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做法是休闲农庄不盈利的主要原因

 谈谈休闲农业 2022-09-30 发布于湖南



一些休闲农庄,区位、交通等资源条件都不错,老板也投了不少资金,但就是生意不温不火,有的甚至还亏本经营。为什么一些休闲农庄不赚钱呢?我们专家团队,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对不少这样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多数休闲农庄的主要原因是在生产与经营上,有三个方面做得不好。


一是做农业,总是三心二意

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业,有些园区虽然名字叫生态农庄,却不做农业,一些老板不仅不会做农业,对休闲农业中的农业认识也是一知半解,总认为农业难做,做农业麻烦,做农业赚不到钱等等。因此,休闲农庄没有了农业,就只能是搞资产性投入,靠餐饮、客房、休闲游乐项目赚钱。这样的休闲农庄,一般投资都较大,刚开始靠新鲜、靠朋友可能还能火一阵子,几个月后,农庄生意一般就会渐渐冷清。实践证明,休闲农庄如果没有农业作为产业支撑,只有吃饭、打牌、纯游乐的农庄是很难持久的。

还有的农庄虽然也做农业,却没有按生态农业的模式来生产与经营,种什么?养什么,随心所欲,没有主题、没有产业特色。没有将园区规划设计成:绿色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休闲农庄的农业生产缺乏在当地的示范、引领、带动效应。有的农庄休闲虽然赚钱,但农业亏本,基础不牢,发展后劲肯定不足。


二是做旅游,只会模仿

休闲农业讲究的是因地制宜,需要农业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发展。为什么要鼓励大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啊?除了想靠休闲旅游服务增收外,更重要的还想将农村的农产品卖出一个好价钱。而现实中我们很多休闲农庄做的是农旅不结合的单一生意。农庄里虽然有种植、养殖生产,农业与休闲都在一个庄园里,但农业是农业,休闲是休闲,休闲旅游活动没有依托农业生产来进行创意设计。

休闲农庄的农事体验、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普教育、农产品节庆、农村生活体验、乡村文化体验等,没有创意设计成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的休闲旅游活动,农旅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农业与旅游脱节,甚至成了互不联系的两张皮,游客对休闲农庄的生产理念、生产过程、生产模式、产品质量都不太了解,农产品又怎能卖出好价钱啊!

有些农庄虽然农业与旅游结合了。如农庄种的蔬菜、水果等,游客可以现采现吃;农庄养的鸡、猪等,可以现宰现做;农庄鱼塘里的鱼可以垂钓现煮等。这种农业与休闲旅游的结合方式,所有人都能想出来,显得很低端,大家都这样,就造成了休闲农业的同质化经营问题。

因此,一个农庄火了,大家都来复制,一个旅游项目成了热门,大家都来模仿,打牌、垂钓、吃土菜老三样过时了,采摘、民宿、游乐又都来跟风。红色文化、亲子农场、农业研学吃香了,一些农庄不管资源条件是否具备,就盲目上马。休闲农业主要的经营内容是农业与休闲,并实现农旅的有机结合,否则,怎能实现盈利与持续发展。


三是做推广,无能为力

传统的工商企业与产品推广模式是打广告,休闲农业由于刚刚起步,很多休闲农业企业除了无力做广告外,其推广意思都还不明显。虽然国家与各级政府、媒体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大,对当地休闲农业企业关注度高,但很多老板却不会如何制造热点,如何借力政府与媒体来做休闲农庄的推广。

休闲农庄制造媒体热点是很容易做到的。如举办节庆活动,有农事节庆、采摘节、旅游节、文化节等等,休闲农庄一年最少要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活动。如种水稻,就可以举办插秧节、捉鱼节(稻鱼共生)、撩稻节、新米节、丰收节等等。有了节庆活动,农庄请领导来站台、媒体来报道,一般都是顺理成章事,不会办不到。

休闲农庄制造热点还有很多办法,如请专家、领导到农庄指导,与科研机构、大专研校搞合作协议签订仪式,组织新品种鉴定会、中小学生联谊会等,都能邀请当地媒体参加,实现免费报道。

关于借力做营销,休闲农庄在经营过程中不仅可以借乡村振兴政策的力、政府领导的力,新闻媒体的力,还可以借农庄游客的力。如在园区景点、网红打卡点上,做一些有农庄名称的标示标牌;游客在农庄开展团队活动时,让游客穿上印有农庄LOGO的文化衫等等。因为游客都有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的习惯,游客朋友圈的朋友看到了,就起到了推广作用。总之,酒好还怕巷子深,乡下的休闲农庄如果不做推广,生意肯定上不来。

我们给你帮助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