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7年,有个少将扇了彭总两个耳光,事后吴忠严厉批评了他一顿

 新用户2830kzGu 2022-09-30 发布于湖南

吴忠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全军之中最年轻的少将,之所以吴忠能够得此殊荣,除了与他的经历有关之外,还和吴忠的人品息息相关,就连毛主席等曾称赞吴忠“吴忠者,有忠也”。

不仅如此,吴忠还是一个十分正直的将领,在1967年彭老总落难之际,有个少将扇了彭老总两个耳光,事后吴忠还专门为彭老总出头,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吴忠的行为是相当难得可贵的。

文章图片1

吴忠为彭老总出头

吴忠出生于1919年,年仅14岁就加入红军队伍中,在革命时期立下诸多战功,因此在1955 年全军大授衔之际,吴忠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全军当中最年轻的少将。吴忠不仅在军事生涯中有突出表现,同时还是一个对党和国家极度忠诚之人,因此,毛主席才会称赞吴忠“吴忠者,有忠也”。

建国之初,吴忠担任的是师长职务,还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担任的是机械化师师长、副军长、军长等职务,就算是在比较动荡的1958年,吴忠也没有受到影响,不过当时另外一位少将却受到不小的影响。

此人名叫李钟奇,当时正在训练总监部担任一个二级部长的职务,因为受到“反教条主义”的影响,当时很多军事学院以及训练总监部的将领都深受影响,李钟奇虽然职务不高,但是也被调离北京,职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当时此事正是彭老总等人主张的,所以李钟奇从这件事情之后,就对彭老总有所不满,这种不满情绪记在心中,等待机会发泄。时间匆匆流逝,1959年彭老总在庐山会议上发表讲话之后,就遭到不公平对待,从此彭老总的处境相当艰难。

文章图片2

从1959年开始,彭老总经常被批斗,1965年好不容易情况好转一些,可是不久后又再次遭到不公平对待,这才有了1967年的一次批斗大会,当时会场的气氛一度陷入混乱之中,而李钟奇则是抓住机会,上前扇了彭老总两个耳光,口中还念念有词:“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啊”。

由于当时的情况特殊,再加上历史背景也比较特殊,所以李钟奇过激的行为并没有遭到处罚,只是被人们拉开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只有一些正义之人,听说李钟奇的行为后,一直对其十分看不起,比如吴忠就是其中之一。

1968年,吴忠被调往北京卫戍区担任副司令员,不久后又升任司令员,去到北京之后,李钟奇刚好就是吴忠的一个下属,因此吴忠开始对李钟奇进行批评教育了。针对李钟奇怒扇彭老总耳光的事情,吴忠直接找到李钟奇就为其出头。

吴忠把李钟奇叫到自己办公室,针对李钟奇当年的行为直接进行批评,说他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李钟奇比吴忠年长六岁,听到吴忠这样批评自己,内心十分不悦,刚想要开口反驳,结果又被吴忠教育了一顿,一直说到李钟奇无话可说,吴忠才就此作罢。

文章图片3

批评之后,李钟奇按照吴忠的要求,写了二千多字的检讨,吴忠将这份检讨当众宣读,并且在北京卫戍区内连续公示了一个月,很多有志之士看到吴忠的做法,都拍案叫绝。


1979年差点错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吴忠当时的行为可谓是大快人心,可是也因此让李钟奇对他有所不满,这种不满,成为后来吴忠被撤职的一根导火索。虽然说不能全怪李钟奇,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还是和他有很大关系的。

从1968年到1977年期间,吴忠一直都在北京卫戍区工作,后来由于一些特殊的战事考虑,吴忠才被调往广州担任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员,和曾经的老战友许世友成为搭档,两人一起发展广州军区。

文章图片4

1979年,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已经73岁的许世友,自知自己年事已高,在战场上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冲锋陷阵了,所以许世友将此重任交给年轻自己13岁的吴忠,希望吴忠能够带领将士们取得胜利。

原本一切都已经按照正常计划发展了,可就在关键时刻,中央突然发给许世友一个撤职文件,此文件就是针对吴忠的,组织打算将其撤职返回北京接受调查。临阵换将,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大忌,可是组织的命令,许世友又不能不听。

经过深思熟虑后,许世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暂时扣下中央的撤职文件,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让吴忠返回北京接受审查。就这样,在许世友的坚持下,吴忠得以继续指挥东线战役,在他带头冲锋陷阵的精神影响下,战役取得了最终胜利。

文章图片5

等到战役胜利之后,许世友和吴忠一起去到北京接受调查,组织上对许世友扣下撤职文件一事,并没有过多怪罪,可是对于吴忠的事情,组织还是对其进行了彻查,这一查就是接近七年的时间。

那么为何吴忠会卷入这场风波呢?实际上主要和他在北京卫戍区任职的这段经历有关,吴忠从1968年到北京任职,一直到1977年调往广州,期间总共在北京工作了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时间刚好是比较特殊的时间,因此在李钟奇的举报下,组织开始对吴忠进行彻查。

好在当初吴忠并没有参与到一些特殊事件当中,因此经过彻查之后,吴忠得以恢复名誉,继续在自己的职位上发光发热。值得一提的是,吴忠为彭老总出头以及许世友扣下撤职文件一事,后来成为了全军上下口口相传的经典故事,吴忠与许世友的精神,也得到了延续。

文章图片6

结语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是容易发生不一样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历史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自己的初心,那些诸如许世友以及吴忠这种能够始终保持初心之人,实际上少之又少,而正因为太少,就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尊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