流通,与“弄堂穿风”原理类似。

文章图片8

“竹夫人”这么文雅的称呼,起源于大文豪苏轼的《送竹几与谢秀才》中“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一句。

此后,“竹夫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

《红楼梦》中薛宝钗面对贾宝玉有始无终的情感,写诗自讽“竹夫人”:

有眼无珠腹内空, 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去, 恩爱夫妻不到冬。

文章图片9

当然,作为婚嫁时的必备品之一,自然也少不了“生子”寓意。

在中国传统婚俗观中认为,竹夫人是男性阳刚之气的象征,预示着传宗接代。

“竹夫人”因其圆柱形造型,古人们便再往其中放入两颗圆球,象征男性。

文章图片10

除了“竹夫人”这种暧昧不明的寓意,“压箱底”则显得更为直白一些。

“压箱底”

古时,受传统礼教的影响,男女之间的“性启蒙”较现代要晚很多。

很多夫妻,即使到了结婚之时都是一无所知。

为了更快速地给“新人们”传授经验,以达到家中长辈祈愿求子的目的,“压箱底”便应运而出。

文章图片11

所谓“压箱底”,便是女子出嫁之时,娘家会在嫁妆中的最底下放上一本“小画本”或是一对泥塑。

其内容形式,也多是与“春宫图”相似,目的就是让这些新婚燕尔的夫妻能照猫画虎。

其次,这些令人面红耳赤的“压箱底”也有避祸、避火的寓意。

文章图片12

相传,火神是名美丽的女子,后因触怒玉帝,被贬为灶神,正因如此,女神变得喜怒无常,一言不合就会引发火灾。

基于其女性这个身份,人们便想到用这些行为动作大胆的图画泥塑,让其害羞掩面而去。

文章图片13

这种奇思妙想的发明,只是体现古人智慧的冰山一角,他们以最古朴的观念观点,看待这世界,并以其特有的方式解释着这世界。

无论如何,“春凳”、“竹夫人”、“压箱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