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年的女主时代

 神经飞扬 2022-09-30 发布于重庆

北大年苏丹国Sri Wangsa王朝的女主当政时期(1584-1651),是长达67年,连续四位女君主统治的时期,分别是著名的“绿女王”Ratu Hijau(1584-1616)“蓝女王”Ratu Biru(1616-1624)“紫女王”Ratu Ungu(1624-1635)三姐妹以及Ratu Ungu的女儿“黄女王”Ratu Kuning(1635-1651)

根据北大年编年史Hikayat Patani记载,国王曼祖尔·沙去世后,王位先后由年幼的侄子Patik Siam和幼子巴哈杜尔继承,但最后都相继死于亲族的暗杀,王朝的男性后裔死绝。在以政商阶层“奥朗卡亚”为主的贵族集团商议下,决定由曼祖尔沙的长女Ratu Hijau继位。这个事件也被明人的《东西洋考》所记载:“万历间,国王病卒,无子,族众争立,国中相诛杀俱尽,乃立其女主为王”。通常后世根据这个混乱的状况,认为北大年女主时代的女王们不过是奥朗卡亚集团控制下的一个傀儡。但从许多详尽的一手记录来看,至少对Ratu Hijau来说,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根据Hikayat Patani, Ratu Hijau甫一即位,首相Bendahara Kayu Kelat即起兵谋叛,率5000兵众入宫。结果,被身边随从抛弃的Ratu Hijau非但没有惊慌逃命,反而孤身一人站立在宫门,以无比淡定的容姿盛装迎接首相的军队。据说在被女王翩翩的风度和难以形容的威仪震慑之后,首相立刻扔掉手中的刀,跪拜在Ratu Hijau面前承认她为女王,国中政局至此稳定。

Ratu Hijau极强的个人魅力也被后来到访北大年的欧洲人记载佐证,比如1612年-1613年到访北大年的英国人Peter Floris就称赞Ratu Hijau”是一位极具风韵和气场的老妇人(彼时Ratu Hijau已经60岁),身材高佻但很有威严,喜好壮丽的排场,在整个东印度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荷兰舰队提督Jacob Cornelisz van Neck于1602年到访北大年的记录则描述北大年确实由Ratu Hijau在实施统治,”而她的统治非常的和平,与贵族和大臣们的关系十分融洽“

绿女王Ratu Hijau

Ratu Hijau统治了北大年三十余年,在她的治下,北大年度过了一段黄金时期。Hikayat Patani记载Ratu Hijau在平息了本国的叛乱后,随即开始整顿国内的基建工程,包括新建一座保证整个城市水源供应的人工水渠,时时刻刻听取大臣汇报工程的进展。她还以极其开放的姿态欢迎外国贸易,除了传统的中国人、日本人、爪哇人和印度人以外,她还授予了英国人和荷兰人在港口进行贸易的特权。Peter Floris记述当英国商人被港口的马来官员百般刁难的时候,正是女王出面介入,保障了他们的权益。由此可见,绿女王并非是贵族的傀儡,反而是积极有效地介入到政事之中,事实上她本人就是获利甚丰的海上贸易参与者,富有商业头脑,甚至曾以私人的身份把钱借贷给欧洲商人。在她的治理下,北大年不仅仅从一个小港市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性商港,更一度成为马来世界的文化中心——巨额的海外贸易利润,促进北大年发展出了非常繁荣的音乐、舞蹈、戏剧以及手工艺文化。对外关系上,Ratu Hijau竭力地表现出对宗主国大城王朝的忠诚,避免与周边其他暹罗国的附庸发生冲突,这也成为了北大年得以保持稳定繁荣的基础。

很有意思的是,《东西洋考》同时还记载了北大年的一个张姓华人拿督(即Ratu)的女儿祸从口出,使自己父亲被误解为有意谋反而遭Ratu Hijau逼迫自尽,最后这个女儿也被绞死的故事。但从Ratu Hijau温和的统治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来看,这个故事似乎与其惯有的形象不符。如果结合北大年本地华人的传说,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张姓拿督更有可能就是为躲避明军追捕而流亡北大年,为北大年苏丹造过炮,大名鼎鼎的潮籍海盗林道乾。据说他率领他的华人海盗在北大年的内乱中支持王室一方,而妹妹林金月在战斗中被敌人包围,壮烈自尽,另有一种说法是妹妹劝他不要抛弃祖先的宗法(指林道乾加入回教),应想办法回归故土,但被林道乾拒绝,于是失落万分的林金月最终上吊自尽。《东西洋考》记载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对上述两种传说的另一种解读。甚至还有版本认为,林道乾因为造炮和御敌有功,得以成为老苏丹的驸马,而妻子正是长女Ratu Hijau。不管如何,从曼祖尔沙死后到Ratu Hijau治下的北大年黄金时代,林道乾作为北大年最有实力的华人港主,确实是活跃过一段时间的。

北大年至今仍有座“林姑娘庙”,就是当地华人为供奉这位海盗之妹而修建的

Ratu Hijau去世后没有留下子嗣,王位先后由其两个妹妹Ratu Biru和Ratu Ungu继承。与Ratu Hijau继位的情况不同,两个妹妹在继位时均实现了平稳交接,暗示了由于Ratu Hijau作为女王的长期治世,使北大年臣民接受了女性继位的现实,女性的继承权逐渐制度化。Ratu Biru的统治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多的细节,她在位期间的大事主要是对姐姐留下的治水工程进行进一步扩建,维系与暹罗国的主从关系,还有将出嫁到彭亨的妹妹Ratu Ungu给召了回来(她的丈夫彭亨国国王刚刚去世),以避免日后的政权被彭亨所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她审慎内敛的施政风格。

Ratu Biru去世于1624年,权力交到了Ratu Ungu的手上。与她长姐一样,Ratu Ungu是个精力充沛,积极参与政事的统治者,但与长姐的统治手腕不同的是,她并不乐于与臣下商讨意见,而是更加独断专行。在政策上,或许是从小就生活在彭亨宫廷的关系,性情刚烈的Ratu Ungu更是一改两位姐姐在宗主国暹罗和其他马来系国家间保持和平关系的策略,对暹罗国开展了一系列敌对行动,包括主动出兵攻打了暹罗在泰南的附庸,并拒绝使用象征暹罗王从属的“披耶昭”头衔,以及停止向暹罗进贡金银花。她甚至还撕毁了女儿Ratu Kuning和博他仑府的暹罗长官Okphaya Deca的婚约,转而将女儿许配给柔佛苏丹Abdul Jalil Shah (阿卜杜勒贾利勒沙哈)三世。

Bunga mas,即金银花,是暹罗在马来半岛的附庸国每三年都要进贡一次的贡品,以示臣服

北大年苏丹国的一系列敌对行动,终于激怒了刚刚在内乱中掌握朝政的暹罗王巴沙通。可能是因为采用了不光彩的阴谋夺取了暹罗王位,巴沙通在Hikayat Patani中被Ratu Ungu称为“篡位者、凶手和叛徒”。他动员了南部洛坤等地的大军以及附庸国一道前往讨伐Ratu Ungu,军队当中就包括著名的日本人首领山田长政,然而最后未能达成目的。在与北大年军的交战中,山田长政负伤后去世,据传很可能就是巴沙通借这次军事行动铲除自己政敌的一个手段而已。其后,在1633-1634年,巴沙通再次发动大军征讨北大年,但同样无功而返。

尽管成功抵御了暹罗的侵略,收获了极大的军事威望,但Ratu Ungu的敌对政策也给北大年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除了连年征战带来的损失以外,贸易的衰落,不稳的局势也让各国尤其是欧洲商人十分担忧。163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就向Ratu Ungu呈上了巴达维亚总督的书信,要求女王立刻恢复与暹罗的关系,但被Ratu Ungu拒绝。贸易的受阻不但让外国商人困扰,也让本国的奥朗卡亚集团与王室的关系降至冰点。

就在这个乱局中,好战的女王Ratu Ungu与世长辞,把挖好的大坑留给了她的女儿Ratu Kuning。这是Sri Wangsa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长期的不稳削弱了王室的权威,使得Ratu Kuning的实权被奥朗卡亚集团架空。甫一登位,Ratu Kuning便立刻扭转了母亲的政策,重新向暹罗国派出使节献上金银花,推翻了母亲在此前取得的军事成果,这被认为是在奥朗卡亚集团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决定。更糟糕的是,由于早年被母亲许配给柔佛苏丹,使得Ratu Kuning处处受制于更为精明老练的Abdul Jalil Shah 三世。虽然后者没有对北大年的政局施加直接的影响,但Hikayat Patani以及荷兰方的史料都一致提到了一位柔佛的“小鲜肉”王子在苏丹的授意下来到北大年与Ratu Kuning 完婚的故事(在此之前Abdul Jalil Shah 三世很可能已经解除了自己与Ratu Kuning的婚约)。

柔佛王子用年轻的又体征服了女王。Ratu Kuning脆弱的统治很快就让柔佛人集团找到了可乘之机。根据荷兰人的记载,当Ratu Kuning怀孕时,这位柔佛王子名正言顺地自封为北大年国王,公然把Ratu Kuning赶到宫外花园中的凉亭居住,自己则在宫中与情妇厮混,甚至还下令让所有北大年大臣们的妻女入宫供其玩乐。受此奇耻大辱的北大年人们终于揭竿而起,在奥朗卡亚们的带领下冲入宫中杀光了所有柔佛人和他们的亚齐卫队,只在女王的哀求下才饶过柔佛王子一人的性命,把他赶回柔佛。经此荒诞的宫廷丑闻,奥朗卡亚集团的实力进一步壮大,Ratu Kuning在臣民面前更加没有威信。当她想要再次派出使节前往柔佛修复破裂的关系时,大臣们竟然无一人听从她命令,最后只能委托一名来自米南加保的外国海商替她送信。这种落魄的境况也被荷兰人记录了下来。当荷兰商人范弗利特到达北大年请求公开面见女王时,他被告知“由于北大年的贵族们都不在城中,公开面见要在他们回城以后才能举行”,为此范弗利特竟然整整等待了一个月。而在最终举行的面见会中,女王“很明显地不能独立地商讨荷兰人的条件,而要在得到其他大臣的赞成后才能做出决定”。

不论是Hikayat Patani还是荷兰人都未再提及Ratu Kuning之后的统治情况,但从邻近吉兰丹州留下的史料中可以揭示,Ratu Kuning虚弱的统治招致了原先还是北大年臣属的吉兰丹国王Raja Sakti的进攻。后者最终成功占领了北大年,赶走Ratu Kuning并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北大年的王位,由此结束Sri Wangsa王朝最后的女主时代,开始了吉兰丹王朝的统治。

性格、手段各异的三姐妹相继领导着北大年走向强盛,最后又眼看它从强盛走向没落。北大年历史上著名的女主时代,可谓是一个轮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