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辈子不生孩子能行?3对“丁克夫妻”说了自己的感受,很真实

 王浩然 2022-10-01 发布于山东

导语:

“丁克”概念的产生,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现在首批“丁克夫妻”已经开始走向晚年,他们到底过得怎样?

在网上,有这样一个热门话题:“30年过去了,中国首批丁克家庭后悔了吗?”

下面网友的意见分歧很大,有人认为,一时丁克一时爽,老了就后悔了。

也有人认为,丁克家庭跟普通家庭没什么两样,反而更多了些自由,也就不存在后悔。

那么,他们真实的情况到底怎样,我采访了3个“丁克家庭”,他们的答案很真实。

1、亲戚的故事

大姨和姨夫结婚37年,没有儿女,感觉很孤独

小的时候,就知道大姨跟我亲。

每次我去她家,她总要留我住几天,给我做喜欢饭菜,还带我去公园玩。

我也曾问过大姨,为什么不生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陪我玩呢?

刚开始,大姨总是不接话,有一次,她将我拉到一边说:“闺女,以后不要问这样的问题了,你姨夫年轻时受过伤,他不能生孩子,你要是一直问,他会很伤心的。”

后来,在一次跟母亲的闲聊中,我才知道,原来姨夫年轻时当过兵,有次晚上下班回家 ,看到几个年轻人欺负一个女孩,他看不过去就上前劝阻,没想到,被其中一个青年拿棍子打伤。

那个被救下来的女孩,就是我大姨,他们结婚后,夫妻很恩爱,却一直没有生孩子,也就被迫成为“丁克家庭”。

大姨和姨夫很喜欢孩子,他们如今已经都60多岁了,因为没有孩子,也将很多的爱都给了我,要说不孤独是不可能的,平时家里养了一只狗,就像对待孩子一样。

他们都有自己的退休工资,在几年前,还资助了一个贫困地区的孩子,也算是弥补内心的缺失吧。

孤独,是“丁克家庭”最直面的问题,尤其是逢年过节,看到邻居家儿孙满堂,就会对比出自己心里的落寞。

2、朋友的故事

老张夫妇今年60多,没有儿女,感觉很自由

老张夫妇都是我的朋友,平时会经常一起聚餐。

他们在结婚的时候,就定下来不想生孩子的计划,认为人生要为自己而活。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是瞒着父母的,毕竟每个父母都希望家族越来越兴旺,看他们一直不要孩子,也催过他们,但都被打哈哈过去了,后来父母就不再管他们了。

他们自己开了一家鲜花店,想开就开,不想开就关门出去玩,每年都出国旅游一圈。

这样的生活,确实让朝九晚五的我羡慕,但同时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因为经常就会有人问道:“你们孩子多大了?”

刚开始,他们也回避答这样的问题,但时间长了,他们就坚定地回答:“我们不打算要孩子,就守着彼此过日子。”

在聊天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其实没有孩子也不缺什么,你们把自己的时间都给了孩子,我们把自己的时间,都给了爱人,把对方宠成了孩子。

如果非要说少了什么,那就是缺少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但仔细想想,有孩子的家庭,等自己年老了,孩子也不一定会在身边呀。

3、校友的故事

大刘夫妇,今年50多岁,不后悔,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认识大刘是一次校友联谊会,我们坐在一桌,大刘夫妇都是教师,他们私底下还喜欢画画。

说起孩子,大刘告诉我们,刚开始不要孩子是夫妻一起的选择,觉得这个思想很潮流,但到30多岁的时候,他老婆后悔了,想要一个孩子。

于是,他们就开始备孕,老婆吃了很多药,可过了两年也没怀上。

看着老婆变得虚胖的身材,大刘心疼,他跟老婆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孩子随缘,来了就要,没有就好好为自己活。”

就这样又过了十几年,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但他们活得很充实,下班后,就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还会定期出去旅游一次。

说起年老的打算,大刘也有准备,两人的退休工资足以养活自己,等忙不动了,就找一间好一点的养老院,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也可以过得很快乐。

4、“丁克”是一种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丁克”其实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有的夫妻是主动选择,也有的夫妻是因为一些原因,要不了孩子,就被动地成为了“丁克家庭”。

时间长了,他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并有计划地安排好老年生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无需向别人解释什么。

曾经有人说:“不要孩子的人很自私,他们都没有给社会做贡献。”

其实对社会做贡献,有很多种方式,并不仅仅限于繁衍后代这一项。

比如孔雀舞杨丽萍老师,她就为了身材放弃了生孩子,不仅给大家带来优美的舞蹈,自己的人生也活得很精彩。

再比如周润发夫妻,他们结婚的时候曾有过孩子,后来发生意外,周润发出于对妻子的爱,一直不肯再要孩子,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婚姻的幸福。

不过,丁克家庭也会有一些无法享受的人生体验,比如:

  • 辅导孩子写作业;
  • 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 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 ……

不过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且一个人的幸福感,跟孩子无关。

但这样的决定还是需要慎重,因为关系到夫妻两人的后半生,以及你们家庭的幸福,一定要妥善考虑为好。

今日话题:你能接受做“丁克”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