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赏析]杜牧的两首《逢故人》,质朴纯真,抒写了聚散两难的深情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2-10-01 发布于吉林

文图/品诗赏词    2022-10-01 06:37安徽

古代很多诗词作品都是出自行家里手,他们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才子们欣赏朱霞,可以感悟其明丽璀璨;观看白云,能够体会其卷舒自如。这些大文豪下笔成文、落墨成诗,甚至俯仰间皆文章,令人称羡不已。

不过才子们也是凡夫俗子,不仅有喜怒哀乐,而且也会经历生离死别等悲戚场景,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更能体味到离别之苦。晚唐一位诗人就曾抒写了自己与故友重逢时的感受,让人感慨万分。下面介绍杜牧的两首《逢故人》,质朴纯真,抒写了聚散两难的深情。

逢故人(其一)

唐代 · 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他出生于诗书礼仪之家,祖辈就是大唐的肱骨之臣。他从小受到耳濡目染,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志向高远。诗人才华横溢,年少时就被世人看好,可惜他的仕途曲折,虽然比另一位晚唐诗人李商隐要幸运很多,但是他依然感觉怀才不遇。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中晚年,当时作者在外地工作,偶遇一位故友,于是题诗抒怀。开篇直抒胸臆,正如李商隐所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世人总是脚步匆匆,聚散依依,杜牧也感慨自己与故友多年未见,难得相见,却又感到莫名的悲伤。

两位好友之间本来交往密切,但是隔了很久未能见面,忽然间仿佛成了陌生人,千言万语更不知从何说起。但是彼此都发现对方早已容颜衰老,于是不禁悲从心起,作者甚至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诗人在此采用了比喻手法,虽然非常朴实,却是发自肺腑,也能打动人心。

诗人慢慢地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并殷勤地招待了客人,还盛情地邀请对方携手赏景。此时正值暮春时节,虽然天朗气清,但是枝头上红稀 绿 浓,地面上更是满地残花,令人怜惜和叹惋。诗人心情沉重,不愿再继续看见那些凄凉的景象,于是便拉着朋友进屋喝酒。

他一边劝酒,一边劝慰朋友,更祝愿彼此可以拥有一个幸福和安稳的后半生。时光匆匆、人生苦短,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诗人看似旷达,其实只是在竭力地掩饰内心的悲愁,他不愿在朋友面前,表现出小儿女的悲戚情态。

逢故人(其二)

故交相见稀,相见倍依依。

尘路事不尽,云岩闲好归。

投人销壮志,徇俗变真机。

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

杜牧为人正直,说话也经常比较率真,所以才子纵然学富五车、高瞻远瞩,但是依然受到排挤,不得不在各个州府之间不停奔波。不过诗人胸襟旷达,不像有些文士经受不住贬谪之痛。杜牧懂得如何排遣愁闷,他时常流连于青楼楚馆,或潇洒于花前月下,扬州流传着他的诗歌,黄州留下过他的足迹,其所到之处,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在池州工作期间,才子寓居异乡,经常感到孤寂,偶然遇到故人,必然惊喜交加。开篇就表达出极其欣喜的心情,“相见稀”抒写了作者经常形单影只,门庭冷落;“倍依依”描绘出诗人极其珍惜朋友间的友情,言语间更透露出一份鼓舞和欣慰之意。

会面之后,各诉衷肠,了解到对方的窘迫处境,诗人不禁感到唏嘘和叹息。杜牧又何尝满意过自己的职位,情感的激烈撞击让他也倍感惆怅,于是便感慨地说,“尘路事不尽,云岩闲好归。”红尘滚滚、人生辛苦,林泉幽静、闲适悠哉,诗人此刻忽然间触发了归隐之念。

颈联抒发作者的议论,诗人辗转各地、奔波辛苦,也有很多人生感受。他觉得一个人如果投奔他人,就会身不由己,也将逐渐地磨灭自己的豪情壮志。人们一直顺随时俗、随波逐流,更会改变寒窗苦读的初衷。

结尾令人不忍卒读,“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聚散两难,很快他们又将分别,却难以预料前路通向何方。凉风习习,秋意深浓,作者他乡送客,倍感悲凉,彼此都不禁泪染衣衫。

作者来不及擦拭眼泪,就挥动手臂,与远去的朋友告别。夕阳的余晖拂照着大地,天边的归雁一声哀鸣,诗人却久久伫立,深情地凝视着朋友逐渐模糊的背影。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