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能治好“精神内耗”的,只有自己 | 长江读书375期

 孙行悟空 2022-10-01 发布于贵州

在所有负面情绪里,最常见的就是焦虑。

在不确定成为常态的当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对于现状的焦虑、与对未来的迷茫。这种状态犹如一场心灵的“感冒”,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在长期的精神内耗面前不堪重负。

那么,我们究竟为何会焦虑?如果更多的了解焦虑这种情绪,是否有办法能让我们摆脱无意义的精神内耗?

情绪源自于想法,而并非事件本身。人生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

今天的长江读书,向您推荐长江商学院张晓萌教授的新作《韧性》,我们从书中摘取了4条可操作的韧性工具,希望能够帮助你走出内耗的精神状态。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作 者:张晓萌 曹理达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22年8月

以下内容摘自《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中信出版集团授权长江商学院转载。

1

我们为何焦虑?

想要对抗焦虑,就先要理解焦虑。理解焦虑的过程,也是一个我们透视自身心理、打破思维定势的过程。

在《韧性》书中,张晓萌教授首先指出了3个导致人们焦虑的心理误区。

1.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从心理学定义上来说,焦虑(Anxiety)是指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测和不可掌控。因此第一种导致焦虑的思维就是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当我们总是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时,焦虑就会油然而生。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对未知事件如此惧怕?

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对掌控感异常迷恋,不仅仅是因为掌控能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掌握行为本身。

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实验:

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会接受20次身体负荷内的高压电击,但会在每次电击前3秒收到提示;第二组虽然只需要承受3次高压,但它们在整个20次电击中是随机、无提示的。

最终结果显示,低电压组受试者反而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恐惧感,伴随着更剧烈的心跳和更多的流汗。

这项实验很清晰地揭示了,未知的“小痛苦”比已知的“大痛苦”更使人恐惧。

对掌控感的过度需求,会让人时刻处在心理戒备状态,压力重重,严重时则演变成强迫症。

例如不少人平时有列表完成计划的习惯,凡事都要列个清单,工作、生活甚至旅游时的计划都要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但殊不知这有可能更平添我们的焦虑,一旦有超出计划表之外的意外事件发生,心理预期被打乱,失控感就会将我们层层裹挟,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因此,消解对掌控感的执念,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只有当我们能够相信并接受“无常即恒常”时,才能充分感受到当下的美好和快乐,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幸福感。

2. 预设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第二种常见的焦虑思维。

“我绝对不能出错。”,这样过度谨慎的想法,使得完美主义者选择回避任何超出自己能力和经验范围的尝试。

相信不少人都身受拖延症的困扰,工作或者学习任务当前,却一面拖延、一面焦虑,导致总是到了最后期限再不得不逼着自己完成,不仅效果不佳还徒增了心理负担。其实拖延症背后的心理症候并非懒惰,而正是完美主义作祟。

患有拖延症的人喜欢过度回望失败的经历,害怕再次搞砸而止步不前。

实际上,完美主义者深层次的心理焦虑是过去事件带来的负反馈,因为无法直面他人及自己的评价而对当前的事“因噎废食”。

所以,对于完美主义引发的焦虑,首先要抱着“我可以犯错”的观念,将出现的错误和他人的建设性批评视作成长的机会,放弃与他人的过度比较,接受这样的事实:某件事情我们做得好与不好,并不能反映出作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这样,当下一次拖延症袭来时,我们便不会焦虑于结果的成败,而是敢于迈出完成任务的第一步。

3. 过度负责

第三种焦虑思维是过度负责。

“我要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负责。”这种思维模式的行为表现是: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过度为他人着想或承担责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好型人格”。

过度负责者总是担心和别人的关系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在与人相处时非常容易忽略自己,对自己的关爱不足,试图通过无条件地帮助或者妥协,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其实这样的讨好行为不仅无法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还会降低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原则底线,以至于常被当成“老好人”看待。

另一方面,过度负责的思维,会让我们在单方面讨好中越陷越深,时刻焦虑于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使他人不快,以至于丧失了自己的生活主见。

改变过度负责带来的焦虑感,首先要明白,我们的个人价值并不建立于他人的评价上,而在于是否创造了令自己满意的价值。

因此,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过度负责者都需要明确自己助人、利他行为的目的,而不是在焦虑心理下让渡自己应有的权利。毕竟,“爱自己,才是一切幸福的开始。”

2

从心理韧性出发

纵观上文的三种思维误区,我们不难发现,焦虑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倾向于把未来往负面的结果去预设,由此产生“不现实”的恐惧,导致我们越想要去追求目标就越焦虑,也越不敢尝试与冒险。

其实这与人类的天性有关,生存本能让我们下意识地需要躲避灾害,提前寻求庇护。而心理学家也通过研究控制人类认知的大脑前额叶发现,我们天生倾向于关注负面事件。

因此,对抗焦虑,实际上就是锻炼我们对负面事件的接受程度。而这也正是为何张晓萌教授要将“韧性”作为缓解焦虑的底层逻辑,因为韧性(resilience)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正是“个人面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

那么,韧性思维是怎么样帮助我们增强“心理弹性”从而来改善焦虑情绪呢?

书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认知行为学的“ABC模型”,可以有效地剖析心理障碍并解决。

首先,ABC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人们对负面情绪反馈的三个阶段:

1. A-adversity,是我们平常遇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事件,可大可小。

2. B-belief,是你的想法,你对不好的事情的解释。

3. C-consequence,是后果,包括你的感受和由感受所带来的各式各样的行为。

张晓萌教授指出在ABC模型中,B作为模型中心的关键一步,揭示出人们的感受和行为并不是由“负面事件”直接导致的,而是由我们对不利事件的想法和解释导致的(A → B → C)。

也就是说,坏事产生影响的大小,其实与我们内心如何看待它、行为上如何处理它有关。

因此,调整我们在遭遇不利事件后的心态,是韧性思维解决焦虑的第一步。

ABC模型的自助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阻断悲观式“反刍”,当坏事已经来临,应将“A”抛在脑后,建设一个坚强的“B”,第一时间考虑补救的措施,以改善结果“C”。

过度沉溺于已经发生的事件本身,会强化并放大我们的非理性想法。

越是不断琢磨、不断进行强制性分析,不利事件的后果就“显得”越严重,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就不断恶化,这也正是许多人焦虑、与心理内耗的源头。

3

“焦虑”拆弹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情绪源自于想法而并非事件本身。因此,对抗焦虑的解决办法应该聚焦在如何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上。

在《韧性》书中,张晓萌教授给出了4条可操作的韧性工具,能够有效帮助我们走出内耗的精神状态。

1. 记录客观事实

如果把负面情绪比作一颗“定时炸弹”,那么拆解这颗炸弹的第一步就是看清楚它的“内部线路”,即客观正确地分析令你焦虑的事件本身。

张晓萌教授建议,我们可以用纸笔记录下发生了什么,重点是只能陈述,而不能带有自己的主观评价,更不能使用任何描述情绪的词汇进行记录。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们会发现,焦虑的产生有时就源于我们的“脑补”。

例如我们在等待一个重要的人回复消息时,若对方回复的时间超出预期,我们就容易下意识猜测对方是否是“生气了”,或者自己是否做得有什么不妥,由此产生担心、沮丧等情绪,但往往事实是对方只是暂时没看手机或者被某些工作耽误了而已。

因此,对焦虑进行“拆弹”,首先要展开它的“内部线路”,明确客观现实,第一时间提醒自己:把想象和事实分开。

2. 拆解焦虑心理

拆解焦虑的第二个环节,则是分步骤剖析当下不利事件对我们的实际影响,以此逐步建立一种掌控感,来缓解不必要的担心。

张晓萌教授建议我们在实践中,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担心会发生什么?

第二个问题: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了,对我现阶段会有什么影响?

第四个问题:如果最坏的结果发生了,对我未来会有什么影响?

4个问题对应的是焦虑的定义——即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测且不可掌控。

问题一“我担心会发生什么”是在帮助我们思考哪些未来的事情是不可预测的,问题二“最糟糕的结果”旨在帮助我们思考不可掌控的事件。

已知焦虑实际就是对恐惧的预期,因此和第三和第四两个对于影响的思考,能够有效帮我们寻回掌控感。

拆解焦虑,就是要过滤不确定因素,专注我们我们可以把控的。

例如有人时刻担心自己被裁员、被优化,每天花大量时间去看相关的报道和信息,这就是过虑的表现,其实更为可控的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同时留意行业内的工作机会,做到未雨绸缪。

3. 记录幸福时刻

以上两种办法,旨在帮助我们消解不利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而与之对应的,抵抗焦虑还需要积极情绪的加持。

张晓萌教授在书中指出,我们的积极体验也是由认知决定的,锻炼幸福感与正念思维,能够让我们减少消极的时间,培养心理韧性。

书中建议,我们可以每天记录下三个“幸福时刻”。它们不一定需要是工作或者生活中的重大成功或者突破,一次领导的赞赏、一份同事的鼓励或者是完成了某个线上课程的学习,都值得被记录。

这些时刻看起来不值一提,或许暂时对改变现状也没什么作用,但是长此以往我们会发现,至少每天我们可以通过记录“小确幸”来获得一定的正反馈,以保持我们的心态不至于长期低迷抑郁。

“韧性”作为一种心理能力,需要我们不断培养与训练,而日常对于正面情绪的记录,能够让我们保存精神能量,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用心理韧性的复原力建立起一道防火墙,阻挡焦虑的侵袭。

4. 积极归因

记录是一方面,想要让幸福时刻转化为韧性能量,我们还要挖掘这些时刻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原因。

因此张晓萌教授在书中还建议,与拆解焦虑一样,我们可以针对积极的心态,梳理自己的思路。

比如你今天得到了难得有好脸色的领导称赞,在欣喜之余你可以进一步地去考虑为何会获得这句称赞。

是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还是你的态度很端正?

如果是工作完成度高,你就可以复盘自己是如何达成的,是效率取胜,还是找对了方法?

这个方法是否能套用到将来的工作中,以此来整体提升我们的能力?

当我们只有这样,不断地将自己的体验和带来这种体验的环境与过程关联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幸福感并减少痛苦。

如此进行深度挖掘之后,我们的心理会下意识强化这样美好的体验,并形成一套正向的思维归因模式。

如果我们内心美好的事情积蓄得越来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积极,形成的这种能量也正是“韧性”。

当正向归因的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我们就能够改善首先关注负面情绪的天性,用心理弹性来对抗不利事件带来的焦虑与精神内耗。

4

结语

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如何把握不确定环境中的确定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的心理能力。韧性的力量,是一种积极的思考模式,更是一种心理复原的能力。

人生的起起落落是常态。我们如果不能改变使我们焦虑与困扰的现实本身,就应该着重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找到心灵的出口。

希望今天分享的方法和工具,能够协助我们培养韧性思维,从不确定性中受益,跨越精神内耗,获得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